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新能源轻卡销量:环比首降4.1%!东风第一,重汽/中联冲进前十

【商用车新网原创】

5月,在货车市场环比整体回暖的大背景下,新能源轻卡环比出现轻微下滑。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5月,国内销售新能源货车(注:本文所述新能源货车不包含混合动力车型)5779辆,环比增长7.6%。其中,总质量大于3.5吨的新能源轻卡销售1848辆,环比下降4.1%,占比32.0%。

5月Top10:环比下滑4.1%  东风系排名第一

具体到各企业表现,2022年5月,Top10企业6家环比实现正增长,共7家企业跑赢了大盘。其中,长沙中联、中国重汽涨幅均超过100%,江铃汽车涨幅也超6成。

在销量方面,2022年5月,Top10企业中,东风系以单月销售514辆的成绩,夺得当月销冠;吉利商用车销售341辆,位列第二;福田汽车销售205辆,排名第三。

此外,在排名上,Top10企业排名较上月发生较大变化,并杀出了几匹“黑马”。

在排名前五的企业中,东风系超越吉利商用车,排名上升至第一;江铃汽车上升两位,排名第四。

在排名6~10位的企业中,上月排名第七的江淮汽车,本月上升至第六;上月排名第四的山东汽车,本月下滑至第七;中国重汽和长沙中联两家企业冲进前十,分别排名第八和第十。

在市占率上,Top10企业合计销售1669辆,市占率为90.3%,与上月相比增加2.2个百分点;Top5企业合计销售1306辆,市占率为70.7%,与上月相比增加1个百分点,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1~5月Top10  吉利商用车累销1555辆 市占率达22.7%

2022年1~5月,Top5企业排名较为稳定,前五名依次是吉利商用车、东风系、福田汽车、江铃汽车和一汽解放。其中,吉利商用车销售1555辆,继续领跑行业;东风系销售1280辆,排名第二;福田汽车销售717辆,排名第三。吉利商用车和东风系的领先优势明显,占据了新能源轻卡赛道的先发优势。

在排名6~10位的企业中,山东汽车销售393辆,排名稳定在第六;江淮汽车销售258辆,排名由第八升至第七;中国重汽销售209辆,排名由第十升至第九。

在市占率方面,Top10企业合计市占率为85.6%,Top5企业合计市占率为67.1%,与上月相比分别增长了1.1和1.4个百分点。

从燃料类型上看,2022年5月销售新车,全部为纯电动车型。其中,纯电动厢式车销售1322辆,占比71.5%;其次为纯电动仓栅运输车和纯电动载货汽车,分别销售286辆和109辆,占比15.4%和5.8%。此外,纯电动冷藏车、纯电动自装卸式垃圾车和纯电动路面养护车的月销在30辆左右,也属于当月较为热销的车型。值得注意的是,5月,江淮汽车还销售了6辆换电式纯电动厢式运输车,说明换电模式已悄然从重卡向轻卡领域应用。

在地区分布上,2022年5月,广东、北京、四川依然是新能源轻卡销量最高的三大省市,分别达到344辆、282辆和281辆,占比18.6%、15.3%和15.2%。其中,广东超越北京销量升至第一,北京、四川销量和占比相较上月均有一定程度下滑。此外,江苏、海南、云南、陕西四省销量涨幅明显,这说明了更多省份加强了对新能源轻卡的推广力度,使得新能源轻卡市场逐渐扩大。

其中,北京、成都、深圳为销量最高的三大城市,分别达到282辆、245辆、139辆,占比15.3%、13.3%和7.5%。值得一提的是,在排名前十的城市中,广东省有深圳、广州、东莞三个城市上榜,共计销售新能源轻卡298辆,占比16.1%。

“涨价潮”来临 新能源市场“变数”增大

2022年,1~4月,新能源轻卡销量环比一直呈现上涨趋势,5月首次出现下滑,这其中有几点影响因素值得考虑。

其一,3、4月是货车传统销售旺季,加上疫情聚集性爆发,中短途城配物流运力需求大,预支了部分需求。

其二,在国内外疫情反复、上游原材料涨价、芯片短缺以及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新能源轻卡的价格上涨,影响了部分用户的购车意愿。

进入5月,为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国家陆续出台了多项促销费的举措。深圳、佛山、上海、北京、湖北、山东等地也迅速跟进,出台了新能源汽车消费补贴政策。同时,5月底,工信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2022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通知》,聚焦三四线城市、县区新能源汽车的推广普及,其中,福田智蓝(配置|询价)新能源即有一款纯电动轻卡参与了昆山首站活动。未来,随着下乡活动的陆续开展以及更多新能源轻卡企业参与进来,新能源轻卡销量有望在政策助推下,迎来一轮增长。

然而,不得不提及的是,尽管短期政策利好,但财政部在一次答记者问活动上,重申新能源汽车国补将在2022年12月31日正式退出。并且,关于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延期的方案,也在研究当中,尚未有定论。一旦这两项政策终止,新能源轻卡价格将进一步走高,很可能突破20万元大关,这势必会给终端销量带来更大影响。对此,商用汽车新闻传媒也将继续关注。

2022-06-23

2022-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