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风夜放花千树和星雨落下的时候,如何找到宝马雕车的痕迹?,

元宵节故事:社火、打灯与执子之手



元宵夜,看花灯

大街小巷人欢腾

纸糊的金鱼吐泡泡

纱做的猴子眨眼睛

走马灯里猫追鼠

荷花灯上立蜻蜓

……

公众号后台回复“日签”

领取你的2019关键字

还可免费领取书法资料哦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春节年俗中最后一个重要节令。

01 元宵节,确定不是情人节?

记得《大明宫词》词里,有一个太平公主元宵灯市遇薛绍的桥段。

小太平与薛绍长安灯会之夜的初遇,染上大唐的诗意,几乎完美地描绘出了人们对上元节最美好的想象。豆蔻年华的迷途少女,泪光盈盈,人比花娇;迎面而来的谦谦君子,笑靥缱绻,温润如玉。

图|《大明宫词》剧照

此外,人们所熟知的元宵节爱情还有很多。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在宋代大文豪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中,花、灯、月、柳,一起见证了有情之人于灯火辉煌下的两情相悦。元宵节众多诗词中,我最喜欢的还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在这个不同寻常的夜晚,像是东风吹散了满树的繁花,满天的焰火如星雨,宝马雕车,月光流转,鼓乐声声,游人如织。苦苦寻觅,才发现倾心的人并不在这流光溢彩的长街上,而是在灯火零落的暗影里。

原来元宵节才是最浪漫最本土的情人节。

相比2月14的99朵玫瑰、钻戒和巧克力,少了些许浮躁和商业气息,相比七夕节“闪婚”却不被家长“王母”祝福的牛郎织女,多了一丝甜蜜和平凡的相守。

其实每一个节气,都有约定俗成的物象推波助澜,渲染氛围。只有走过春夏秋冬,才知道风花雪月各有千秋;只有尝过酸甜苦辣,才明白油盐酱醋自成江湖,于平凡中相守,本身便是上苍最大的恩赐。

图|视觉中国

02 名家笔下的元宵风情


▲老北京的烟火气息四处弥漫,有人的地方就有温情

“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各形各色,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这,在当年,也就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间灯中都点上烛,观者就更多。这广告可不庸俗。干果店在灯节还要做一批杂拌儿生意,所以每每独出心裁的,制成各样的冰灯,或用麦苗做成一两条碧绿的长龙,把顾客招来。”

——老舍《北京的春天》


▲ 童年记忆是我们最初对世界的期盼

“我们老家在福州市南后街。福州的风俗,元宵节小孩子玩的灯,都是外婆家送的。福州方言,‘灯’与‘丁’同音,‘添丁’是句吉利话,因此,外婆家送给我们姐弟四人的是五盏灯!我的弟弟们比我小得多,多的那一盏总是给我。这些灯:有纸的,有纱的,还有玻璃的。于是我屋墙上挂的是‘走马灯”,上面的人物是‘三英战吕布’,手里提的是两眼会活动的金鱼灯,另一手就拉着一盏脚下有轮子的‘白兔灯’,觉得自己神气得很。同时我家所在的南后街,本是个灯市,这一条街上大多是灯铺。我家门口的“万兴桶石店”,平时除了卖各种红漆金边的伴嫁用的大小桶子之外,就兼卖各种的灯。那就不是孩子们举着玩的灯笼了,而是上面画着精细的花鸟人物的大玻璃灯、纱灯、料丝灯、牛角灯等等,元宵之夜,都点了起来,真是‘花市灯如昼’,游人如织,欢笑满街!

——冰心《漫谈过年》


▲ 元宵一过,背起行囊重新出发

“故乡的元宵节有一个习俗可能是外地所没有的:看围屏。硬木长方框,约三尺高,尺半宽,镶绢,上画一笔演义小说人物故事,灯节前装好,一堂围屏约三十幅,屏后点蜡烛。这实际上是照得透亮的连环画。看围屏有两处,一处在炼阳观的偏殿,一处在附设在城隍庙里的火神庙。炼阳观画的是《封神榜》,火神庙画的是《三国》。围屏看了多少年,但还是年年看。好像不看围屏就不算过灯节似的……年过完了,明天十六,所有店铺就“大开门”了。我们那里,初一到初五,店铺都不开门。初六打开两扇排门,卖一点市民必需的东西,叫做‘小开门’。十六把全部排门卸掉,放一挂鞭,几个炮仗,叫做‘大开门’,开始正常营业。年,就这样过去了。”

——汪曾祺《故乡的元宵》


图|明 董其昌


而曹雪芹笔下的《红楼梦》中,也有关于元宵节的描写。第一回,霍启抱了英莲去看社火花灯,没想到被人贩子拐走了英莲,寥寥数语从侧面可见元宵节热闹非凡。

第十八回,借元妃省亲,“只见园中香烟缭绕,花影缤纷,处处灯光相映,时时细乐声喧”,大观园中人工开凿了一条清流,元妃坐在船上,便看见“两边石栏上,皆系水晶玻璃各色风灯,点的如银光雪浪;上面柳杏诸树,虽无花叶,却用各色绸绫纸绢及通草为花,粘于枝上,每一株悬灯万盏;更兼池中荷荇凫鹭诸灯,亦皆系螺蚌羽毛做就的,上下争辉,水天焕彩,真是玻璃世界,珠宝乾坤。”就连身为贵妃的元春看了,也不得不叹息道:“太奢华过费了。”

第三次则是五十三回元宵夜宴,老太太领着众人喝酒、看戏、猜灯谜、吃元宵,极尽奢华状。而到了下次再写到元宵节,盛极一时的贾府已到了“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衰颓。

元宵节,读之可见民俗风情,见热闹繁华,见贵族仪礼,亦可见人生百态,见悲悯与轮回。正如巴赫金所说:“死亡和再生,交替和更新,总是节日世界感受的主导因素。”


图|明 董其昌


03 社火和打灯,元宵节的“独家记忆”

记忆中,家乡的小镇每年元宵节都异常热闹,那时没过正月十五,大人们还没出去打工,小孩子也没开学,十里八村都会组织打社火。

诗人陆游在《游山西村》中写道:“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可见社火延绵之久。

说起社火,一打就是三天,整个关中平原似乎都沸腾起来了,舞狮子、走高跷、敲锣鼓、扭秧歌、高高的芯子挑上了天……村里的人们把他们的生活演进了社火里,诙谐幽默、乐观向上,这是属于他们的风韵,就好像一代代扎根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一样,热情、粗犷、质朴、豪爽。


图|腰鼓、高跷等各种社火


在这所有的社火中,我们最喜欢最期待的便是社火芯子。村里的娃娃们被捆绑在绸缎包裹的钢管上,着颜色鲜艳的古装,配上各种道具,被四轮车拉着,行进中飘飘荡荡,宛若飞仙,再配以粗狂的鼓乐,尽显关中人的豁达与柔美。

这社火芯子选的娃娃也是有讲究的,即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较大的在下面,使重心较稳,最小的则在上面,有的芯子足足有四五层,还配有专门的人拿上铁锨避开电线以保证安全。


图|社火芯子


而正月十四的晚上开始,我们便挑上自己的灯笼,丝毫顾不上天寒地冻,不约而同地在巷子里“碰”灯笼,一般都是分成几派,直至对方灯笼里面的蜡烛倒了,将整个灯笼燃着才罢手。看着黑暗中亮起来的火花,心里充满了打灯笼的童趣和成就感。阵阵欢声笑语给停止了农活的寂静春节增添着欢闹的气氛。

这样轰轰烈烈的打灯笼场景要持续到正月十六晚上, 连续三天乐此不疲。

如今两年,大概从正月初五初六开始,你会陆续听见邻里街坊的打招呼方式,由“年过得好呀”变成了“今年十五打社火吗”“初几走呀”,越来越多的人过了初五就陆续离开家乡,返回城市,社火慢慢的很难再组织起来了,留下的人们渴望打一回社火,也是怀念曾经逝去的美好时光。

如果小时候的元宵节属于热闹,那么长大以后的元宵节便是平淡,生活需要冷冷清清的风风火火。

元宵节,愿你无论身在何处,都能做到“此心安处是吾乡”。

END

我的新年关键词,在这:


2019,我要继续保持一泓清水的情怀,你呢?

长按上方海报中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后台回复“日签”二字,生成你自己的2019关键字海报,别忘了分享到朋友圈让小伙伴们围观哦!

约稿须知:

“四端弘文”公众号现有偿征集稿件,一旦采用,稿酬丰厚 。后台发送“投稿”二字或在菜单栏点击“‘稿’事”即可了解投稿详情。

2023-11-22

2023-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