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多年轻人首车买了新能源汽车

本文转自:长江日报

□ 长江日报记者吴曈

当油价持续上涨,你是否考虑换购一台新能源汽车?如今,不少人开始认真审视这个问题。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达到155.6万辆,同比增长超过110%。数字背后,体现出这一新兴产业的高速发展趋势。

随着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整车厂、配套企业在武汉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已在武汉形成一定规模。从市场需求端看,一组数据可以看出市民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正逐渐走高:今年一季度,国网湖北电力所辖充电桩累计充电量达3529.74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17.28%。

■ 新能源汽车

市民接受度持续走高

“自己计划购买一辆新能源车,想在地下停车位安装充电设施,想知道是否需要办理规划及施工许可手续。”“这些小区是否配建充电桩?”在武汉城市留言板上,经常看到市民写下这样一些留言。

武汉市停车场及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建设工作指挥部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武汉新建新能源汽车充电桩13950个,具备安装条件的充电桩有7243个。目前,全市已累计建成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超14万个,中心城区充电站平均服务间距缩小至1公里以内。

与“充电焦虑”相对的是“销售热潮”。虽然家里已经有一辆燃油小轿车,但家住江岸区的郭先生今年3月又买了一辆某品牌新能源汽车。“我刚换房,小区的车位配有充电桩,充电方便,每天我回家就把车充上电,100多公里的续航足够我在市内通勤。”说起新买的车,郭先生非常满意。

5月22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加快消费恢复提振若干措施的通知》,其中提到:“报废旧车并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补贴8000元/辆”“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活动”等内容。

随着政策红利的不断释放,在武汉各大商场一楼,新能源汽车品牌争相抢占“C位”,展出各家主力车型供市民体验。不少年轻人边逛街边看车,“第一辆车自然而然就选择了新能源”。

■ 整车厂电池厂芯片企业加速聚集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不断补强

5月28日,在位于江夏区的楚能新能源武汉基地,“楚能一号”锂电池产品正式发布。

据介绍,这是一款由楚能新能源研究院完全自主研发的产品,并且在材料体系和生产工艺等方面实现了技术突破,未来将在武汉基地生产制造。

近年来,不少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配套项目相继落户武汉。以电池为例,据不完全统计,仅去年以来就有容百、中创新航、楚能、比亚迪、骆驼、蔚能等多家新能源电池行业相关企业在武汉新建厂房或布局研发机构,预计不久后就将在产业端产生实际影响。

从整车厂来看,武汉已聚集包括东风岚图、小鹏汽车、吉利路特斯等纯新能源车企在内的8家生产新能源汽车的企业,生产能力不断扩充补强。

在新能源汽车芯片领域,智新半导体、亿咖通等武汉企业均研发出了关键领域的车规级芯片,并已成功实现应用。

“在‘双碳’背景下,新能源产业高速发展是大势所趋。”风脉能源(武汉)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叶毅认为。

■ 未来要建成超15座加氢站

氢能产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

与新能源电动汽车正逐渐走向千家万户相比,氢能产业的发展虽更显“低调”,势头却不容忽视。上周,一批氢能源公交车在武汉经开区上线运行,一台公交车10分钟加满氢气,可以行驶近500公里,且全程零碳排放、零污染。

作为国内最早布局氢能产业的城市之一,武汉近年来发展氢能产业的步伐明显加快。今年3月底,武汉市印发《关于支持氢能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全产业链年营业收入达到500亿元,氢能产业集群初具规模。

在武汉,目前已形成制—储—运—加—用的氢能全产业链,其中既有武汉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高校,也有武钢、东风、三峡集团等央企,康明斯等全球知名企业,雄韬等外地来汉龙头企业。

截至2021年底,武汉已建有7座加氢站,未来还要建成15座以上,打造沿三环线、四环线加氢走廊。

武汉将怎样迎接或将更早到来的氢能应用时代?在《关于支持氢能产业发展的意见》中,武汉市提出,未来考虑以公交车、物流车、环卫作业车、渣土车、绿化养护车、通勤车等为重点,在市内推广应用燃料电池汽车3000辆,在省内燃料电池汽车城市群推广装备汉产核心零部件车辆2000辆。

2022-06-04

2022-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