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携手哪家车企共创智能出行新未来?,

小米决战智能汽车,背后有“底气”

继百度、苹果之后,又一科技巨头——小米宣布造车了。

3月30日,小米正式宣布成立全资子公司,负责智能电动汽车业务,未来10年将投资100亿美元。小米创始人兼CEO雷军将亲自挂帅。

当前,全球汽车产业正在发生大变革,智能电动汽车已经成为如今最大的风口之一。

未来,汽车不再是传统交通运输工具,同时汽车价值的构成70%将在自动驾驶软件,以及计算和连接技术上面。这恰恰是小米等互联网公司的优势。

雷军说过,“站在风口上,猪都可以飞起来。”过去,他抓住了移动互联网风口创办了小米手机,如今却宣称愿意押注人生所有的战绩和荣誉为小米汽车而战。

就在昨日,雷军再次透露,小米造车首战即决战,小米的第一辆车一定具备尖端水平,价格可能在10-30万元之间,或3年左右推出。

那么,从手机跨界而来的小米,究竟有何底气?站在风口上,小米造车能否一飞冲天?

豪赌背后:已投资40多家相关企业

常言道“将才不打无准备之仗”。在宣布造车之前,小米在智能电动汽车产业链上的布局已有多年。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过去几年,小米、雷军个人及其掌控的顺为资本已经投资了超过40家智能电动汽车产业链相关企业,这其中包括新造车企业三强中的蔚来汽车和小鹏汽车。

早在2015年,蔚来汽车才成立不久,顺为资本就参与了蔚来汽车的A轮融资。

而此后的2016年和2019年,小米曾两度投资小鹏汽车。去年12月,小米还与比亚迪共同创立了联合实验室,搭建技术开发平台。

与此同时,雷军执掌的顺为资本还投资了2家自动驾驶公司:智行者科技和Momenta。

其中,智行者科技是业内同时具备开放L4技术能力及限定区域L4落地能力的无人驾驶企业,其技术团队覆盖无人驾驶全产业链,并且掌握算法、硬件、工程等领域的全方位技术。

据悉,智行者科技始终聚焦于无人驾驶汽车的“大脑”研发,其无人驾驶产品已经实现在多个场景的规模化应用,同时其自研的无人驾驶车辆累计测试里程已经达到数百万公里,位列国内无人驾驶初创企业前列。

例如,智行者科技的无人驾驶出租车队Robotaxi已经在国内多处开放测试路段试运营,并在武汉开展规模化载人测试。

很显然,自动驾驶产品的多场景规模化应用不仅让智行者拥有可持续的自我造血能力,也为智行者带来了大量的数据回流,从而使得智行者在数据更迭速度和成本为核心的赛道竞争中,拥有了绝对优势。

另外,在智行者科技看来,无人驾驶不单单是交通工具的替代,而是终将赋能各行各业,构建一个智慧生活圈。

因此,智行者科技始终以“构建无人驾驶智慧生活圈”为理念,已经与多地政府合作,以成熟的无人驾驶产品为载体,打造面向未来的智能网联汽车商业应用示范集群。

总体来看,智行者科技已经获得厚安(厚朴/Arm)、百度、顺为、京东等国内外知名机构的投资,并且确立了一条从环卫、物流、园区等L4低速场景着手切入,逐渐扩张至安防、零售、特种应用等场景,最终实现车规级L3产品及高速开放L4场景落地的发展路径。

除了智行者科技之外,小米还投资了另一家自动驾驶公司Momenta,以及车联网(博泰)、北醒光子(固态激光雷达)、车米科技(汽车技术研究)、苏州奥易克斯(汽车电子电控)、新案科技(车内智能交通、智能语音和车家互联)、凯立德(地图导航)、睿米(车载智能硬件)等等企业。

另外,小米投资的生态链企业中还包括 70 迈、睿米科技、板牙科技、车米科技等研发车载智能产品的公司,产品类别涵盖智能行车记录仪、智能倒车镜、智能后视镜、智能车充。

而在汽车半导体领域,小米也同样有所布局,例如投资了比亚迪半导体以及半导体智能制造相关的南京泰治科技等。

不难发现,小米及顺为资本投资的超40家企业基本涵盖了智能电动汽车的零配件及后市场。

更重要的是,小米自身以及小米生态链企业与车企共同打造智能化汽车的案例也不在少数。

例如,通过小爱同学,梅赛德斯-奔驰 MBUX 人机交互系统、威马 EX5 车型、一汽奔腾 T77 米粉定制版车型能够实现对智能家居的控制;小米手表支持蔚来等车型的智能控制。

另外,需要特别提及的是,小米关联公司已申请多项汽车相关专利,包括“后视镜调整方法、装置及终端”、“车辆控制方法和装置”、“控制汽车的方法及装置”等。

资料显示,截至2021年3月29日,“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共有有效专利6758项,其中专利名称、专利摘要包含“发动机、导航、车、驾驶、雷达、行驶”的专利有211项。

“这是我人生中最后一次重大的创业项目。为了这个事业,我愿意押上人生全部的声誉,亲自带队,为小米汽车而战。”雷军在3月30日晚的发布会上表示。

可见,为了造车,小米及雷军确实已经下了重注。

抢占未来生态入口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是绝佳的流量入口。但不容忽视的是,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已经接近饱和,如果想要继续抓住互联网流量红利,小米就必须寻找一个更大的“风口”。

而智能电动汽车早已经被视为继智能手机之后的下一个流量入口。在这样的背景下,近年来,包括苹果、百度、华为、富士康等科技/互联网巨头先后跨界入局智能电动汽车市场。

作为小米而言,尽管没有造车经验,但小米的优势在于其具备庞大的智能生态体系和AIoT作为基础。其中,数据显示,小米的AIoT平台已连接的设备数量已经达到3.25亿台。

所谓AIoT=Ai+IoT,也就是人工智能+物联网。从行业趋势可以看出,智能电动汽车作为智能终端,未来将是“人工智能+物联网”最大的应用场景。

而这,也是小米进军汽车圈的最大优势以及最佳切入口,未来小米要做的就是将个人设备、智能办公、智能家居和智能出行全场景的打通。

实际上,去年8月,小米宣布新十年战略将坚定推进「手机 xAIoT」的核心战略,其中AIoT 业务要围绕手机核心业务构建智能生活,渗透到更多的场景。

很显然,智能汽车便是小米AIoT业务的下一个目标。

另外,不可否认的是,传统车企在面临电动化、智能化的路径上,遇到的最大难关就是电子电气架构以及软件层面的人才缺失。而小米这样的科技公司,软件层面本就是看家本领。

雷军在发布会上表示,“小米已经不再是10年前小米,2020年底现金余额高达1080亿元,且有着万人研发团队、全球第三的手机业务和完善的生态体系,有足够条件造车。”

无疑,在小米后续的造车路上,除了有钱、有生态、有人之外,其投资的智能汽车相关公司,也都是小米汽车可以用到的资源。

以自动驾驶为例,有业内人士直言,寻找一个技术成熟、生态完善且平台开放的自动驾驶技术提供商,极大可能是小米汽车的必然选择。

在小米投资的两家自动驾驶公司当中,智行者科技申请专利数量已达到400余个,在国内无人驾驶初创企业中名列前茅,未来极大可能会与小米汽车达成业务协同合作。

尽管小米造车还有许多难关要闯,但在“软件定义汽车”的时代,一切皆有可能。

2023-12-20

2023-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