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新能源销量:燃油车输了,合资品牌机会不多了

虽然今年的中国车市遭遇了诸多挑战与变数,但新能源板块迎来井喷式的向好已然成为毫无争议的事实。

作为最有说服力的论据,从乘联会发布的终端成绩单来看,11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72.8万辆,同比增长70.2%,环比增7.9%;1-11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574.2万辆,同比增长104.6%。

11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到59.8万辆,同比增长58.2%,环比增7.8%;1-11月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零售503.0万辆,同比增长100.1%。

与此同时,11月新能源车厂商批发渗透率达到35.9%,较2021年11月19.9%的渗透率提升16个百分点。其中,自主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达到51.9%。

11月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达到36.3%,较2021年11月20.8%的渗透率提升15个百分点。其中,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达到56.5%。

毫无疑问,一场彻彻底底的骤变正在发生。而按照目前的趋势,2022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与渗透率分别突破650万辆与35%,几乎已是板上钉钉。

更加令人感到振奋的是,据乘联会的官方预测, 2023中国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或将达到840万辆,增幅继续高达30%。换言之,与之对应的“蛋糕”还在变得愈发诱人。

当然,恰恰因为如此,终端竞争也将变得愈发内卷与激烈。而在看过11月各家车企以及各个细分车型的销量榜单后,从中则发现了一些趋势性的东西。

传统燃油车,输了?

无论承认与否,电动化转型的汹涌浪潮,远比所有人想象的还要猛烈。由此将视角继续放大,试问2022为何整个中国新能源市场会这般欣欣向荣?难道只是因为那张所谓“绿牌”政策的收紧?难道只是因为油价的疯狂上涨?

实际上,因为样本容量足够巨大,势必会有部分消费者带有类似的想法。但对于更多消费者而言,尤其是那些动辄下订几十万元新能源车的用户,牌照与使用成本必然不是促使他们做出决定的关键。

那么,唯一合理的解释只剩:相比传统燃油车,新能源车的综合产品力已经实现了反超,所以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订单。也恰恰因为这样,顺势催生出了多款现象级的产品。

它们的存在,已然将各自所处细分市场曾经的燃油车霸主,纷纷斩落马下。潜台词好像在说:“大人,时代变了。”

作为最具说服力的论据,11月轿车销量排行榜的前四位,已经分别被五菱宏光MINIEV(配置|询价)、比亚迪汉、比亚迪秦、比亚迪海豚所牢牢占领,身后则是日产轩逸、大众新朗逸、丰田凯美瑞(配置|询价)。

同样,11月SUV销量排行榜的前两位,分别为比亚迪宋与特斯拉Model Y(配置|询价),各自卖出新车63,636与52,424辆。第四位与第五位,由比亚迪元PLUS与比亚迪唐所占据。

身处这样的大环境之下,哈弗H6、长安CS75、宝马X3、大众途观,则被碾压的颇为难受,瞬间有了腹背受敌的状态。

事已至此,不禁感叹,如果说更早几年间,中国新能源市场的结构更像是“哑铃状”,10万元以下与30万元以上,电动化的攻势更为猛烈,那么从今年开始,“腰部”也在变得愈发丰满。

更简单来说,传统燃油车固守的10-30万元腹地,遭遇到了以特斯拉与比亚迪为首的毁灭性打击。就某种程度而言,前者已经输了。

并且可以预见,随着时间的继续推移,溃败只会越来越大。

合资品牌,机会不多了?

平心而论,看过文章开篇的叙述过后,必然会令部分即将或想要切入这条赛道的后来者感到兴奋。毕竟,按照正常的逻辑而言,整个新能源大盘持续不断迸发出新增量,必然会催生出更多的风口与机遇。

但过往经验告诉我们,越是丰满的理想背后,现实往往越是骨感。“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后半句,才真正值得警惕。

而这恰恰也引出了本段想要讨论的主旨:在我看来,中国新能源市场的格局实际上已经固化,头部领跑者们已经形成了“两超多强”的局面。

关于“两超”,相信没有任何悬念,代指的必然是比亚迪与特斯拉。究其原因,还是双方无论在体量上,供应链成熟度上,产能储备上,甚至线下销售渠道上,已经与其它人拉开巨大的差距。

而“多强”更多代指的还是,例如蔚来、小鹏、理想、问界、极氪、埃安般的新势力造车或者传统自主品牌孵化出的独立新能源车企。

至于能够入围的理由,更多还是因为经过沉淀,当生存的问题得以解决,无论产品规划层面、研发层面、品牌层面,还是营销层面甚至服务层面的优势,都被最大化的发挥出来。

而上述所有人,除特斯拉之外,都是中国车企。当然,作为更具说服力的论据,从11月新能源厂商销量排行榜也能看出一些端倪。

而接下来,将视线分别聚焦在11月新能源轿车与SUV销量榜单,同样除了特斯拉Model 3与Model Y之外,完全没有合资品牌的产品入围。大众、丰田、BBA,消失的无影无踪。

面对如此情景,或许会有声音为它们开脱,造成如此窘境的原因,还是其仍在疯狂汲取传统燃油车的红利,没有到必须全力all in电动化的地步。

但就我个人看来,恰恰因为这样的犹豫不决,或者说仍不警醒,位于中国合资品牌们,已经失去对于新能源车的定义权与定价权。

更为尴尬的是,一边眼睁睁看着原有终端占比,被上述“两超多强”所步步蚕食,另一边中国新能源市场的井喷,也与自己没有太大关系。

此刻,留给它们的机会不多了。而后续,如果继续将时间轴拉长,当新能源车与燃油车的份额进一步对调,合资品牌们或许再也无法恢复到往日的荣光。

文末,更想做一个大胆的预测:终有一天,中国汽车市场自主品牌的占比,将会达到70%甚至更高。

谁在当家作主,一目了然。

2022-12-13

2022-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