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不足遇上转型阵痛,日系车5月销量大减

自去年以来,受疫情、芯片短缺、零部件供应困难、物流中断等多重因素影响,日系车企频频遭遇生产停滞困扰,带来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日本主流车企产销均受到了重创。

日前,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汽车销售协会联合会和全国微型车协会联合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5月,日本国内新车销量为26.14万辆,较上年同期减少18.1%,连续11个月出现同比下滑。日本八大车企中,除三菱汽车外,其他车企销量均呈现同比下滑态势。

产能受限笼罩日本汽车业

自今年年初以来,丰田、本田、马自达、三菱、斯巴鲁、日产等车企均遭遇过停产或减产困扰。

以丰田汽车为例,其分别在5月24日、5月27日于一周内两次宣布停工减产。其中,5月27日,丰田汽车决定于6月6日暂停部分日本本土工厂的运营,此次停产约减少5万辆产量,6月产量降至80万辆,其中日本市场生产计划约为20万辆,海外市场生产计划为60万辆。

日本汽车销售协会联合会和全国微型车协会联合会方面认为,半导体短缺加之此前上海因疫情管控导致零部件采购困难,日本各汽车制造商生产出现停滞,对新车销量造成了影响。

日系车在中国的日子也不好过,6月7日,日产中国对外公布了5月份最新销量数据。数据显示,2022年5月,日产汽车中国区(乘用车/轻型商用车/整车进口)销量为68844辆,同比下降38%。

根据本田中国5月份的销售数据显示,其终端汽车销量89083辆,同比下降30.8%,环比下降6.4%。其中,广汽本田5月份销量为52643辆,同比下滑15.6%;东风本田5月份销量为36440辆,同比下滑45.07%。

根据乘联会最新销量数据显示,丰田两家合资企业在国内市场的表现也是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广汽丰田5月份卖了7万辆,再次夺得合资车企销量亚军,不过同比微跌3.1%;一汽丰田5月份销售6.2万辆,同比下滑15.9%。

日产汽车公司高级副总裁,日产中国管理委员会主席,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总裁山崎庄平(Shohei Yamazaki)表示:“持续的芯片及零部件短缺、供应链受阻和因新冠疫情加剧导致的重点区域及城市管控,对日产汽车5月的产品生产和销售带来了持续的影响。”

山崎庄平指出:“近期各级政府和各地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汽车消费的政策,帮助我们提振了信心,我们的团队也迅速做出积极的反应。”其强调:“我们希望在疫情防控的改善、优惠政策的出台、供应链的逐步恢复的情态下,将和公司的努力相得益彰,促进生产、销售以及消费者的日常生活早日恢复常态。”

随着国家600亿元补贴的落地,加上各级政府以及日系车企出台的优惠政策的不断跟进,相信未来解决产能问题的日系车在下半年也会得到一定的喘息机会,不过遭遇断崖式下滑也不能全部怪罪于产能不足,缓慢的转型步伐也是日系车销量下滑的关键因素。

正在经历转型阵痛的日系车

和日系车遭遇阵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自主品牌目前靠着多年的新能源投入,正在迎来收获期。根据中汽协最新数据显示,受疫情的影响,5月份的车市可以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以比亚迪为代表的自主品牌,其表现普遍比合资品牌情况要好,单月占据了49.2%的市场份额,同比上升了7.9%。

中国品牌乘用车1-5月取得了389.7万辆的销量成绩,同比增长了11.3%,同时市场份额也是来到了47.9%,同比上升了6.4%。

目前,中国汽车市场有一个很明显的趋势,就是新能源汽车正在逐渐取代燃油车,以特斯拉为代表的美系、以“蔚小理”为代表的新势力、以大众为代表的德系、自主品牌更是凭借着性价比优势已经占据了电动车的先发优势。

为了扭转颓势,日系三强均带来了真正意义上的纯电产品,丰田带来了bZ4X、本田推出了广汽本田e:NP1极湃1和东风本田e:NS1(配置|询价)、东风日产全新纯电SUV Ariya已于4月27日开启盲订,但很显然,丰田、本田、日产的纯电动产品与竞品相比,竞争优势不明显,未来能在销量上给品牌带来多少增量还是个未知数。

除了自主品牌在纯电动车方面的领先之外,日系车引以为傲的混动市场也正在被自主品牌不断蚕食,目前比亚迪、吉利、长城、奇瑞等国产品牌均推出了使用成本与售价更低的混动产品。

以本田混动为例,数据显示,搭载本田锐·混动的车型在5月份的销量仅为12429辆,同比下滑38.12%,今年1-5月份,累计销量为79752辆,同比下滑17.68%。

对于日系车来说,5月份的断崖式下滑未尝不是一件好事,相信未来日系车企也会强化供应链、产品及服务品质等基础支撑,加速完成企业的整体体系能力的转型,以快速应对市场的不确定性以及适应国内汽车消费需求的新变化。

同时断崖式下滑也为这些在电动化转型上“踌躇不前”的日系车企敲响了警钟,目前自主品牌通过新能源的扩张带来了市占率不断提升的表现,从产业趋势来看,新能源、新技术仍将推动汽车市场的深度变革,相信未来日系车也会加快其电动化的步伐了。

2022-06-14

2022-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