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真的穷了!超预期的压力触发了抢矿大战

撰文|宋雨婷

行业大佬们聚在一起哭穷见过吗?前段时间举办的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因为车企大佬们集体哭穷而出圈。

#车企超预期的压力#

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表示,动力电池成本已经占到我们新能源汽车的40%-60%,还在不断增加。

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表示,汽车电动化面临的一大挑战就是,原材料短缺和成本飞速上涨。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已发布的2022年半年报业绩预告的7家乘用车上市企业中,仅有长安、比亚迪和长城三家实现净利润预增。

其中,长安当期净利润预计为50亿~62亿元,同比增幅高达189.14%~258.54%;长城预计也将实现53亿以上的净利润,同比增幅50.20%~67.20%;比亚迪净利润预计在28亿~36亿元之间,同比增幅138.59%~206.76%。

其余的海马汽车、江淮汽车、赛力斯、北汽蓝谷,净利润亏损进一步扩大。江淮在业绩预告中明确提到受疫情和芯片短缺影响,以及芯片、电池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成本上涨原因,公司上半年销售各类汽车及底盘同比下降17.47%,亏损高达7亿元。

众所周知,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集体涨价,有些车型还不止涨价一次,然而最终车企把锅扔给了电池厂,电池厂又把锅甩给了产业链的更上游,钱究竟都让谁整走了,谁也给不出肯定的答案。

当然,国外的车企生存环境也没好到哪去。近日,通用汽车韩国分公司一名高管向路透社表示,因当地一家供应商拒绝供应汽车零部件、以此要求涨价,该公司在韩国的两家工厂已暂停生产。

据了解,ERAEAMS在韩国、中国和美国都设有生产基地,为包括大众汽车、现代汽车和比亚迪等在内的主要汽车制造商供货。

汽车行业现如今充满着种种不确定因素,大佬们的集体哭穷,显示着车企们正面临着超预期的压力。

#产业链疯狂涨价#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需求端飞速发展。2022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266.1万辆和260万辆,同比均劲增1.2倍,中国市场新能源渗透率达到22%,自主品牌车型占乘用车总销量比重达39.8%,而中国新能源汽车总销量占比世界新能源59%。

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力量源泉”,与汽车续航里程、产品体验、售价等方面均息息相关,所以以宁德时代为代表的电池厂商在动力电池领域发挥出了主场优势,在全球新一轮汽车产业变革中站稳了脚跟。但必须注意的是,动力电池的主要原材料,锂、钴、镍都出现大幅度涨价。

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从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正极三元锂材料均价从12.4万元/吨上涨至36.8万元/吨,涨幅为196.8%;磷酸铁锂材料均价由4万元/吨,飙升至16.2万元/吨,涨幅为305%。

除宏观经济的下行压力打击了汽车消费的信心外,散点式的疫情爆发等突发事件,持续恶化了零部件供应问题,最终零部件原材料价格上涨迅猛,从而直接助推了汽车的生产成本。

据了解,目前在国内,特斯拉、蔚来、理想、上汽、吉利、北汽、长城、一汽、长安、宝马、南北大众、上汽通用、北京奔驰、东风本田都有车型在使用宁德时代的电池。但是根据宁德时代一季度财报显示,当季营收486.78亿元,同比增长153.97%,扣非净利润9.77亿元,同比下降41.57%,利润率2%。

报告期内营收同比大增,净利润却锐减,看来宁德时代并不是跟风哭穷,而是真没赚那么多。

#已触发抢矿战#

都说电动车产业链的钱大部分被手里有矿的企业赚走了,事实也的确如此。国内排名第一和第二的锂资源企业,赣锋锂业和天齐锂业报告期内净利润预计超70亿元,超过大部分汽车相关企业。

在特斯拉第二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表示:“锂材料的开采相对容易,精炼要难得多。不过,锂精炼业务的利润空间也很大,进入锂提炼行业,就像是掌握了印钞许可证。”

马斯克认为,锂材料供应受限导致锂价格飙升,并非因为原材料稀缺,而是因为全球向电池供应链输送超高纯度电池级氢氧化物和碳酸盐化学品的能力有限。过去一年,中国碳酸锂价格上涨了近450%。

马斯克也多次呼吁,应该加大对全球锂材料提炼的投资,以缓解电池材料短缺的问题。

不难看出,车企和电池供应商都不想给上游企业打工了,为了提高在产业链中的利润空间和话语权,车企和电池供应商也开始抢矿。

今年3月,广汽埃安自研动力电池试制线打桩开建,成为广汽埃安自研动力电池的里程碑。据悉,这一自研电池试制线预计2022年底建成,并正式投入运营。包括海绵硅负极片电池在内的广汽埃安自研电池将在此条试制线实现自主生产。

广汽埃安副总经理肖勇表示:“未来,广汽埃安30%的高端电池将自研自产,而70%的中低端电池由外部电池企业代工。”

近日,广汽集团资本、上汽尚颀资本与九岭锂业正式签订战略投资协议。广汽资本将联合上汽集团尚颀资本共同投资九岭锂业,总投资额达3亿元。

宁德时代、国轩高科、比亚迪、广汽等企业,正在收购或入股锂矿企业。如宁德时代今年4月以8.65亿元拿下宜春一处锂矿勘探权。与此同时,我国企业已将买矿热潮延伸到了海外市场,国轩高科今年5月与阿根廷一矿业公司签约合作,比亚迪6月传出洽购非洲锂矿消息。

可以肯定的是,超高的成本,已经殃及我国新能源汽车未来的发展,企业们正在寻找机会,进一步巩固自己在这一局的主导地位。【iDailycar】

2022-08-05

2022-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