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跑,只是迈过了两道“坎”

此刻,依然清楚地记得,去年恰逢零跑六周年的生日,作为整个公司“掌舵者”的朱江明面向全体员工发布了一封内部信。

当中,除了明确写道,“2021年,我们第一次让行业感受到了零跑的加速度。”也非常严肃的提醒大家,“我们要看清全面繁荣下的冷酷真相:未来无限美好,但终局席位有限。”

更直白点来说,绝大多数品牌将凋零在这个美好的时代,不想被淘汰,只能在赛道上不断加速。毕竟,造车就是如此残酷。胜利,终归还是属于少数佼佼者;而输,则会慢慢成为行业常态。

并且随着更多手握充沛资源“野蛮人”的入局,以及中国新能源市场迅速的“由蓝转红”,困难与挑战已然纷涌而至。当然,彼时的零跑同样不可避免的面对着两道必须逾越的“砍”。

其一,即便拥有了一定的销量作为支撑,可仍需想尽办法令自身无论品牌层面,还是产品层面,包括营销层面向上冲高,因为只有那样才能迎来更大的质变。

其二,既然选择了全栈自研的技术路线,同年举行的2.0战略发布会上,朱江明对外抛出要在2025年底前推出8款车型,覆盖35万以内的价格区间,甚至3年内自动驾驶领域赶超特斯拉的“豪言壮志”,那么在尚未盈利的背景下,外部源源不断的输血就显得弥足珍贵,赴资本市场IPO也成为了必须触达的目标。

好在,值得欣慰的是,就在本周随着两次“上市”的接连如期而至,这家新势力造车看似越过了上述两道必须逾越的“坎”。

首当其中,北京时间9月28日,零跑旗下最新的纯电B级轿车C01(配置|询价)正式上市,共推出后驱标准续航版、后驱长续航版、后驱超长续航版、四驱双电机性能版、四驱双电机高性能版五个版本,补贴后全国指导价分别为19.38万元、20.98万元、23.18万元、25.18万元、28.68万元。

老实说,经过几轮的预热,消费者对于C01的产品力已经较为熟悉,主打的标签与C11(配置|询价)一样,基本上可以理解为没有明显短板的“水桶车”。这份最终售价,虽然没有太大惊喜,但基本上还算符合预期。

而在不久前举行的一场小规模专访中,笔者也向朱江明抛出问题,“你认为C01究竟最大的竞争力集中在何处?”

他的回答则十分直接:“对于这款产品来说,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其特点,我们的配置,我们的豪华程度,这两个方面,包括智能化的水平,都已经达到了原来燃油车40万以上价格的BBA的车型的配置,甚至是更高。同时,我们售价是在原来传统的B级车领域,像凯美瑞、丰田雅阁就是这个价位的车型,所以C01就是20万车的天花板。”

不可否认,仅从账面数据来看,这款新车的确做到了以豪华车的配置与尺寸,去越级竞争。可更大问题在于,其所处的细分板块,今年只能用一片红海所形容。

特斯拉Model 3、蔚来ET5、小鹏P7(配置|询价)、比亚迪汉、比亚迪海豹、哪吒S、深蓝SL03……没有谁是善茬,它们也都在虎视眈眈的窥探着这块具有十足诱惑力的“蛋糕”。

所以C01究竟能否真的虎口夺食?位于终端市场站稳脚跟?显然还存在很大的变数。而一切悬念,都将会在产能稳定后的月度交付数据中被迅速揭开。届时,做出更客观的评价也不迟。

至于第二次上市,则隶属这家新势力造车本身。北京时间9月29日,随着钟声响起,零跑正式以“9863.HK”为股票代码,位于港交所主板开始挂牌交易,而它也顺势获得了更为丰富的外部输血途径。

可纵观整个IPO的过程,其实并不算顺利。作为论据,十天以前,零跑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将在全球发售1.31亿股,每股售价在48港元至62港元之间,而从最终美股48港元的结果来看,零跑将定价设在了招股价的下限。

并且按照原有计划,零跑拟筹集15亿美元,而最终融资只有不及预期的8亿美元。另外,截至上市首日收盘,其股价迅速破发,跌幅达到33.54%,报收于每股31.90港元,总市值则滑落到322.79亿港元。

对于这样的局面,朱江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确实不是很好的时间段,因为全球形势动荡,处在下行通道。但选择此刻上市,主要原因是我们不在乎当下的时间段,这是一个长跑,更关心的是真正的质量如何,尽快拿到市场份额。”

而在我眼中,虽然继“蔚小理”之后,成为第四家敲钟的新势力造车,已然能够证明零跑某些方面确实存在值得称赞的地方,但上市即破发除了从侧面反应出整个大环境的寒冬,或许也暴露出资本市场对于它的信心仍需提振。

由此重新回到本篇文章的主题,当下的零跑俨然迈过了两道必须逾越的“坎”,可望向更远的未来,困难与挑战仍明晃晃的摆在那里。

毕竟,造车哪有轻松可言,请时刻记住朱江明在六周年内部信中所说的那句话:“终局席位有限。”

2022-10-01

2022-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