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ID.一周年:获最主力消费人群“种草”,慢热型选手在发力 | 飞灵

-来源:飞灵汽车-

“如今国内电车新势力林立,电车也是越来越多,如何选择1辆适合自己的电车,对于我自己安全和舒适是衡量这辆车首先标准。”2月,一位刚买下的ID.6 CROZZ(配置|询价)的车主在论坛中分享自己的购车经历,在他看来尽管选择很多,自己也试驾了很多,最终选择了一汽-大众ID.6 CROZZ。他提出了一个关键衡量指标“安全和舒适。”

实际上,安全这个指标正在重新回归电动车购车指标的第一位。从前两年开始,当各种新造车企业的不断涌入,其带火了一批即刻式的消费者,他们对汽车产品的消费多以尝鲜为首要目标,对智能化等要求很高。尽管智能化在初期阶段会有一些差距,但是随着传统车在产品更新上的跟进,智能化的差异已经越来越小。与此同时,尝鲜的小规模消费群体也已经结束,电动车进入了主力消费阶段。

这个时候,影响消费者购车的核心因素开始转变。特别是在2021年,几起自动驾驶事故的发生,更使得人们对新技术的狂热重新回到冷静之中。这种悄然的转变,给了大众ID.一次绝佳的机遇。从去年3月上市开始,大众ID.在中国市场已经完整地度过了一个销售年。这一年中,大众ID.也经历了被质疑,甚至有点嫌弃,然后到“真香”的过程。这一个转变的背后,是电动车消费者消费心理的复杂转变。

“我订ID.4 之前试驾过特斯拉,比亚迪,福特电马,作为一个18年驾龄的老司机,综合体验来看ID.4最佳。驾驶员操控性,乘坐者舒适性, 安全性各项都在中上水平,比较均衡没什么短板,车机娱乐之类属于锦上添花而已,期待车机年中能有个大改进+OTA。目前L2级辅助驾驶用起来就挺好的。”一位车主在一汽-大众ID.4 CROZZ(配置|询价)的车主论坛中这样说道。

这是另一位车主的购车理由,在其分析中,以“均衡”来形容这款车。实际上,这也正是大众的电动车ID.家族的产品特色,也是其试图在中国市场打造的产品形象。从目前来看,传统的实力派车企中真正有竞争力的智能化电动车还非常少,而在新造车企业中,由于在造车上的积累不够,往往集中于一点建立自己的优势,特别是在智能化上,由于产品换代等原因,新势力用弯道超车的方式获得了暂时性的优势。

ID.电动车:深藏实力的低调选手

ID.产品的出现,至少打破了这种格局。ID.产品采用了全新的E3电子电气架构,诞生于大众的MEB平台,这两个基本的条件决定了产品在先进性上做到了最先进行列。但大众显然不想在辅助驾驶等技术上过于激进,这也是成熟的车企一贯的态度。ID.保守地将辅助驾驶装备到了全速域的L2+水平,大众认为这也是现阶段最适合消费的需要。大众用更多的精力在三电系统和车身的创新上。

大众认为,要给消费者最真实的续航和最安全的电动车。在整车开发与验证阶段,广泛采用严苛的企业标准测试要求,保障车辆的可靠性。尤其338项品牌标准电池安全验证,涵盖K13温度冲击、化学腐蚀、极端碰撞等,验证标准远超国标。ID.系列有着顶尖的高强度钢车身结构设计,全方位保障驾乘安全。如上汽大众的ID.4 X采用28.7%的热成型钢材,高强度及以上钢板占比77.7%,侧围更采用双重全铝门槛加固防护。

在电动车的实用性上,大众也是充分地考虑了本土消费者的需求。比如其产品也是国内量产品牌首采的增强现实抬头显示屏AR-HUD的企业,抬头显示此前仅在高端车中配备,是最为实用的智能化配置之一。大众高层也表示,经过调研,抬头显示对驾驶安全性等方面提升非常好,且中国消费者也非常喜欢。实际上,大众ID.续航的表现也足以让消费者对这款车生出好感。

“气温在10度左右,第1个月平时我功能开的比较多,空调AC、空气过滤、负离子全开,我怕冷,1/3的时间会开座椅或者方向盘加热,经常开车前10分钟全程开空调,还偶尔会急加速,结果就是实际100%续航。”一位重庆一汽-大众ID.6CROZZ车主说道。一些车主将之称为“1:1”续航。

“总体来说这台车比较匹配我的用车场景,整体比较符合我的预期,这台车是一台除空间大点,没有一个突出优点的车,但如果把各类因素(价格、7座、续航、品牌、颜值等)加到一起的时候,突然就发现它的香!”另一位一汽-大众ID.6 CROZZ消费者写道。

在一年前的2021年3月,大众ID.在深圳上市,南北大众同时上新。其中,上汽大众上市了ID.4 X、ID.6 X两款车,而一汽-大众则上市了ID.4 CROZZ、ID.6 CROZZ两款车,由此X家族和CROZZ家族构成了大众在中国电动车市场的第一军团。随后在2021年年底,上汽大众增加了ID.3,这也是南北大众在电动车产品引入上的差异化开始。

在过去的一年里,一汽-大众的ID. CROZZ累计销量45,655台,2021年12月的单月交付量更是突破8,500辆。而上汽大众的ID.纯电家族一年来累计交付4.8万辆。实际上,最初看起来不怎么能打的大众ID.在经过一段时间使用之后,发现其真实的体验感是要优于最初的期待。特别是在车本身的性能上,无缝衔接的驾驶感,舒适的后排乘坐感等,可靠的安全性等,都成为了主力消费人群购买这辆车的关键吸引力。

查漏补缺:软件能力的迅速提升

在消费者反馈比较多的车机上,大众的改变正在快速进行。大众从去年开始进行OTA升级,在中国市场,目前正在进行一次大升级。

今年3月21日,大众称计划从二季度起向旗下ID.系列车型推送3.0版本软件的OTA更新,软件更新覆盖辅助驾驶、泊车辅助系统、车机系统、充电功率等,车型包括ID.4 GTX、ID.4、ID.3、ID.5和ID.5 GTX。其中增加的一项功能名为“旅行辅助”功能,它可在56英里/小时的车速下,辅助车辆变道。此外新升级还加入了自动泊车功能,该功能还有一个增强版本,称为Park Assist Plus,可以记住至少五个车主频繁的停车位,从而让车主在经常使用的地点实现更快的自动泊车。

通过OTA更新,ID.系列的车机问题将迅速解决,而随着大众在软件上的发力,这个此前的短板也将成为其未来核心的竞争力。4月2日,大众汽车集团公布了最新的采购战略。这个新的采购政策中,最大的变化是新战略将更加聚焦中国市场,也首次邀请中国领先的科技企业参与全球采购,进一步推动以软件为核心的战略转型。除此之外,此前还有传闻说大众正在就收购华为的自动驾驶项目进行谈判——在这之前,大众已经和华为就自动驾驶达成了合作协议。

实际上,在2021年,大众已经将其车机和自动驾驶等部门分拆,在此基础上通过收购等方式合并组建了欧洲第二大软件公司CARIAD,正在为大众的软件系统提供支持。该公司有接近5000人的庞大规模。该公司正在计划扩充到约1万人左右。因而,很难说未来大众在软件上会没有优势。大众在软件上也将采取模块化的思路,据悉CARIAD将在2025年开发出业界领先的软件平台,作为集团所有车型产品的主架构。

对于ID.系列而言,第一年的销量固然是很重要。从目前来看,略超过9万辆的销量,也并不算差。事实上,如果横向来看这是传统车企中最好的业绩,也是新势力中处于领先的成绩。但相对于大众燃油车的表现,这个成绩还不突出。对南北大众更重要的是,通过ID.系列的第一年试水,其对整个市场消费情况、车主的特征、新渠道模式的运营都有了一次系统化的摸排。在一年的时间中,大众完整地建立一套属于自己的独特的电动和销售模式,这一套模式已经高效地运转起来。

通过ID.系列的新尝试,他们在品牌塑造、营销、渠道等多个方面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大变革。大众转型的决心,从狼堡到中国,尽管相隔万里但变得更加强烈。而ID.系列电动车能够快速崛起,背后是大众实力的体现。

而外界可能很少知道的是,大众的充电网络建设迅速崛起,发展速度远远超过特斯拉。比如一汽-大众,截至2022年3月,一汽大众超级APP中集成的29.1万根公共充电桩,专属开迈斯超级充电网络已拥有超过6765个充电终端,实现8个核心城市的5km覆盖,计划在2023年完成25座城市饱和覆盖。充电桩的覆盖能够有效解决补能问题,解决电动车车主最大难题。

大众:让子弹再飞一下

ID.的这一年是大众在中国市场转型的一年。ID.为大众带去了全新的客户群体,同时也带去了全新的商业运作模式。从燃油车时代开始,大众汽车一直以品质、技术在中国市场中占有最高的市占率。而随着电动智能化时代的到来,大众正在强化其科技化的标签。ID.正成为其塑造全新品牌形象的代表。而ID.的成功之处在于,其既继承了大众燃油车时代的优秀品质,也在此之上增加了科技属性。

在一年之后,大众ID.的市场口碑正在逐步获得认可,这种口碑效应会成为其下一步市场增长的关键因素。在10-30万的区间,将是大众最在意的市场。这也是目前所有品牌最难进入的市场,对大众的认可,用户“种草”的开始,也意味着其已经获得了先发的优势。实际上,目前消费市场也逐步进入了主力市场爆发的时刻。从各个车企来看,几乎都在集中进攻15-25万的市场,显然大众的机会正在临近。

在市场竞争中,一开始跑得快当然是好事,但在汽车行业这也是一场长跑,除了跑得快还要跑得久,爆发型选手在起步之后需要思考的是解决后续的持续性问题。对大众来说,显然机会就在其中。

2022-04-09

2022-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