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大年”背后:“三强”剧变成“五常”,减税难抵油价涨

无论从任何层面,今年对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来说,都是一个「大年」。

政策层面:5月31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宣布对车价30万元以内、排量不高于2.0L的乘用车减半征收购置税至年底;同时,新能源车完全免征购置税的政策将在12月31日结束。

环境因素层面:疫情基本盘对国民消费能力和购车出行需求的负面影响仍在持续放大;开年以来油价不断上涨,截至发稿时,北京市92#价格达到9.33元/升,95#价格达到9.93元/升,抵达10元大关,加剧打压燃油车市信心。

车市层面:2022年1-5月乘用车(燃油 + 新能源)总销量731万台,同比下降18.7%;同时,新能源车总销量却达到171万台,同比增长119.5%,在市场整体下行的情况下,销量大幅反包燃油车。

车企层面:国内多家新势力品牌发布多款重要的全新车系,光是上半年登场的就有理想L9(配置|询价)、蔚来ES7(配置|询价)/ET5(配置|询价)/ET7、哪吒S、零跑C01等新车;开年以来,多家新能源车企陆续宣布旗下车型涨价;5月单月,理想、哪吒、小鹏、零跑四家新势力车企销量破万,竞争火热的国产新势力头部格局已由「理小蔚」三强,变成了「小哪理零蔚」五常。

四个层面的各种现象,除政策层面减半部分燃油车征税以外,都在向好新能源车。而减税的政策,乍一看是在利空新能源,其实影响相当有限——这一政策的发布,赶上了国内油价的历史最高。

对消费者而言,当前油价已近10元,且毫无下跌迹象,免掉的税费会轻易被加油的费用抹平。对于当前燃油车销量大规模溃缩、新能源车持续反包的态势而言,这一政策可谓「远水不解近渴」。

我们都见到过很多车企调整终端零售价的例子。无论降还是涨,实质上都是市场上供求关系的改变——降价了,就是供大于求,产能难以消化,需要快速出货;涨价则反之,供不应求了。

在新能源车销量持续大涨、蚕食燃油车市场的当下,又赶上疫情导致的供应链调整,开年以来,特斯拉、理想、蔚来、小鹏等新能源车企先后宣布多款车型涨价。

有些人说这是趁油价上涨「趁火打劫」;而事实上,只要具备一定的经济学基础,你就不难发现,在如此内忧外患之下,涨价是必然的——只不过传统车企是通过经销商网络削减终端优惠,而采用直销模式的新势力车企是直接调整官指价而已。

自2017年国内乘用车市场饱和以来,不断占领存量市场份额的新能源车,催生了更猛烈的车企竞争态势,和雨后春笋般的新车发布。拿1-5月总销量37866台的蔚来举例,即便比起去年有着3993台的销量增势,仍然落得一个「五常第五」的位置——并不是蔚来卖少了,只是别人跑得太快了。新加入新势力头部阵营的哪吒和零跑,那都是一副饿虎扑食的架势,数字一倍两倍的翻,这谁顶得住?

从ET5、ET7和ES7的相继发布上市来看,增速慢并不能怪蔚来不努力,上海疫情才应该是主要原因——蔚来的总部就在上海,叫天不应,没办法。ET5的发布,也让蔚来得以在完善中高端车产品线的基础上,向下探入30万元级别主流市场。

而哪吒迅速进军到1-5月新势力累计销量第二的位置,原因除了旗下车型价格低之外,还有个不可忽视的外因——隔壁的欧拉黑猫白猫突然停售,最大竞争对手让位了。至于「五常」的另一位新人零跑,则是凭借明星车型C11的异军突起。

与此同时,有着华为背书的问界品牌也在旗下仅有一款车型(问界M5)的情况下,实现销量的快速增长。5月单月,问界实现5006台的销量,并官方宣布87天销量破万。随着问界M7的发布越来越近,「五常」在不久之后变为「六常」的概率着实不低。

对新能源车总体和造车新势力车企而言,市场形势本就一片向好,再加大量新车涌入市场,吞噬燃油车存量市场的速度还会进一步加快。不仅是在主流市场,高端市场同样如此——比如尺寸级别达到大型SUV水平的理想L9,在标配了自适应空气悬挂、电吸门、6个电调加热座椅、全套辅助驾驶硬件等大量在传统车企那里需要「选装」的配置之后,标出了一个45.98万元的零售价格。

对于有着购买大车需求的多人家庭来说,这款国产新势力车型可谓「便宜大碗」;而这种价格上的「降维打击」,同样也会让传统车企的高端车型受到颇大的挑战:全尺寸车以往鲜有国产车涉及,有需求的消费者必须花费近百万才能买到一台纯进口车;而随着理想L9的发布,这一局势也将被打破,紧随其后的,很有可能是其他新势力车企在同级别车型上的陆续跟进。

综合来看,国产新势力车企在经过多年的铺垫之后,已经实现了从微型车到大型车的全面覆盖。比起传统车企的燃油车产品,这些新车在购车成本、限牌限行政策、用车成本等多个方面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优势。在2022这个新能源车的「大年」,国产车弯道超车成功的日子,似乎也不远了。

2022-06-25

2022-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