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港平行进口车大众的配置与国产车有何不同?,

以后可能再也买不到合资车了?快来围观一下新规吧

因为工作的缘故,虎哥身边的亲朋好友在买车之前都会来征求虎哥的意见,虎哥呢也会根据大家的实际情况,用车需求,能接受的价格区间等因素来综合给出分析。然而每每在推荐的过程中,有2个问题题是虎哥永远不会忘了去多嘴问一句的。



第一个问题:对德系、日系是否有固执的偏好,或者说对德系、日系是否有抵触情绪(肯定要照顾对方的情绪)。第二个问题:你能否接受或者信任现在的国产自主汽车。——我想任何一个受到他人邀请,去帮忙推荐新车的同学,应该也都绕不开这2个问题。毕竟我们总不会去推荐对方心理接受不了的车型,对吧?


纯进口车、合资车、自主汽车、套壳汽车

构成了我国当前汽车大分类


关于德系、日系其实没什么好说的,完全两种不同的设计理念,也谈不上好坏。但是对于国产自主汽车这个话题……也许以后我们该换一个说法了!因为以后我们也不确定,合资汽车是否还会存在!



通常我们根据汽车的具体品牌,将汽车分为“外资品牌汽车”和“本土品牌汽车”。“外资品牌汽车”可以分为:纯进口汽车、合资车;而“本土品牌汽车”可以分为:纯国产自主汽车、套壳外资的“套壳汽车”。


“套壳汽车”、“纯进口车”

占比不大,“合资”是绝对主力


PS:这里简单说明一下什么是“套壳汽车”:就是某些自主厂商会专门购买外资企业即将停产换代的老款车型的流水线和生产授权,将车标换掉(例如东风思铭,就是本田老思域的换标车);



或者将车壳造型换掉,里面“机芯”不变(例如老款奔腾B70,就是马自达6的换壳车)。“换壳车”质量好,价格低,所以性价比极高,但车型不多,选择面不多。因此通常属于“被大众忽略的存在”。



至于进口车也是如此,价格贵不说,保有量还少,所以使用成本高(车险保费往往也很贵,维修耗材部品价格也贵),售后往往还会因为当地缺件而需要车主等待……所以纯进口车在国内的保有量,按照百分比算其实也属于少数派。


“合资车企”是当年为了保护

民族工业,而产生的历史产物


市面上占据绝对大头的是“合资车”和“纯自主车”。之所以在中国大地上“合资遍地”,究其原因是当年国家为了保护民族汽车工业而遗留下的历史现象。因为当年规定:外资汽车进入中国设厂,外方占股比不得超过50%,必须与国资方合资、合作方能经营。



之所以制定这样的政策,是因为当年我国现代化汽车工业基本是空白,如果全交给老外来独资,那大概率我国的汽车工业估计就直接被扼杀在摇篮之中。但保护了30多年,给足了自主厂商发展壮大的空间和时间,也该检验一下“进化成果”了。


《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

规定:2022年开放外资造车


随着几年前特斯拉进入中国,在上海设立独资工厂,成为“外企独资主机厂试点项目”之后,所谓的“民族保护”也就成为历史了。——而从现在开始,2022年起,我国将彻底开放汽车企业对外资的许可,彻底允许外商在中国设立独资汽车厂!



具体依据是2018年,国家发改委联合国家商务部联合发布了《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里面就写明了:从2018年起逐步开放,到2022年取消乘用车(家用小车)外资股比限制,同时取消合资企业不超过两家的限制。


放开独资后,不排除

外资企业向“独资”靠拢


任何经商的人恐怕都懂一个道理:自己的经济实力不允许的情况下,找到志同道合的的投资方一起联手创办企业,往往是不得已。倘若自己实力允许,断然不会采用“合资”。因此2022年后,合资车企的外资方,会不会纷纷提出出资收购股权,逐步淡化中方控股呢?从商业角度来说,并非没有这样的可能!



那么假设说未来“股改”后的合资车企,都逐步向“外商在华独资车企”靠拢,都纷纷向特斯拉模式靠拢的话……“合资车”这个概念是否也会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呢?倘若真如此,那今后就只剩下“纯进口车”、和“在华独资车”了!是不是一时间挺难接受?


“零关税进口车”和“独资车”

双重夹击,民族汽车加油!


不知这样会对我国自主民族品牌汽车的冲击有多大,但另外一方面,随着我国汽车关税的逐渐下调,特别是去年海南省开始执行“进口汽车零关税”政策试点后,如今“纯进口车”报价也越来越低了。



去年5月底6月初,随着海南自贸港全国第一台“零关税进口车”走下货运码头,之后丰田、福特等等企业都纷纷往中国运来了多款“零关税进口车”。以往去天津港提车的主,也纷纷琢磨着未来改去海南自贸港了。



目前,海南自贸港只是刚开始运行“零关税进口车”业务,所以业务量很小,但未来有了足够运作经验后,效率和速度越来越高,必然“零关税进口车”业务量会激增。在“零关税进口车”和“在华独资车”双重夹击下,民族汽车是否有一战之力?这事儿,您品!您细品!

2023-11-27

2023-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