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电动汽车充电站,北京新能源汽车近半充电桩遭燃油车占位,怎么处理

用于电动汽车充电的车位都安有充电桩北京电动汽车充电站,这样的车位被占领,需要充电的车进不去,只能干着急,急了就发牢骚、骂大街,然后就开出各种各样解决问题的药方(都是高招)。

例如:安地锁,而且还是智能的,跟智能刷卡充电联动,这招怎么样?有智能了,高!但是,没人充电时如何?车位被地锁占据,车停到马路上,又抱怨交通不畅。是不是有点顾此失彼。

再比如:高收费,2倍或3倍地收。这招如何?估计行不通,以往用高收费思路解决问题的案例还少吗?成功的有几例?说说气话撒撒气还行,借机多收费也是好借口,对解决充电桩车位占用问题仍然行不通。

还有:罚款;不仅罚款还罚分;等等。出这个主意的人想过吗,谁来罚?停车场一般不是交通警察管理的事物,任何人都可以罚,你不觉得可怕吗?

出主意的很多,可行性自己考量,标准是合理合法,这样才能被人接受,总归是要解决问题。

其实,对于这样的问题,笔者的看法是我们对眼前司空见惯的社会其实陌生的(有的耸人听闻),我们对当今社会管理的认识跟不上社会实践的发展,所谓“老革命遇到了新问题”。我们不仅对充电桩的问题束手无策,让我们束手无策的问题多的很,谁没有遇到过?这是为什么?

笔者认为,是社会的快速发展与人类认知的滞后的矛盾造成的。我们刚刚从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从熟人社会进入到了陌生人社会,而且这个进程也就是近三十年发生的事情,事物发展的太快,我们对当今社会的认知跟不上,何谈好的管理方法。联系到电动汽车充电的事,这是过去从未见过的事,一下子就能干的棒棒的,那才是真正的怪事。

明白了我们的处境,思路差不多就出来了,不见得正确,可行性也未验证,权当抛砖引玉吧。前提是在陌生人社会中如何处事,形成一些大家可以接受和信任的规则。例如,如果车场是有人管理的,进行登记或备案,即使是占据了充电车位,随时可以联系到车主,把停车的事动态地管理(现在的管理是静态思维),就缓解很多,甚至在信任程度较高的地方(如居住小区),把车钥匙交给管理人就更方便了(想想代驾)。再比如可以在车窗前留言,留下联系方式,增加信任和理解,当有人联系到你的时候,真诚地合作,从我们每一个个人的点滴行动为陌生人社会积累信任,久而久之好风气有了,好习惯就有了。

再有,现在的充电桩都是建在靠墙一侧,换换地如何?放中间,两边都能接线。把充电电缆适当加长,或者准备一些接力电缆,也可以建一个桩有多个接口,是不是可行呢?一些单位的专用充电设备能不能开放给全社会使用?估计涉及的问题就更多了。

一个小小的充电桩问题,实际在拷问我们的管理和认知,熟人社会时代行之有效的办法在陌生人社会是失效的(当然不是所有的规则都完全失效,这恰恰把问题遮住了,以至于有的人不认同这样的观点),基于这样的认识再去认知社会现象,才有不同的角度,也才能找到真正对路的办法。

2022-05-24

2022-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