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落子,燃油车「出局」

过去,世界汽车产业的发展脉络,

始终被国外车企所把控,

但从比亚迪开始,

汽车产业的未来走向,

恐怕要进入“中国时代”。

近几年,“停产燃油车”在汽车圈不断被提及,不少车企都喊出了相关的口号。

背后原因不难理解,电动化大旗、企业责任感、品牌曝光度等,都是车企乐于将这件事挂在嘴边的因素。但现实却是,部分车企的身体往往比嘴巴要诚实。

在去年举办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6次缔约方大会中,仅有奔驰、捷豹路虎、比亚迪等六家车企签署了《关于零排放汽车和面包车的格拉斯哥宣言》,坚决抵制电动化、频频炮轰日本政府的丰田章男,干脆就直接撂挑子没参加。

对于大多数传统车企而言,燃油车业务本身利润不俗,也就让“停产燃油车”就变成了一颗皮球,都争着抢,但到了脚边又迅速踢开,这样下去有些没完没了。但是,被污染的环境、不断枯竭的资源却不会等待车企们下决定。

到底谁会第一个站出来?高举企业责任感的豪华品牌们没指望上,来自中国的比亚迪却给全球车企打了个样。近日,比亚迪正式宣布于2022年3月起停止燃油汽车的整车生产,在汽车板块将专注于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业务。同时,比亚迪汽车将继续进行燃油汽车零部件的生产和供应,为现有燃油汽车客户持续提供完善的服务和售后保障,以及全生命周期的零配件供应。

不过,对于比亚迪的举动,业内外却产生了不同观点,“比亚迪到底是为了博眼球,还是真已做好了准备?”,这是大家最为关心的问题,也是本次讨论的重点。

燃油车时代落幕成必然

事实上,也如大多数人一般,此前并未料到“停产燃油车”居然会来得如此之快——至少到2025年,这件事才会被车企们正式提上日程。

那么,比亚迪为何会如此迫切地让燃油车“出局”?从外部来看,这是由“双碳”目标、能源安全、科技发展、产业成熟四大方面因素而造成的。

“双碳”目标,是中国基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展示了国家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的新努力和新贡献。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比亚迪率先停产燃油车,也正如同中国首次提出“双碳”一般,这是跟随国家发展脚步作出的重要决策,将为国家从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参与者、努力贡献者,逐步成为关键引领者贡献力量。

今年以来,汽油价格的上涨有目共睹,背后所反映的,是国际石油生产大国对油价的操控,以及中国本身在石油领域的弱势。近年来,中国每年的石油消费量约为7亿吨,而产量仅为2亿吨左右,其余大部分需要进口,对石油的外部依赖度非常高。

因此,“停产燃油车”这个命题,一直都是在早而不在晚。剩下的无非是看2022这个时间点,到底是否成熟。

在此方面,中国又一次走到了世界的前列。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3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销售量为48.4万辆,环比上涨43.9%,同比劲增114.1%,且渗透率创造历史新高,数据为21.7%,较2月增加了2.5个pct。同时,今年1-3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总销量则是125.7万辆,同比涨幅达到138.6%,渗透率达20.6%,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活力。

此外,与新能源更加匹配的智能网联技术也在汽车中占比逐渐攀升,亿欧智库研究成果显示,截至2021年10月,中国乘用车智能座舱渗透率为50.6%。同时,国家发改委预计,到2025年,中国智能汽车渗透率将达82%,数量将达到2800万辆;2030年渗透率将达到95%,数量约为3800万辆。

停产燃油车的背后,一面是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不断上升,另一面是智能网联技术的加速普及,叠加气候与能源的双重影响,比亚迪才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认为,如果把在售的新能源车比作无数个“0”,那么敢于作出抉择的车企才是前面的“1”,只有车企们真正停产燃油车,才是新时代到来的真正标志。而比亚迪开全球之先河停产燃油车,是针对未来发展进行的综合性考量,为行业树立起了正向的标杆与典范,无疑有利于国家与市场的双向可持续发展。

从开创历史,看到准备充分的比亚迪

客观而言,在新四化的推动下,“停产燃油车”本身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一件事,率先迈开关键一步,不仅能够在市场中抢占先机,更将为行业建立起新的里程碑,实现品牌影响力的进一步上涨。

那么,比亚迪为何能够开创全球之先河?更尖锐一点的提问方式则是,比亚迪对此到底有没有做好准备?

如果将新能源车划分为纯电动与纯电动两种驱动方式,那么消费者对于前者的焦虑主要在于驾驶体验与能耗,后者则在于续航与安全。而比亚迪解决问题的答案,则分别是DM-i超级混动技术以及纯电专属平台——e平台3.0。

自DM-i超级混动技术发布以来,业内外中逐渐出现了一种说法,那就是“世界上只有两种插电混动系统,一种是DM-i,一种是其它”。探寻原因,传统混动车型是以油为主,DM-i超级混动首创了以电为主的混动技术。搭配骁云-插混专用1.5L高效发动机、EHS电混系统、DM-i超级混动专用功率型刀片电池、交直流车载充电器等核心零部件,DM-i超级混动也就实现了快、省、绿、顺、净五大优势。

以大家关注的行驶体验为例,DM-i超级混动系统大部分工况用电驱动,燃油发动机只运行在高效区间,由于它的转速区间相对固定,也就避免了由于发动机转速改变所带来的噪音以及震动,同时也避免了由于发动机和变速箱转速不匹配而出现的顿挫,平顺性十分优异,噪音也得到了有效抑制,NVH表现极其出色,实现了无限接近于纯电动车的驾驶感受。

同时,由于以电为主的驱动特性,加之成型绕组电机效率高达97.5%,以及骁云-插混专用1.5L高效发动机热效率高达43.04%,不仅使宋MAX(配置|询价) DM-i、唐DM-i(配置|询价)与宋PLUS DM-i(配置|询价)等车型全工况实现了超高效率、加速表现始终高能,而且油耗表现达到了同级最低水平。如唐DM-i作为一款中型SUV,零百加速成绩仅为8.7s,亏电油耗则是5.3L/100km,甚至有部分驾驶者开出了4.5L/100km的成绩。

对于纯电动车,用户的担忧显得更加现实,虚标、衰减的续航里程,以及不断发生的事故,让许多消费者对电动车的兴趣不断下降。

那么,比亚迪e平台3.0如何打消消费者的顾虑?

了解到,一方面,e平台3.0通过采用宽温域高效热泵系统,通过热泵将乘员舱、动力电池、电动力总成的深度集成的热泵系统架构,以及首创冷媒直接冷却加热式的电池热管理与电动力总成主动产热的黑科技,使低温续航里程最高提升20%;另一方面,则通过匹配刀片电池,并基于刀片电池蜂窝铝结构,突破性地提出车身电池一体化安全设计,实现了电池与车身的双向安全。

当然,e平台3.0的真正价值,是基于高阶智能辅助驾驶、优化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提升整车安全的开发逻辑,将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黑科技进一步架构化、模块化,兼容多种布置方式(前驱、后驱及四驱),具有高拓展性,将启发整个行业对于汽车技术和形态变革的深刻思考,定义智能电动汽车。

也就是说,从用户与市场的双重维度来评估,比亚迪在“停产燃油车”上均有着充分的应对思路,也为其它车企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新能源领导者,不止“领导”趋势

作为新能源领导者,比亚迪率先“停产燃油车”,其实也与之身份地位相匹配。而在开创历史、引导趋势之外,比亚迪通过“停产燃油车”这一事件,到底还将对全球汽车产业造成怎样的影响?

从国内发展来看,比亚迪去年全年售出新能源汽车为59.3万辆,同比增长数值为231.6%,占自身全年总销量比重的81.2%,占到国内新能源市场份额的16.7%,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厂商销量第一。另外在今年,比亚迪在“两条腿、齐步走”战略的推动下,3月销量104338,其中EV纯电车型销售53664辆,DM插混销售50674辆,今年同比增速保持在300%以上。

在“停产燃油车”之后,毫无疑问比亚迪的整车生产与销售业务,将全面向新能源领域倾斜,实现产品的加快布局,实现王朝、海洋与军舰三大系列的快速更新。

由此可以预见,比亚迪不仅将逐渐打造出更加完整的产品阵线,引导市场向个性化与多元化领域发展,从而实现消费需求的全面满足,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注入新的活力;还将借助自身的技术以及品牌影响力,实现新能源汽车的口碑升级,助力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形成正向可持续发展局面。

而从更加广泛的领域来谈,比亚迪如今出口业务范围已覆盖约20个国家,其中不乏挪威、英国等欧洲发达国家。认为,即便不谈“停产燃油车”本身在全球引起的关注,单单聚焦于事件之后,比亚迪无疑将腾出更多精力经营海外业务,并向世界出口更多新能源优质产品,用属于新时代的方式彻底打开世界汽车市场,不断向世界输出中国声音、展示中国力量。

有文说

燃油车不俗的市场利润,成为传统车企“大象转身”最难以割舍的包袱,也使得转型过程变得更加艰难。当断则断的道理说来容易,但并不是每一个车企都有比亚迪这样的魄力与实力。

过去,世界汽车产业的发展脉络始终被国外车企所把控,如福特所开创的流水线作业、由丰田发起的精益化生产风潮。但是,正式宣布“停产燃油车”的比亚迪,宣示着中国车企已全面拥抱新四化这一百年难遇之变革,也在新能源汽车所开创的新大陆中率先踩下了“中国”脚印。从此开始,汽车产业的未来走向,恐怕要进入“中国时代”。

撰稿:欧阳

2022-04-13

2022-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