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牢驾乘体验硬件基础 车企掘金智能底盘

本文转自:中国经营报

本报记者 于典 张家振 上海报道

“如果购买中高端车型的话,消费者会更加在意底盘的配置和驾乘体验。”《中国经营报》记者在上海市多家汽车经销商4S店走访中了解到,消费者在选择新车的过程中,车主需要解决的主要痛点之一便是驾乘体验。其中,底盘是否配备空气悬架以及线控技术等高端硬件,成为消费者评判底盘性能的主要标准。

随着智能汽车的销量持续提升,以线控底盘为代表的各类智能底盘新技术也愈发受到各方关注。日前,在湖北武汉经开区举办的“2022中国汽车供应链大会暨首届中国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生态大会”(以下简称“中国汽车供应链大会”)上,专门设置了以“智能线控——构建智能汽车新底盘”为主题的分论坛,行业相关企业与专家从各层面深入探讨了我国智能线控底盘产业的发展之道。

在业内人士看来,相较于燃油车,新能源汽车在设计布局方面作了诸多全新探索,再加上市场竞争日益白热化,底盘配置也越来越豪华,包括蔚来汽车和岚图汽车等多款40万元左右的中高端新能源车型均已配备空气悬架。

“抓住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机遇期,加快线控底盘技术的开发和产业化,要从早从小抓好供应链建设,规划推动标准化建设,促进自主技术体系的建立,从而在电动化、智能化转型中构建安全稳定的线控底盘供应体系,以此支持我国汽车高质量发展。”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杨中平在中国汽车供应链大会上表示。

智能线控底盘受热捧

据了解,线控技术早期起源于航空业。彼时,由于飞机系统的复杂性和出于安全性考虑,需要通过电脑以线控的方式进行驾驶。而随着“新四化”浪潮的迅猛发展,对于汽车的智能化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线控底盘技术也应运而生。

业内人士表示,在自动驾驶的感知、决策和执行三个核心环节中,线控底盘属于最关键的执行端,其核心目标在于使结构更简单、制造更方便、运行更高效。对未来自动驾驶而言,线控或将成为一种标配性技术。

在需求端,根据IDC《中国自动驾驶乘用车市场数据追踪报告》显示,2022年一季度国内L2级自动驾驶在乘用车市场的新车渗透率高达23.2%。其中,新能源车市场的渗透率更高,达到了35.0%。市场对智能汽车的客观需求也进一步加速了智能底盘的研发进度。

“在线控化方面,从当前基于政策、法规和需求等因素,线控化已经成为智能底盘发展的趋势,在未来的3-5年将会出现爆发式增长。”东风汽车技术中心总监夏卫群在中国汽车供应链大会上表示,“目前,东风公司在下一代智能底盘上的探索实践包括Sharing Van和Robotaxi等。到目前为止,Robotaxi已接待客户1万余人,运行里程超过200多万公里,车队运行路线从武汉经开区核心区向武汉中心城区延伸,未来还将拓展到武汉市全域。”

上述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随着消费需求的更迭,消费者对于智能驾驶体验提出了更高的诉求。“如今,各车企纷纷布局智能汽车业务,根据C端消费者的需求开展差异化竞争。汽车智能化俨然已经成为终端销售的核心卖点之一,不断追求高度智能和技术创新也正成为行业发展趋势。”

而在政策方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指出:“突破新能源汽车高安全动力电池、高效驱动电机、高性能动力系统等关键技术,加快研发智能网联汽车基础技术平台及软硬件系统、线控底盘和智能终端等关键部件。”

作为实现新能源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的关键零部件,线控底盘有望在政策的推动下实现快速发展。杨中平在中国汽车供应链大会上指出:“我们也要看到,随着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汽车供应链暴露出诸多问题,已成为困扰和制约我国汽车产业转型发展的瓶颈。而智能线控底盘作为汽车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重要支撑,是未来我国汽车新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统汽车零部件升级的重大机遇和挑战。”

硬件保障驾乘体验

随着消费不断升级,消费者对乘用车驾驶安全性和舒适性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作为汽车传统三大件之一的底盘正受到多方关注,其对推动智能化和提升驾乘体验的重要性也进一步凸显。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线控底盘是实现自动驾驶SAEL3的“执行”基石。从自动驾驶系统分工来看,共分为感知、决策和执行三个部分,其中底盘系统属于自动驾驶中的“执行”机构,是最终实现自动驾驶的核心功能模块。L3及L3以上更高级别自动驾驶的实现,离不开底盘执行机构的快速响应和精确执行,以达到和上层的感知与决策的高度协同。

业内人士表示,在汽车产业从传统燃油车向智能电动车的演化过程中,诸多核心部件也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相较于传统底盘,线控底盘以电信号取代传统底盘中的机械联结和机械能量传递的技术,具备响应速度快与控制精度高的特点。

而底盘系统的升级,也就意味着其中驱动系统、制动系统和转向系统等功能模块的升级。在提升轻量化水平和减少维护成本的同时,系统的响应速度更快,有助于车辆进一步提升安全性。

与此同时,随着新能源车企间品牌高端化竞争加剧,消费者对车辆的驾乘体验的要求也更高,并驱动整车企业积极布局底盘技术研发。

以岚图梦想家(配置|询价)为例,作为岚图汽车旗下的首款MPV车型,可以通过智能调节减振器阻尼,实现行政级轿车的驾乘质感。同时,该车型配备铝合金前双叉臂和后五连杆底盘,和传统燃油MPV相比,实现了车辆通过性、行驶稳定性、乘坐舒适性与上下车便利性的有效平衡。

“我们认为,线控底盘的最终形式,可能是制动、转向、悬架以及动力执行的控制,可能会集成到一个中央系统中。随着线控底盘的发展和智能化的深入,底盘线控和集成控制将赋予传统底盘更多可能,为底盘变得更加智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岚图汽车底盘和智能驾驶高级总监付斌表示。

业内人士也指出,为了满足道路安全和交通法规的需要,高阶智能驾驶对整个底盘系统的安全设置、冗余备份及失效处理等都有非常精细化的要求。这也意味着,只有行业、主机厂和零部件供应商等多方达成目标共识,才能真正构建国产自有智能驾驶的生态。

市场规模或超千亿元

无论是智能底盘、滑板底盘还是线控底盘,底盘技术创新“多点开花”也彰显出汽车产业链对底盘技术的重视。

作为汽车的核心零部件之一,汽车底盘系统约占整车成本的10%左右,其发展状况与汽车市场高度相关,并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汽车线控底盘市场广阔,国内市场规模预计在2026年将达到575亿元。“据我们测算,预计2021年全球汽车线控底盘市场规模将达到447亿元,2026年全球汽车线控底盘市场规模达1528亿元,5年复合年均增长率为27.8%。”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95%的市场被外资企业占据,博世、大陆和采埃孚三家更是占据主导地位。其中,博世在此领域率先布局,所占据的份额也最大。

而自研技术,一直是“造车新势力”的“核心武器”。从自动驾驶、智能座舱,再到芯片和电池等关键零部件,“造车新势力”坚持把“智能汽车的灵魂”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零跑汽车”)电池产品线总经理宋忆宁在中国汽车供应链大会上表示:“CTC技术是整个电动车行业一次巨大的变革和创新,商业模式和分工协作将进行颠覆。通过电池和底盘一体化设计,使电池骨架和底盘车身结构合二为一,完成高效结构的同时,通过车身设计实现电池密封,相对于传统汽车进行一大创新。”

杨中平指出:“在发展线控底盘中,我们既要自立自主,保证关键部件产业链实现自主可控,又要持续保持高水平开放,吸引更多的国际高端线控底盘玩家参与我国智能网联汽车生态建设,更要积极推动自主线控企业走向海外,将中国智能网联汽车生态建设的经验与世界共享。”

2022-07-02

2022-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