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续航PHEV是新能源大争时代的最佳选择吗?

在减碳、脱碳成为全球共识的大背景,加速向电动化转型已成为全球车企的重要课题。此前,我国提出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时间表,用全球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目标,也为汽车行业带来了挑战。

基于此,以双碳目标为引导,一场绿色革命正在如火如荼的上演。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中提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要占到新车总销量的20%;到2030年则要占比达到40%以上;到2035年这一占比数据则要达到50%以上。

而实际上,就当下新能源市场而言,新汽车的浪潮来的更加激进。今年前5个月,新能源车产销已双双突破200万辆,按照以往规律,业界对全年超500万辆充满信心。与此同时,新能源市场渗透率也不断增长,其中5月达到45%。

在市场飞速发展的当下,行业内也催生出多种技术路线,促进着市场健康发展。在这当中,插电混动技术路线大有可为,被车企视为电动化转型过程中重要的过渡手段。

6月29日,以“重新想象——新能源大争时代如何做选择”为主题的论坛在京召开,业内专家、行业内人士以及车企代表坐而论道,从行业政策、技术角度、用户市场以及企业品牌等多个角度,对新能源大争时代的技术路径进行了探讨。

具体来看,水滴汽车CEO武卫强在主题演讲中表示,“对于当下汽车市场消费最大关键点,不是造出什么样的电动车,而是拿什么替代销量庞大的燃油车?在众多新能源技术路线中,长续航PHEV技术为用户创造新的需求,能够完全替代燃油车。”

在他看来,中国品牌在长续航PHEV领域占尽优势,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新能源市场规模、最具成本竞争力的完整产业链、政府政策倾斜、传统车企在技术上持续探索的车企等多方因素综合下,才出现长续航PHEV这样的革命性新能源技术。“它是中国为世界汽车工业的一大‘发明’。”

与此同时,北京理工大学/电动车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教授孙立清,以及中国汽研北京分院行业发展部部长杨红松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在孙立清看来,国内在混合动力汽车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电池技术的快速迭代、庞大的市场需求、更有力的政策刺激潜在空间,为长续航插电式混合动力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长续航插电式混合动力产品不是过渡,而是风口。

杨红松从政策、市场的角度对当前新能源汽车技术路径做了分析。他指出,无论是双碳战略的落地,还是用户需求的转变,都决定了油转电进程不能一蹴而就,长续航PHEV综合了油电车的优势,将为用户提供“鱼和熊掌兼得”的出行方案。

对于长续航PHEV今后的发展,杨红松建议,长续航PHEV和纯电拥有同样的待遇,对于纯电续航达到某个限值车型,通过监测其充电频次(如每周充1次)可按纯电车型执行限行管理。在消费税和车购税方面对长续航PHEV也可以适当放宽。

纵观当下插混市场,包括比亚迪、长城、长安等车企纷纷推出自主研发的混动技术及产品,奋力抢跑混动新赛道,市场也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长城汽车混合动力系统技术总监赵晴表示,“长续航智能DHT-PHEV,就是魏牌给出的当下甚至未来数年最好的技术方案。”

据她介绍,魏牌的智能DHT两档串并联技术则可以实现EV、串联、并联、发动机直驱多种驱动形式,因此在包括高速、爬坡等全场景路况下动力更强,油耗更低,NVH表现更好。同时,搭载毫末智行NOH智慧领航辅助驾驶系统,摩卡(配置|询价)DHT-PHEV也是最智能的汽车。

在主题演讲后的圆桌论坛环节,与会人员分别就“大争时代新能源技术该如何选择?”、“智能化最适合的技术路径”以及“长续航PHEV能否引领中国汽车品牌向上”等话题展开头脑风暴。

其中,对于“大争时代新能源技术该如何选择?”这一话题,PHEV成为他们一致的选择。而在谈及“最适合智能化的技术路径”时,杨红松认为,不论哪种电动化和智能网联化等并不是单一的发展模式,而是融合甚至并行的。

可以看出,凭借技术优势,长续航PHEV技术已在新能源汽车中越来越受到关注。而业内普遍认为,得益于领先的技术,中国车企能够更好地抵御变革和转型期中诸多动荡和不确定因素,找到一条真正符合市场的解决方案,完成从燃油到智电时代的平稳过渡。

2022-07-04

2022-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