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不断加快 “朋友圈”不断拓展

本文转自:柳州日报

“全国每10辆新能源汽车中,就有一辆是柳产车。”近日,市工信局获悉,截至今年7月,我市累计生产、销售新能源汽车达111.9万辆和110.5万辆。

从首个自治区级实验室广西新能源汽车实验室在上汽通用五菱揭牌,柳州国轩新增年产10GWh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正式在柳东新区签约;到宏光MINIEV(配置|询价)连续23个月成为全国新能源轿车销量冠军……连日来,以“新能源汽车”为关键词,好消息频频。在“产、销、用、停、充”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与推广应用的“柳州模式”推动下,我市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步伐不断加快。

2017年,第一辆柳产新能源汽车上市,我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开启快速发展之路。市工信局汽车工业科科长梁焕强介绍,如今我市已形成纯电、混动、氢能源汽车整车和电池、电驱、电控“三大电”,电空调、电制动、电转向“三小电”较为完备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火热,成了项目引进、推进的“催化剂”,和本地传统零部件企业向新能源转型的“加速器”。“投产至今,生产线一直是24小时运转,上半年产值已经超10亿元。”柳州国轩电池有限公司董事长侯飞告诉记者,企业因此加快了新增年产10GWh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建设进度。

柳州国轩的发展是我市新能源汽车产业补链强链延链的缩影。

今年上半年,赛克瑞浦动力电池签约118天便实现首台产品下线;耐世特成功研发推出适用于新能源电动车的无刷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解决“卡脖子”问题……2021年至今,上汽通用五菱和东风柳汽已完成430种芯片的国产替代和开发验证,国产化芯片车型公告累计超过1000个。

关键核心技术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广西新能源汽车实验室的成立,是国家院士与柳州车企的一次“双向奔赴”。上汽通用五菱总经理沈阳介绍,该实验室有7名院士加入,对标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正通过“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共赴新能源汽车产业科技创新的星辰大海。

新能源汽车海外“朋友圈”也不断拓展。

今年8月,作为中国首个在印尼独立建厂的汽车品牌,中国五菱下线首辆新能源全球车;广西汽车集团利用RCEP政策,完成日本企业新能源物流车开发并进入批量生产,成功签订三年合作订单。“柳州新能源汽车产业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号召,借助广西深入加强和东盟区域合作的良机,逐渐形成中国新能源汽车在东盟市场的共生生态。”梁焕强表示。

与此同时,我市通过政企联动,因地制宜、因城施策打造“柳州模式”,让新能源汽车生态圈和产业链共同成长、相互促进。

“充电插座产品技术标准填补了国内的空白,打造‘十分钟充电圈’,实行差异化的新能源汽车交通管理政策,出台路内公共停车位对新能源汽车免费开放政策等,实现了政策体系和门槛标准的环环相扣。”市发展改革委能源科三级主任科员林邱俊细数一系列创新举措。据悉,截至2022年6月底,全市共建设有公共充电站点1592个、充电枪约1.9万个,为新能源汽车挖掘城市停车位近1.8万个,深受广大市民欢迎。

2022-08-29

2022-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