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麟x床有哪些功能和特点?,五菱星辰有哪些功能

芜湖:奇瑞牵手“果链一哥”,这次真起飞了?


中国汽车工业逾三十年,本来以长春、武汉、北京、广州等地为主要据点的汽车公司总部,在这一两年,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传统基地仍然很强,但也出现了合肥、深圳、宁德等新型的汽车地理故事。


合肥有了蔚来,深圳有了华为,甚至连不知名的一座小城福建宁德,因为有了宁德时代变成了新汽车时代的先锋。


大潮汹涌,谁才是新时代的弄潮儿,哪一座城市才是“网红汽车”品牌最理想的孵化地,并最终实现汽车商业地理上的大赢家。


《车谈会》希望从统一的宣传口径中,撕开一道口子,拨开迷雾,尽可能梳理出一些脉络,一些逻辑,一些真相。


本文属于《网红汽车地理经济学》系列栏目的第三期,往期请点击文末链接阅读。



出品|车谈会深度组

文|赵妙琳

责编|袁桂远

互联网时代,热梗造就了不少网红城市。

曹县,因着主播一句洗脑的“山东菏泽曹县,牛皮,666,我的宝贝!”,这座名不经传的小城市开始进入到了公众视野。

后有人追问起来,不断有网友吹捧“宁要曹县一棵树,不要上海大别墅;宁要曹县一张床,不要北京一套房”,曹县从此挤进了“北上广曹”的行列,成为了“宇宙中心”的网红城市。

蚌埠,这二字放出来,可能有很多人不会拼读,但自从“蚌埠住了”谐音梗的出现,不仅教会了许多人这两个汉字的正确读法,更让这个全国“最宜居的城市”被大众熟知。

同在安徽因梗走红的,还有芜湖,因两位《英雄联盟》主播的口头禅“呜呼!”“起飞!”,被改成“芜湖!起飞!”,从直播间弹幕刷屏到互联网口口相传,让这个城市也成为网红中的一员,甚至连其城市宣传片中也出现了“芜湖起飞”的字样。


然,因梗而红的安徽芜湖,如今正因汽车产业的加速推动,真正成为一座有实力的网红城市。


昔日“自主第一”起落浮沉


谈到芜湖的汽车产业,无可避免要提及奇瑞汽车。


这两年,因比亚迪、吉利等火力全开,特斯拉、蔚小理强势突围,几乎汽车圈内的所有热点都围绕它们展开,曾为昔日“自主第一”的奇瑞显得格外沉寂。


近段时间,“果链一哥”立讯精密将与奇瑞汽车合作的消息传出,让奇瑞再次高调回归公众视野。


二月中旬,立讯精密宣布,控股股东立讯有限投资100.54亿元,收购奇瑞多项股权,包括奇瑞控股19.88%股权、奇瑞汽车7.87%股权和奇瑞新能源6.24%股权,累计持股33.99%。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立讯精密所收购的奇瑞股权,有不少是从奇瑞前大股东山东青岛五道口手中取得。


2019年,奇瑞实行股权混改,彼时青岛五道口以144.5亿的增资,收购了奇瑞控股和奇瑞汽车共30.99%的股权,一举成为奇瑞的最大股东。


因股权有所变动,这两年奇瑞汽车开始将产业项目慢慢往山东方面延伸,在不少人心中,芜湖的奇瑞多有“远嫁”给了山东省的意味。


但据了解,此前青岛五道口所承诺的第三期资金迟迟未到位,导致股权交割延期,虽然奇瑞对外部宣告“混改正按计划进行中”,但在外界看来其企业状况多少存在些许尴尬,尤其恰逢奇瑞销量滑坡的时刻。


此番立讯精密与奇瑞的合作,则继续推进了此前被青岛五道口所“卡脖”的混改进程,也让奇瑞不必“远嫁”山东并将产业进行迁移,继续留在其诞生地芜湖。



回看奇瑞的过往,它作为芜湖的造车梦产物,自创立以来,经历了起落浮沉。


奇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95年,恰逢芜湖地方政府考察团前往欧洲了解汽车工业,机缘巧合下得知:英国正有一条福特发动机生产线待售,斟酌之后,芜湖当机立断决定收购、引进此生产线,并在芜湖启动发动机项目。

但是,当时正值国内汽车产业的发展初期,汽车类人才尤为珍贵,且多聚集于北汽、上汽、一汽等国内首批地方性汽车企业中,像芜湖这种小城市较为匮乏。


因于一汽的建交的关系,你来我往中,芜湖政府相中了当时在一汽大众担任车间主任的尹同跃,并对其发出了前往芜湖主持汽车项目的邀请。


值得注意的是,当时这个项目是“九五”期间安徽的头号工程,尹同跃受邀,既是芜湖对其所寄予厚望,也是抛给他一个难度系数较大的苦差事。


大概是正值血气方刚的年纪,尹同跃被“造中国人自己的汽车”理想所鼓舞,毅然抽身在一汽大众为外资品牌生产贴牌的工作,投身于芜湖汽车产业。


芜湖选中尹同跃,也是奇瑞汽车能发展起来的关键一步,虽然是从零开始的自主品牌,但凭借着尹同跃此前在合资车企中的工作经验,较为稳定地推动造车项目前进。


1999年,首辆奇瑞轿车下线,不过,由于当时的芜湖并未拿到汽车生产许可证,不得不选择与上汽合作(更名为上汽奇瑞)给产品补票“上户口”,所以最早的奇瑞轿车,也算是与外资品牌合作的产物。


奇瑞轿车的诞生无疑是成功的,仅上市第一年,便卖出了28000多辆,凭借着其突出的性价比,在三厢车市场“杀疯了”。

在它取得的成绩中,上汽并未产生核心影响,更多的是挂名上市作用,并未像其它合资品牌一样充当着核心技术提供者的身份,所以在2003年,上汽集团退出难以掌控的奇瑞。

没有了合资干涉的奇瑞,反而更能施展拳脚,趁热打铁推出了许多新车型,比如奇瑞QQ、东方之子和旗云等,都可以称作当时的现象级产品。



凭借着其出色性价比,奇瑞的这些新产品再次赢得良好的市场反响,上汽退出的同年,奇瑞销售量突破了9万辆。自此,奇瑞奠定了在中国汽车市场的领跑者地位,更将国产品牌的魅力建立了起来。

之后,在尹同跃的带领下,奇瑞一直高歌猛进,不过用了8年时间,便成为了第一个迈进“汽车百万俱乐部”的完全自主品牌。

无可置疑,早些年间,奇瑞一直稳居自主品牌销量冠军榜首的位置,风头无几,但为了实现自我突破,让品牌取得更大的发展,奇瑞决意撕掉一直以来所打的“性价比”标签,也即是不止做低端,还要做高端。

2009年,奇瑞宣布推出子品牌计划,将奇瑞拆分为4个不同车标的子品牌:奇瑞、瑞麒、开端和威麟。



按照奇瑞的初衷,它本欲在乘用车、商用车两个市场分别打造中低端和高端品牌,奈何其低廉的产品印象已深入人心,瑞麒、威麟两个高端品牌难以取得消费者认可,相继衰亡。

奇瑞不得不重新回归“一个奇瑞”的起点,但不久后,它再次重燃斗志,重启多品牌战略,形成奇瑞、开端、观致和凯翼四个品牌,奈何结局同样悲凉,观致被宝能收购,凯翼则被五粮液集团收入囊中,四子仅余双子。

虽然经历了两次失败,但不得不承认奇瑞在实施多品牌战略上,拥有一种异于普通车企的执念。


2018年,奇瑞再次开启第三次多品牌战略,在原有二子的基础上,再推出捷途、星途以及冷门的房车品牌瑞弗。


截至目前为止,这些品牌中唯有捷途勉强迈过了及格线,主打高端的星途表现平平,冷门的瑞弗更不必多言,很显然,这么多年来,奇瑞纵使深陷多品牌并行发展的执念,但却并未在其中收货任何甜头。


反而随着奇瑞长期对品牌资源的分散利用,以及多个衰亡品牌所造成的资源浪费,让它昔日的“自主第一”称号易位,它多年来对于多品牌战略的失误预判,也使得流失的市场份额被崛起的吉利、长安、比亚迪所抢占。

不过,总结了过往经验的奇瑞,终于走上了一条较为准确的道路:大单品策略,虽然去年仍有疫情、缺芯等阻碍,奇瑞在2021全年总销量上仍取得96万辆的成绩,实现同比增长31.7%。

一直以来,奇瑞汽车的发展,对芜湖的城市发展有着巨大推动作用,两者属于相互成就,只是在别的自主品牌纷纷实现净盈利的时刻,奇瑞仍受制于较大的债务困境,压得芜湖政府不得不寻找新的投资者,无论是青岛五道口还是立讯精密,都是奇瑞为增资所寻找的合作伙伴。


不过,对比两个搭档,显然立讯精密能带给奇瑞更大的帮助。


立讯精密以生产销售连接器起家,后来全面展开电脑、手机等产品的精密组件代工业务,是苹果生态链上的龙头公司,被外界誉为“果链一哥”。


而早在2012年,立讯精密便已经开始布局汽车零部件领域,当年公司并购福建源光,进入汽车线束组装领域,后又收购德国SuK,切入了宝马、奔驰的供应链。


现如今,立讯精密已具备为客户提供高压、大电流等汽车电源解决方案及相关汽车线束、电子模块等产品服务的能力,长城、众泰、宝马、奔驰等都是其客户。


而奇瑞作为一个“技术宅”,一直走的是深度自研的道路,它所研发的发动机,有多款曾入选“十佳发动机”,不过,它的技术多局限于整车方面,在汽车智能方面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奇瑞与立讯精密合作,除了股权投资,还能借助立讯精密的电子科技进行业务升级,或许更有利于它之后从传统车企转型新能源,深耕汽车智能领域。


据了解,奇瑞目前的新能源车型品类并不算全面,且主要是靠低廉的微小型车支撑销量,数据显示,奇瑞新能源去年总销为98619台,其中小蚂蚁全年累计77003台;去年推出的QQ冰淇淋订单也较为可观,今年1月达到了9984辆。



奇瑞新能源旗下两款市场表现不错的车型,均属于微小型电动车,显然是奇瑞初涉新能源领域的技术生疏、以及对智能科技的缺乏,其业务水平暂时无法支撑其制造、销售使消费者满意的进阶级产品。


五菱靠着一款宏光MINIEV拳打四方,但总归是个例,奇瑞要在新能源领域有所突破,还得往高端、智能方面发展,而与立讯合作,也让之后奇瑞在新能源领域具有更丰富的想象。


奇瑞作为国内目前唯一没有上市的整车企业,此前启动混改目的便是引入资金实现上市,但青岛五道口入股两年,仍未让其实现上市愿望,有了立讯精密的资金注入,或许能借助奇瑞新能源的上市真正实现奇瑞上市。


当然,立讯精密与奇瑞一拍即合的合作,绝不仅仅对奇瑞方面有利,对立讯精密方面,同样有利可图。


汽车作为下一代手机级别的工业产品,正往互联网化、智能化发展,而立讯精密作为最具丰富经验积累的手机供应链,与奇瑞合作,有利于开拓新的业务板块,比如通过布局中/大功率汽车无线充电模组技术,取得未来汽车无人驾驶市场电源自由化的发展先机。


另一方面,立讯精密此举也可能是惮于僵化的中美关系,通过与自主品牌合作在实现延展业务的同时,也为自己寻求一个新的保障,而倘若继续选择与苹果进行长期合作,也能为之后的苹果汽车代工业务打下基础


除此之外,汽车零部件产业作为芜湖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除了以奇瑞汽车作为龙头企业,还招引了包括大陆、马瑞利等一大批国外优质汽车零部件企业,汽车产业发展日益密集。


与此同时,近年来芜湖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了电池电机、电附件、汽车电子以及智能网联企业超300家。


而有着芜湖政府支持的奇瑞,在对当地资源进行整合后,或将进一步推动品牌转型,也将带动整座城市的新能源产业、汽车产业的发展。

车谈君观察


数据显示,安徽芜湖去年累计实现GDP为4302.63亿元,顺利进入四千亿经济时代,位于全国内地城市第62位,同比增速为11.60,高出全国同期平均水平。


虽然离全国50强城市仍有差距,但不可否认芜湖近年来的发展可谓飞快,其高速发展的城市环境,也为其汽车产业铸造了较好的生长环境。


过去,芜湖政府决定引入福特发动机在城市中自行发展汽车产业,打造自主品牌的高见,成就了实力强悍的奇瑞汽车,而奇瑞汽车通过多年来的反哺,也让这个城市的汽车制造业得到了较为先进的发展。



纵观奇瑞这么多年来的发展现状,有起有落,在长期的摸索之下,也终于找到了一条较为正确的向上道路。


不少人评价奇瑞从“自主一哥”退位,是因为其过于浮躁的个性,我很认同,它多年来不肯放弃的多品牌战略就是最好的证明,虽说这有助于完善产品矩阵,抢占市场份额,但过多的产品也只会让它无法将资源集中进行最大化利用,打造具有记忆性的产品。


但面对发展迅猛的比亚迪、吉利等,不断崛起的新势力们,奇瑞浮躁的心性终于有所压制,只希望,它未来在立讯精密的助力下,能在新能源市场得到进一步突破。


奇瑞有机会重回“自主一哥”的位置吗?这是一个未知数,但倘若走对了路,再得外力相助,并非没有可能。


但可以确定的是,未来奇瑞依旧会留在芜湖,助推其汽车产业发展,而芜湖这个城市,或也将因新合作伙伴的到来,借助新能源真的实现起飞。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2023-12-17

2023-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