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层薪水折半,普通员工打7折,威马的至暗时刻来临?

屋漏兼逢连夜,如此悲惨的状况说的应该就是威马了吧。一个曾经辉煌过的品牌,此前就一直被曝IPO不利,资金链也一再被质疑,如今更是被曝出全员降薪,难道这就是威马的最终归属?

降薪计划来自流传的内部信

日前,网上流出一封带有威马汽车CEO签名的内部信,但信内并没有威马公司的盖章。网传的内部信显示:为应对资金压力,今年10月以来,威马实施了一系列财务措施降低运营成本,其中包括公司管理层(M4及以上级别)带头主动降薪,发放50%的基本工资,其他员工发放70%的基本工资。此外,还取消了2022年的年终奖等奖金,并暂停发放购车补贴等。

据悉,早在2021年的时候,威马就曾经以“2021年公司年度KPI不达标”为由,对员工大范围的停发年终奖金,年底的13薪也被延后到了今年的6月才发放。

有内部员工向部分媒体表示确有其事:“邮箱里确实收到这封内部信。”可见威马汽车的资金问题相当严重,但此前有投资人对威马创始人沈晖12.6亿元薪酬和股权激励公开提出过质疑。整个威马高管层合计17亿期权激励,其中沈晖占了12.59亿,而沈晖2021年的薪金收入为201万。

实际上,沈晖的年薪并不低,同年对比下,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总薪酬为135.2万元,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总薪酬为150.4万元。不知道遇上资金危机的沈晖自动降了多少薪水,在财务危机之下,

威马从一线沦落至今

威马汽车也属于是比较早成立的新势力品牌,但是熬了这么久,从新势力的一线品牌,沦落到资金压力全员降薪。

数据显示,截至2021 年底威马汽车累计交付8.3 万辆。2021年全年累计交付4.4 万辆,平均每月交付3600辆车左右。2022年上半年,威马汽车的平均月均交付量基本与2021年持平为3623辆。

相比之下,第一梯队的每月交付量动辄上万,并且当初同为第二梯队的哪吒和零跑,也已经有实力叫板第一梯队了,相比之下威马相当尴尬。

有业内人士透露,威马的资金危机主要是策略不当,第二工厂的过早投入,导致产能长期闲置和资金空转。如果再晚两年,我的资金负担可能就小一点了。事实上,自建工厂是不少新势力品牌审慎对待的事,如蔚小理等品牌在起步阶段都是先寻找代工厂。

被口碑毁了的品牌

虽然说第二工厂占用了威马的大量资金,但是威马的产能闲置,主要还是口碑运营的失策,以及对定位的误判。

起步阶段威马就想往科技普惠的方向走,但是在那个时间段,纯电市场的结构是“哑铃状”,即10万以下和30万以上的车型更为吃香,而威马的定位为15-20万元,所以前期也是熬得比较辛苦,而同期的蔚小理都在30万以上的纯电市场获得了很好的发展。

另一方面,威马在自身的车型品质和口碑运营方面也出现了问题。威马曾因主销车型EX5车辆自燃事件频发,深陷品牌信任危机。公开报道显示,2020年9、10月间,威马EX5(配置|询价)先后在浙江、福建、北京等地发生了五起自燃事故,随后威马宣布召回1282辆汽车。2021年12月,威马汽车又因连续四天发生三起自燃事故,而最失策的是威马的态度和处理方式。不少车主投诉,威马为了减少自燃的发生,偷偷地“锁电”,并且面对车主的维权投诉坚持不解决不解释,这个处理方式也注定了威马接下来的走向。

与此同时,主张科技普惠的威马在科技上也遇到了难题,联手百度,使得威马成为国内首家具备有限场景下L4级无人驾驶技术的的车企,也使W6(配置|询价)成为国内首款搭载有限场景L4级别无人驾驶功能(即AVP自主泊车系统)的产品。但是随着百度的出走,威马的技术之路就停滞不前,L4级别的技术也未能运用到量产当中,如今谈到辅助驾驶极少人会将威马的车型拿作对比。

最后:从威马最热销车型的“锁电”成为了威马“失足”的导火索,其运营策略,以及百度的分手都注定了威马汽车危机重重。降薪显然智能解决眼前的资金问题,但不能解决主要的收益问题,所以威马眼下更重要的是如何打造出爆款,重获消费者的信心和口碑。

2022-11-23

202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