特斯拉新能源车,特斯拉会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鲶鱼”吗?

特斯拉在中国上海独资建厂,并将最终实现一年50万辆新能源车的量产特斯拉新能源车。马斯克意气风发、目光炯炯,踌躇满志。这是我们深化对外开放的又一务实举措,让那些外部巫称中国开放“不落地”的人彻底闭嘴。中国改革开放在路上,特斯拉一定会出现“鲶鱼效应”,激发我们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

特斯拉新能源车,特斯拉会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鲶鱼”吗?

特斯拉将在中国“如鱼得水”特斯拉拥有世界最先进的电池技术,电机技术,造车技术。是世界最成功的电动车企之一。但长期受到产能的限制,盈利效果不佳。

特斯拉新能源车,特斯拉会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鲶鱼”吗?

而在华总投资500亿元,将建成全球最大的特斯拉生产厂,可以有效利用中国的薪酬较低的高技术工人,完善的基础设施,产能将会被大大激发和彻底释放。年产50万辆甚至更多只是时间问题。尤其是,中国具有全球最大、最具潜力的新能源车消费市场,可以最大程度降低特斯拉销售成本,赚取最大利润。

特斯拉新能源车,特斯拉会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鲶鱼”吗?

中国企业也具备竞争实力新能源领域是中国最为重视的战略新兴产业之一,早已布局多年。像国内比亚迪、吉利等车企,已经拥有了相当造电动车的实力,并且依靠部分城市和全国的补贴政策,快速占领了中国既有市场。换言之,中国新能源领域的发展,已经过了幼稚工业保护时期,但处于依靠政府补贴,创新动力和意愿不强的瓶颈期。这是放特斯拉这头“狼”进来,将会加快国内企业技术进步和创新的动力,毕竟适者才能生存,这可以提升中国整体行业水平。最终获益的是老百姓,可以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预计原来80-90万的特斯拉,进入中国量产后,大幅降低造车和销售成本、取消关税等,可有望实现价格减半。更贴近普通百姓购买能力。

市场蛋糕还会不断做大据瑞银报告统计,2016年中国中产阶级人数达1.1亿,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之最。预计2019年,中国消费市场规模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尤其是,中国汽车政策已经很明确,就是要逐步淘汰油车,大力培育和发展新能源市场。预计伴随电池技术的进一步突破,中国消费需求会有井喷式的增长。中企和外企不仅是竞争关系,也是合作关系,可以共同携手开拓市场,足以让各方获益生存。

总体而言,笔者很乐观,特斯拉进入中国不是我们的末日,是新的希望的开始,中国新能源汽车业必然会迎来大发展。

这是好事啊!

没有竞争就没有长进。没有同行就没有竞争。虚心向特拉斯学习,好好看看比较一下人家的新能源汽车设计、性能与我们到底差别在哪里?

但特拉斯最终必须承认全世界上唯有一个中国的原则(台湾只是中国的一个省或者一个地区),必须尊重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作出的平等对待和平相处的外交政策,必须承认中国的一带一路是为世界人民谋幸福、促和平,过上无战乱的太平安定生活。

必须承认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文明军事强国、世界“经济发展”强国,特拉斯必须要实事求是的发自内心的承认,美国与中国打贸易战是最愚蠢的武断霸权行为,失道寡助!

当然特拉斯新能源汽车技术参数和性能不达标,不符合我们的标准,国家也不会批准进入国家新能源汽车产品目录的。

总之,望特拉斯带给中国人民物美价廉、经久耐用地新能源汽车;同时也让中国新能源汽车厂商感到压力,必须给消费者提供物美价廉的新能源混动或纯电汽车。

望特拉斯的进入,掀起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波澜,使物美价廉的新能源汽车在竞争中价格持续走低,配置不断更新,性能不断加强,续航突破瓶颈,使中国走进“蓝天白云时代”!

最后结论:特拉斯汽车进入中国新能源汽车目录,足以向世界证明,美国及美国企业是离不开中国这个安定团结的超级贸易大国的。

所谓“断崖式跌价”从商业模式上说,特斯拉完全改变了之前高端产品打品牌的战略,现在转向了薄利多销拼现金流的打法,这种打法建立在特斯拉快速应变的决策速度和深厚技术储备底蕴之上,对于汽车行业这种现金流极为重要的行业来说,特斯拉的打法近乎血拼,但拳拳到肉。

可以看到,特斯拉在管理上非常有马斯克的特点,一旦决定马上就干。

比如,店面比不上中国厂商,干脆就不开实体店了,省下一年数百万的实体店成本。

又比如,当特斯拉的上海工厂融资120亿完全复制弗利蒙特全自动化工厂之后,在技术上领先一个世代的全自动工厂在人力资源和柔性生产上面的后发优势,就必然碾压老工厂。

以上手段,全部指向大众消费者买车最关心的核心问题——能够让中国消费者承担得起的车价。

可以预期的是,Model 3一年后的最终售价有望跌入30万以内的区间,甚至更低。而接下来这1年多时间内,国内厂商要面临补贴退坡,技术上追赶特斯拉,以及和特斯拉正面对撼三大挑战。

知势君接触过的国产新能源车其实产品上普遍不差,无论是比亚迪、上汽还是蔚来、小鹏,在各自市场细分领域都有一战之力。但正如我们之前分析过的,目前国内造车新势力能够实现产能爬坡大规模量产,也需要差不多半年到1年的时间,客观来说,特斯拉已经加速跑步入场,留给中国造车新势力们冲锋产能的时间还有多少?这是一个现实而残酷的问题。

所以,面对特斯拉的竞争,可能接下来国产新能源车品牌的应对只能是尽快的完善产品,甚至在未来的不久提前进入拼价格拼配置拼服务的阶段。

2021-11-04

2021-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