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辆汽车是什么时候、怎么样诞生的?,

中国汽车工业如何实现“弯道超车”?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

我国汽车产销量连续14年稳居全球第一。早在2009年,中国汽车总销量超过1300万辆,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


2000年-2022年中国汽车销量情况(数据源于网络)

翻开中国汽车大国成长史,你就会知道,从落后到弯道超车,经历了多少失败与无奈,当中的艰难险阻令人感慨万千。

1

1901年11月,在慈禧办66岁大寿之际,袁世凯从德国买来一辆奔驰轿车送给慈禧,花了1万两白银。


中国出现最早的汽车

但司机开车要坐在前面,这让慈禧十分不高兴,认为这有辱她尊贵的地位,于是让司机跪着开车。

司机跪着开车是很难把控的,没开多久便发生了意外,慈禧觉得这车还没自己的八抬大轿好使,于是这辆汽车很快就被“弃之如敝履”了。

同年12月,匈牙利人李恩时将两辆汽车带入上海,自此慢慢拉开了中国汽车发展的序幕


2

张学良是中国近代史上有名的爱国将领,但是他还有另一个身份——中国汽车制造的开山鼻祖

1925年,张学良购买了一辆全新的别克轿车。

张学良十分喜欢开车,车开久了之后,他竟然想造车。然而世事动荡,这想法难以落实。

1928年,张学良的父亲张作霖被炸身亡,他选择东北易帜来换取短暂的太平。难得的和平给东北实业经济带来了发展。

当时发展经济迫在眉睫,张学良随即开展造车计划。他先后出资80万元支持奉天迫击炮厂厂长李宜春制造载重汽车。

当时中国的工业水平十分落后,国内没有人会造汽车,李宜春不得不从美国购入了一辆“瑞雷”汽车,先后拆下了1750个零部件,并对其中绝大多数的部件进行了仿制再生产,然后又将这些部件再次组装成车。

为了加快研发速度,张学良外聘美籍技师麦尔斯为总工程师,并吸纳海内外技术人员组成技术团队。当时工厂共有职工207人,其中职员30人,工人177人。

可造车哪有这么简单!在研制过程中,张学良与李宜春组织团队到通用、福特、斯蒂贝克等公司现场学习。

仅仅历时3年,1931年6月,中国第一辆自主生产汽车——民生牌75型6缸水冷载货汽车问世。


第一辆国产汽车——民生牌75型载货汽车

这是一辆不折不扣的国产汽车,完全按照中国道路量身定做。全车666种零件中有464种是自制,202种是进口,国产化率高达70%。

悲剧的是,同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后,民族汽车工业发展前功尽弃。由于内忧外患,自1931年中国第一辆自产的汽车诞生以来,中国汽车工业并没有迎来发展,反而原地踏步。


3

雄鸡一唱天下白,天安门上国旗扬。1949年,新中国刚一成立就决定发展自己的汽车工业。

1950年1月,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率领中共中央代表团访问前苏联,商定前苏联援助中国建设156项重点工程,其中包括建设一座现代化汽车厂。

1953年举行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仪式,毛泽东主席为此亲自题写了“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纪念”。

1956年7月14日,第一批12辆解放牌载货汽车从总装配线驶出。一汽第一阶段生产的解放牌汽车的型号是 CA 10 型。A 是第一的意思,C既有长春的意思,也有中国的意思。毛泽东主席亲自为新车命名【解放】。


第一辆解放牌汽车

解放牌汽车作为中国汽车工业的标志性品牌之一,对当时工业水平落后的中国来说,确实是经济上的一次“解放”,它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象征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崛起


4

1958年2月13日,毛泽东主席来到一汽视察,看见解放卡车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很高兴,转身对时任一汽厂长的饶斌说,“什么时候可以坐上我们自己的轿车啊?”

仅三个月时间,一汽就造出了中国第一辆轿车——东风,由此揭开了我国民族轿车工业的历史篇章。


中国第一辆轿车

6 月,北京第一汽车厂附件厂试制成功井冈山牌轿车,同时工厂更名为北京汽车制造厂。

8 月一汽又设计试制成功第一辆红旗牌高级轿车。

9 月上海汽车配件厂(上海汽车装修厂,后更名为上海汽车厂)试制成功第一辆凤凰牌轿车。

1959 年 2 月 15 日,周恩来总理坐上第一辆凤凰轿车,绕着中南海转了一圈,下车后语重心长地说:“还是水平问题啊!”由此看来,当时轿车制造技术的水平还是很落后的。

在大跃进的时代,由红旗掀起的造车热确实让很多人欢欣鼓舞,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的造车技术水平差距与国外相比差太多了。

六七十年代,除了红旗外,中国唯一大批量生产的轿车就是上海牌轿车。1964 年,凤凰牌轿车改名为上海牌,并对制造设备做了一系列改进。到 1966 年,我国汽车工业已形成第一汽车制造厂、南京汽车制造厂、上海汽车制造厂、济南汽车制造厂、北京汽车制造厂五个汽车生产基地。


5

20世纪60年代,由于意识形态冲突、领土争端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中苏关系恶化,为更好防备苏联的突袭,作为解放军军用车辆生产基地的“二汽”悄然在湖北十堰成立。

1967年4月“二汽”在炉子沟举行了象征性的开工典礼,但由于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工厂建设并未展开。直到1969年9月,二汽建设停工的局面得以扭转,开始大规模造车。

从1968年至1975年,二汽的第一个车型E Q 240越野汽车的开发历经8年,先后试制5轮24辆样车,道路试验累计40余万公里,产品性能不断提高。

1975年6月15日,E Q 240定型并投入生产。

1975年7月1日,建成第一个基本车型东风E Q 240型 2.5 t越野汽车生产基地。

1981年4月,二汽以“东风”系列产品为纽带,组建了跨部门、跨省区的“东风汽车工业联营公司”。

1992年,二汽更名为东风汽车公司,并逐步走上发展快车道。

二汽是中国汽车工业的奠基者之一,它的发展历程见证了中国汽车工业的成长,并为中国汽车工业进一步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6

改革开放后,为了迅速提高中国轿车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我国汽车工业开始走上与国外汽车企业合作、引进消化外国先进技术的发展道路。

1984年1月,中国汽车的第一个中外合资企业——北京吉普诞生。有了先行者,中国汽车工业很快就进入了第一轮的合资高潮。

1985年3月,中德合资轿车生产企业——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上海大众的成立意味着真正意义的现代汽车工业的开始

1986年3月25日至4月12日,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汽车制造业作为重要的支柱产业”被写入“七五”计划。

1988年引进奥迪100,当中德双方签署奥迪100技术转让协议的那一刻,“一汽奥迪100”深刻影响了中国乘用车市场甚至乘用车工业。

1991年2月8日,中国最大的汽车合资企业——一汽大众有限公司在长春成立,投资42亿元,中德双方持股比例为6:4。

1997年广州标致停产清算。广州标致的失败是一个悲剧,使中国汽车“三小”(北京吉普、天津夏利、广州标致)格局被改变,但中国乘用车工业发展并未止步。标致在2003年卷土重来,并在中国顺利发展。

中外合资加速了中国汽车工业的技术升级和发展,中国汽车企业能够快速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但背后伴随着自身巨大的牺牲。

由于过于依赖合资模式,缺乏自主品牌和技术研发水平,中国汽车工业并没有取得快速的发展。中国在技术上长期处于被动地位,且没有话语权,国内汽车产品的核心技术大多数掌握在合资企业手中


7

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中国汽车行业市场开放政策的推动下,这种合资模式为中国汽车工业带来了技术引进和管理经验的机会,推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但随着我国国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中国汽车市场当时的“老三样”:桑塔纳、捷达和富康,已经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

当时,一辆桑塔纳竟然要卖到18万以上,就连稍微便宜一点的夏利和奥拓也都要接近10万元。另外,消费者对这些品牌糟糕的售后服务也十分不满意。

在这样的市场大环境下,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的崛起成了必然。

“造车有什么难的,不就是四个轮子加一个沙发嘛!”浙江农民李书福对外资的嘴脸尤为不爽,于是浩浩荡荡地开启了自己的造车之路。李书福的造车模式也并不神秘,就是将原车拆解,然后研究、组装,还能继续让原车行驶。

1997年,吉利参考奔驰轿车车身设计,利用红旗的发动机、底盘,硬是“拼装组合”出“吉利一号”。

不过“吉利一号”问世后,却饱受大众的质疑和奚落。李书福不为所动,一年后,售价仅为5.8万元的“吉利豪情”上市。

虽然价格便宜,但两年间鲜有人问津,甚至有人担心便宜无好货,戏称“吉利得不怕死的人才敢开”。


8

与吉利同时代出现的自主品牌还有奇瑞轿车。

1997 年 3 月,奇瑞公司在安徽成立,成为我国自主汽车品牌的新生力量

1999年12月18日,奇瑞第一辆车——“风云”下线,拉开了奇瑞造车的序幕。

但是,由于没有“准生证”,奇瑞不得不出让20%的股份,把品牌挂靠在上汽名下。

2001年上汽奇瑞风云就此诞生。凭借着低廉的售价,一上市就销售了2.8万辆。

2003年9月终于拿到自己的“准生证”,于是与上汽分道扬镳,在造车之路上高歌猛进。同年奇瑞接连推出了三款轿车,分别是奇瑞 Q Q、东方之子和旗云。其中奇瑞 Q Q更是号称“国民汽车”,这也使得奇瑞成为继大众、通用之后,第三个成为年销量超30万辆的车企。

经过市场一段时间的验证,消费者开始醒悟,低价≠质量低,便宜又好用当属自家品牌,于是中国自主品牌的销量日渐走高。

面对来自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的重重压力,合资品牌往日的傲气说散就散,桑塔纳、奥拓等车型也不再“高高在上”了,纷纷选择了降价。

中国汽车工业在市场开放的背景下经历了转型和发展。通过合资企业、技术升级、市场竞争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中国汽车工业逐渐提高了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汽车自主品牌也在夹缝中求生存,并逐渐壮大,为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和生产基地奠定了基础。

9

2002 年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第一年,我国汽车产销开始出现井喷行情。

当年我国汽车产量一举超过 300 万辆大关,达到 325.1 万辆,增长 38.8%。轿车产量更是增长了52.84%,首次突破百万辆大关,达到 106.24 万辆,轿车比重达到 32.7%。

进入2003 年,持续井喷。当年生产各类汽车 444万辆,销量439 万辆,其中轿车的增长更是令人吃惊,2003 年轿车产量达到 201万辆,销量达到 197 万辆。2003 年销量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销售国。

2009年,中国车市总销量超过1300万辆,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

2010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双双突破1800万辆,产销分别同比增长了32.44%和32.37%,不仅蝉联世界第一,还创出历史新高。其中,自主品牌销售627万辆,同比增长37%,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5%;自主品牌轿车销售293万辆,同比增长32%,占轿车销售总量的31%。

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通过技术引进、自主创新、投资扩张和政策支持等因素的相互作用,中国汽车产业在入世后十年间,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之一,并逐渐提升了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实现了从慢车道到快车道的转变。


10

自2010年以来,中国汽车工业在市场规模扩大、自主品牌汽车发展、新能源汽车推广、智能网联汽车兴起和产业结构优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中国汽车工业正不断朝着技术创新、智能化、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迈进。

从2010年开始,国家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出台各种支持政策和补贴措施,促进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在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国已成为最大的市场和生产基地之一,包括纯电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和燃料电池车等。

如今,中国90%的新能源车都实现了国产化,并且还诞生了比亚迪、宁德时代等行业领头羊。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市场的日益壮大和互联网的发展,智能网联汽车的兴起。这是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重点之一。自动驾驶技术、车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不断推进,智能网联汽车的研发和量产进展迅速。国内的一些汽车企业和科技公司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

与此同时,国内自主品牌汽车在技术水平、设计风格和产品质量等方面持续提升,逐渐与国际品牌汽车竞争力相逼近。一些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开始实施全球化战略,进军海外市场。

从燃油车赛道上的跟跑者,到新能源车赛道上的领跑者,我国汽车产业成功实现了“弯道超车”。

回顾历史,从落后到赶超,从跟随到创新,从国内到国际,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汽车技术创新的核心地,中国汽车工业正奋力抓住时代的契机,持续奔跑。

2023-10-24

2023-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