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辆汽车叫什么?有哪些配件?,

不变的车展,巨变的中国汽车工业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脚步一刻也不曾停歇。明天(25日),2023年第二十六届成都国际汽车展览会将正式拉开帷幕。

又是一场车市盛会,129个汽车品牌,近1600辆新车,德系、美系、法系、日系、韩系、自主,无一缺席。但细数之下,最引人瞩目的趋势仍是中国车企的势不可挡。

其一,体量日渐庞大。如,比亚迪将携腾势、仰望、比亚迪、方程豹四大品牌,首次以集团形式高调亮相;其二,新能源的主场,就是中国车企的竞技场。蔚小理、岚图、极狐、智己、阿维塔、埃安、高合、极氪、欧拉、哪吒、AITO、深蓝、昊铂等新能源车型,层出不穷。

恰逢中国汽车工业诞生70年周年,中国车企的民族汽车梦已然流淌在血脉里。它们,历经一步步探索、突破、发展、超越、颠覆,在不断变迁中,演绎着沧桑巨变。

这种巨变体现在每一次品牌上新,每一个技术突破。历次车展,更是一张张集中验收的成绩单。时刻提醒,中国汽车工业始终在路上。

“参与者”

时光倒回到20世纪50年代,那个时候,中国的汽车工业有一个朴素的梦想——“什么时候能坐上我们自己造的小汽车?”

1953年,被誉为“共和国汽车工业长子”的第一汽车制造厂在长春成立,三年后,十二辆崭新的“解放”牌卡车驶下装配线,中国不能量产汽车的历史宣告结束。

一汽的努力,让中国汽车工业终于完成了从零到一的艰难探索,圆了无数人期盼多年的“汽车梦”。

这个时期,中国几大重要汽车制造厂也在建设者的不断摸索中诞生。“东风”轿车落地的同年,北京的第一汽车附件厂试制成功“井冈山”牌轿车并开进了中南海,工厂更名为北京汽车制造厂;上海汽车配件车厂则试制成功第一辆“凤凰”牌轿车,后更名为上海汽车厂。

这其中,汽车不仅承载着百姓的出行梦,也肩负着我国军队战斗力的发挥。

值得一提的是北汽的一次临危受命。建国初期,国防建设需要大量军车,但军事指挥用车的供应发生了断档。在此情景之下, 1961年冬,北汽人鼓足了干劲,在位于东郊的北京汽车制造厂内,搞了一番“大事业”——不久之后,BJ210C诞生,它就是后来火遍市场的BJ212“前身”。

1965年,第一辆BJ212在北京诞生,此后市场掀起一阵最炫212风,212成了县团级干部的标配公务车,开启了长达40多年的辉煌历程。直至如今,能开上BJ212,变成了一种情怀和一种荣耀。

在那个作为“参与者”的时代,从解放、凤凰到BJ212,一款车,一座城,一个企业,经典的故事不断谱写出新的序曲,也推动中国汽车工业不断蓄力前行。

沧海横流,历史从来浩荡向前,来自四面八方的变革力量也随着潮水涌向浪尖。

合资潮的到来,打开了中国汽车工业和市场的大门,国内汽车市场迎来了爆发期,一汽大众、上汽通用、东风雪铁龙、北京现代纷纷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

在这一过程中,“市场换技术”是一个绕不开的概念,而技术的转换,也让一群民营车企在夹缝中崛起:长城、奇瑞、吉利、比亚迪开始登上舞台,共同扛起了为人民造车的大旗。彼时,他们是见证者,参与者,凭借着技术的模仿、研发的创新,开启了中国自主汽车梦的追赶。

“突破者”

时过境迁,市场永远属于冲破藩篱者。

2023年7月26日晚,大众汽车集团对外宣布,将向小鹏汽车增资约7亿美元,以每ADS(美国存托股票)15美元的价格,在交易完成后持有小鹏汽车约4.99%的股权。此外,奥迪方面也敲定了与上汽集团的战略合作。

合作的背后,均剑指中国新能源市场。从早些年的市场换技术,到现在的技术换市场,中国品牌的扬名,主要得益于全球新能源浪潮率先在中国刮起的历史机遇。

似乎突然间,中国新能源汽车就火了。

但其实,一切偶然皆是必然。在新能源赛道上,早有中国车企耕耘许久。

在这条赛道上,是北汽站上了舞台,率先冲进赛道,以“实战”为一众兄弟企业获得了新兴市场的“江湖经验”——2009年,北汽新能源成立,是国内首个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车企。

第一个出发必然困难重重,但也获得了理所当然的先发优势,北汽新能源曾在2013-2019年曾连续七年保持中国纯电动汽车销量第一,其中2017年销量甚至超过特斯拉成为全球纯电动汽车销量冠军,更是国内首家进入“10万俱乐部”的新能源车企。

2018年9月,北汽新能源通过借壳上市的方式登陆A股市场,公司名称也从北汽新能源变更为“北汽蓝谷”,成为国内“新能源汽车第一股”。

而在技术上,国内车企也有着更为领先的突破。

2020年,北汽《电动汽车三电平台关键技术与产业化》项目荣膺“中国汽车工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获评“每度电吨续驶里程、整车能量回收率、电驱动NEDC工况效率等技术指标均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同年,比亚迪扬言出鞘安天下,“亮剑”其刀片电池技术,DM-i、e平台3.0的推出,CTB技术的运用,让比亚迪的新能源车获得了市场的认可,口碑和销量同时迎来了大幅提升。

2021年后,吉利、奇瑞、长城等自主品牌纷纷推出新能源技术平台,以不断迭新的智电产品更新市场排名,近两年也陆续有爆款产品推出市场。

扉旅汽车查阅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约为1.3万辆,2022年这一数字达到567万辆,超过全球总交付量的一半,涨幅超过430倍,产销量连续8年位居全球首位。

10余年间,中国不仅培育了最大的新能源汽车消费群体,还为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如今,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已经拥有质量可靠、性价比极高、智能化突出等新标签。在新能源汽车这一赛道上,中国的自主品牌已经具备了超越欧美传统大厂的产品力。而相较之下,在传统燃油领域具备优势的合资车企,则暂时显露出落后。以往合资对自主的压制格局,正在打破。

“颠覆者”

“过去你们对我(中国汽车)爱理不理,现在,你们都快高攀不起了。”

事实上,中国汽车品牌的战斗力,并不局限于国内市场:近年来,李书福带领吉利汽车收购了沃尔沃、路特斯、宝腾,入股雷诺韩国股份;魏建军领导的长城汽车频频在东南亚、俄罗斯、巴西落子,还筹划着让“中国汽车开上欧洲大街小巷”;奇瑞汽车从早期无意识被动出海到如今有战略地在全球布局;北汽以科技创新打造出海核心竞争力,主动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产品、技术、体系全面输出;红旗以豪华车的姿态走上世界舞台,走进了日本、挪威等发达国家;蔚来采取“轻拥有重使用”的“订阅”战术攻入BBA老家……

更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日企老大哥丰田汽车,近来干的比较多的一个事,就是“拆”中国车,五菱宏观EV、比亚迪汉、比亚迪宋,都没有逃过“黑手”,这种“反向输出”的背后,也足以印证中国车企的实力。

数据也成为最佳佐证: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中国上半年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上半年,中国汽车整车出口234.1万辆,同比增长76.9%;整车出口金额464.2亿美元,同比增长1.1倍。上汽、北汽、长安、奇瑞、长城、吉利、比亚迪等自主品牌成为出口主力。

除了在出海整体规模上的增长,中国汽车品牌出海的目标市场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已不再能满足中国汽车品牌的胃口,欧洲市场成为了国内车企的新目标。

如今,出海发展的中国品牌在抢占市场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影响力,对昔日的汽车霸主发起挑战。可以预测的是,随着“中国造”汽车在海外市场销量和口碑的持续提升,中国品牌距离成为真正的全球品牌,已然不远。

时代的齿轮从未停止转动。

燃油车时代,中国车企努力从旁观者成为了参与者;新能源时代滚滚而来,中国汽车行业正奋力抓住历史的契机,持续奔跑。或许,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次波澜都并不显著,但聚集在一场车展之中,中国汽车品牌的力量,越发坚韧强劲。

适逢中国汽车工业诞生70周年,无论是过去的沉淀,还是未来的趋势;无论是从最初的一穷二白以市场换技术,还是到如今的自主创新以实力争市场,未来的中国汽车企业,都应该是百舸争流千帆竞,众人拾柴火焰高。


2023-10-24

2023-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