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换电站,网易丁磊和自媒体干上了!动力电池标准推进为啥这么难

动力电池统一不现实·网易丁磊也许还会被怼回顾新能源汽车换电站:

新能源汽车换电站,网易丁磊和自媒体干上了!动力电池标准推进为啥这么难

全国政协委员、网易公司首席执行官丁磊在两会中提到了“充电口统一标准”的话题,得到了工业和信息化部的认可,目前不同品牌的智能设备(手机/平板)的充电口有所不同,主流的安卓标准以华为、小米、VO等品牌使用Type-C,另有一部分是苹果品牌的是专用插头,从使用体验上来看还是安卓口比较好用,苹果的产品从设备到系统的使用体验都很糟糕,当然也有持相反观点的。

新能源汽车换电站,网易丁磊和自媒体干上了!动力电池标准推进为啥这么难

所以究竟哪种好也还是有争议,于是自媒体人于平就对网易丁磊的说法提出了质疑,其观点为充电接口是否要一致化应当由市场自己决定,说白了就是通过品牌之间的博弈,看最后会是哪个阵营胜出,届时主流和非主流的对决自然能形成充电接口的一致化。

新能源汽车换电站,网易丁磊和自媒体干上了!动力电池标准推进为啥这么难

新能源汽车换电站,网易丁磊和自媒体干上了!动力电池标准推进为啥这么难

新能源汽车换电站,网易丁磊和自媒体干上了!动力电池标准推进为啥这么难

新能源汽车换电站,网易丁磊和自媒体干上了!动力电池标准推进为啥这么难

这个观点并没有错,阐述自己的观点且不涉及违法内容也没有错,只是表达对网易丁磊观点的不赞同更没有错;但是网易方面却认为于平的说法“违法”了,于是通过正式员工要求于平删除稿件但被拒绝,随后投诉到平台方也没有被认可,最终发律师函要求删稿和道歉;随后于平发布《我被丁磊威胁删稿了》,这篇文章传播度较高,最终丁磊顶不住压力发文道歉。

新能源汽车换电站,网易丁磊和自媒体干上了!动力电池标准推进为啥这么难

新能源汽车换电站,网易丁磊和自媒体干上了!动力电池标准推进为啥这么难

新能源汽车换电站,网易丁磊和自媒体干上了!动力电池标准推进为啥这么难

就是封建社会里的皇帝还允许大臣讨论和谏言呢,网易就是个企业,丁磊就是个商人,你有资格不允许网民发表自己的观点呢?所以丁磊该道歉,只是这与汽车行业有什么关系呢?

丁磊曾经建议新能源汽车电池标准化,出台国家强制标准,要统一规格、互通互换;将换电站作为新基建的重点,有效解决续航里程有限的痛点,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为“蓝天保卫战”贡献力量。想法是好的, 但这个观点显得有些不切实际了。这么说会不会收到网易的律师函呢?怕怕的。不过也不多这一个了。再说网易的账号不知道剽窃了我们多少内容,网易也没有个道歉。

换电站讲好听点是不切实际,从企业的角度出发甚至可以用天方夜谭来评价;先不讨论成本的问题,电池标准怎么统一?

有些主攻性能的车要用三元锂电池,综合性能理想的要用磷酸铁锂电池;在三元锂阵营中还有镍钴锰、镍钴铝、钛酸锂等等类型,这些电池有些密度很高、有些使用寿命极长,有些则是可靠性极差,可是不同车企的供应链体系决定了只能选择某个供应商的电池,而这个供应商就只能制造这种电池,要求同一标准首先就得让供应商的技术水平达到一致的程度,生产同类型且水平相当的电池才行,这怎么可能做到。

企业动辄投入几十亿去搞研发,研发出的优秀成果要无偿给其他企业“统一标准”,这不是扯淡吗?要知道有些企业的年研发投入是很少的,营销投入都比研发投入高得多的多,这种企业对于推动行业整体技术进步基本没有价值可言,给它先进的技术都不见得能制造出相同标准的电池。

所以统一电池标准的结果就是打消供应商的研发积极性,技术几乎会停滞不前,这对于解决续航里程痛点也许会起到反作用。

再从成本的角度解读,动力电池组的成本极高,尤其是三元锂非常高,镍、钴、钛的原材料价格一路飙升,锂也再涨;这种电池打造的电池包有个50kwh的容量的话,成本就要接近十万了。可是曾经的主力电动汽车都用这种电池,那么未来成千万到上亿台的电动汽车都要换电的话,换电站储备电池包的成本会是个“天文数字”;但是换电的价格不能太高,否则车主用不起则必然选择充电,换电站也就失去意义了。于是一座投入几千万到上亿元的换电站,要以一个长到离谱的周期去回收成本,什么资本会疯狂到去做这种投资?如果由国家来做的话,巨大的代价由谁来承担?!

上规模的车企是不会去做换电站的,2022年就有可能出现年销量破百万台的新能源汽车品牌,一百万台车、一百万个电池包,算算成本吧,把车辆的利润全部都砸到换电站都是杯水车薪。如果要搞电池租用的话,现在就有现成的例子,租用的高成本已经让用户开始吐槽了。

最后则要从用户的角度来解读,我的车为什么要去换电?

快贵伤车可靠性不确定续航里程不确定这是面向所有车辆的、公共换电站普及后,用户可能会有的焦虑。

换电确实比充电快一点,可是换电的成本必然高,设备要用电、设备要有较大的场地、设备本身成本就不低,那么换电比充电贵太多的话,何不多等一二十分钟去省下一笔费用呢?其次有些车辆的电池包是嵌入车身的,是作为车身结构件使用的,换电需要较为复杂的拆装,频繁拆装貌似会对车辆有些影响。

反之如果要求电池包的布局都统一化的话,这种优秀的高强度车身就没法应用,技术怕是会倒退的。

驾驶的车辆用高标准的锂电池,假设统一标准后只能用制造商来区分,购买的车用的是A厂电池,C厂的电池容易自燃,在换电的时候如果能选供应商则C厂必倒,不能选择的话那就有可能用到C厂的电池,用起来不安心。

电动汽车的行驶里程决定充放电的频率,充放电的频率决定实际容量,高频率充放电的电池组可能会出现跳电、显示容量和实际容量有很大差异等问题;新车换了一组特别棒的A厂电池,结果没开几百公里就去换电站换了一组C厂电池,规划好的行程开到一半忽然没电了,怎么办?只有“凉拌”,电能损失白白损失,拖车也要自己承担还。这都是“交叉换电”后可能普遍出现的问题。

结语:换电只有可能以车企为中心进行,但销量较高的车企都承担不了这个超高的代价;可以“交叉换电”的换电站的建设成本太高,资金回收的周期太长,想来就不切实际,同时也无法保证电池组的可靠性的话,后续的问题可能会非常多。

解决续航问题只能交给研发企业,通过电池技术的升级来解决,现在亟待解决的是电池的制造成本,只要成本下来了则续航必然大幅增长;至于卡车和长途客车无需采用换电模式,用驾控接触网配合受电弓,实现行驶中用电网充电并为电机供电似乎更理想,这种接触网的建设成本要比换电站合理的多。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

天和MCN发布,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喜欢我们的内容请点赞关注哦

2022-04-13

2022-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