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巨资转型,日系品牌发力纯电动能否成功?

3月新能源市场依旧火热,随着市场渗透率的不断增加,让原先在传统燃油车市场里“小日子过得不错”的传统车企们,不得不加快向纯电动转型的步伐,毕竟,在一个逐月萎缩的市场里,即便拿到头把交椅,意义也不是很大了。

回顾这几年传统车企的新能源转型走过的路,不同派系的车企思路不尽相同,而在此其中,日韩系阵营一直都是最具话题性的,因为他们都坚信氢燃料电池才是真正的未来,也都打造了氢燃料电池量产车。

然而,梦想虽然是美好的,但现实却是骨感的,或许氢燃料电池确实是未来最终的新能源车形态,但面对氢燃料电池行业缓慢的发展速度,以及仍然居高不下的各项成本,显然短时间内不会成为主流。

远水解不了近渴的道理,先人总结得如此到位,这几个巨头岂能不知?面对已经“火烧眉毛”市场状态,将重心放在纯电,已成为日韩系车企新的选择。

今天我们先不聊韩系,先来看看丰田本田两大日系品牌在纯电动车领域的动向。

近日,本田正式公布了最新的全球电气化战略规划,未来10年,本田将会投入8万亿日元(约4064亿人民币)用于电动技术的研发,到2030年,将会在全球市场推出30款纯电动汽车,计划年产量超过200万辆。其中在中国市场,本田计划到2027年推出10款纯电动汽车,除了武汉以外,本田还计划在广州建设电动汽车专用工厂。

丰田同样已经官宣了自己的纯电产品布局规划,去年年底丰田汽车宣布,将累计投入8万亿日元(约4064亿人民币),用于纯电动、混合动力以及燃料电池等电气化车型技术研发和设备投资,其中将有一半,也就是4万亿日元(约2032亿元)用于纯电动领域。

车型方面丰田甚至直接当场“报复性”地展示了16款纯电新车,并宣布到2030年导入30款纯电动车,全球年销量计划达到350万辆,其中bZ纯电动专属系列车型将有5款导入中国市场。

可以看到,丰田和本田在纯电动车领域想法出奇地一致,不仅研发费用规模一致,大目标也是围绕着2030年展开,在中国市场,丰田和本田都已经开始了首台基于纯电平台的纯电动车的推广工作,其中本田两大合资公司都发布了自己的产品,丰田这边同样是南北丰田同时出手,产品都处在即将上市的前夕。

事实上,在新能源转型这件事上,日系品牌是极具优势的,以丰田为主导的日系品牌一直以来在HEV领域有着极高的造诣,比如,丰田的THS混动已经推出了几十年,累计销量超过了2000万辆,而HEV的本质就是机电结合,背后不光是对于内燃机效率层面的提升,对于电机、电池、电控,也就是所谓的“三电”技术上,丰田和本田同样具备很高的技术积累,其中的不少技术更是经过了长时间的市场验证,这是其他品牌没有的优势。

但之所以迟迟没有行动,主要是企业的发展思路所致,日系品牌并不是做不出好的纯电动车,而是认为没必要做纯电动,丰田的高管此前更是直言,纯电动车无法盈利。

而如今,尽管盈利难题可能仍未得到解决,但无论是满足双积分需要的“政策层面”,还是面对新能源车渗透率急剧提升,燃油车市场加速萎缩的“市场层面”,此时此刻的日系品牌,都不得不开始着手来做纯电动车了。

此前,由合资品牌主导的燃油车市场,大致就是在15-20万元售价区间的市场,但目前国内新能源市场,一直都处在高低两头发展的局面中,主打代步的低端市场,以及不差钱的豪华车市场卖得很好,但20万元左右的中级市场,却是一片市场洼地,销量一直不怎么样。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产品覆盖的不足,合资品牌此前不思进取造成了这片市场的新能源车覆盖一直严重不足,相比之下特斯拉蔚小理主打高端,五菱等品牌主打极端,产品覆盖都好于这片市场。

另一方面,20万元级新能源车,相比燃油车来说,仍然无法给予消费者充分的理由来选择,而这背后就是自然与成本和产品形态有着很大关系。

如果说,A0和A00级车电动车,解决了消费者低成本短途代步的痛点,而高端车型由于售价高昂,既可以堆料做冗余,科技配置拉满,又可以在形态上下功夫,打造一台“大玩具”。

而20万级市场,想做出与众不同,可能就没那么容易了,燃油车市场的内卷仍在继续,新能源车在目前的局面回下优势本就不大,另外,对于传统合资品牌来说,燃油车市场剩余的红利依然庞大,电动车扩张也不能停,两头都想吃,最终落得的很可能就是“狗熊掰棒子”的结果。

目前来看,无论是丰田的bZ4X,还是本田的e:NS1和极湃1,都可以明显地看到,日系品牌基于纯电平台的首款车,无论是产品形态,还是配置层面,仍然没有逃离燃油车的思路,虽然两者看起来已经很努力的想与燃油车撇清关系,这显然不是一个好兆头。

可能,还是需要一些不破不立的勇气吧。

2022-04-16

2022-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