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2021丨MINI EV遍地开花,是福是祸?

在说内容之前,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

第一张表格中收录的,是广义的“微型纯电动轿车”,即把黑猫、白猫、零跑T03等起价6万元左右的车型都算进来了。

第二张表格大家一看就明白了。这里收录的,可以说是狭义的“MINIEV”,也就是宏光MINIEV(配置|询价)及与之定位接近、起价在3万元左右的车型。

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呢?

还有一个参考值。由于行业内没有单独纯电轿车销量的统计,而且不少车型都是“混合统计”的(例如比亚迪汉,既有EV也有插电)。所以卡叔凭经验毛估估了一下2021年11月纯电轿车的销量:单月和累计分别在22万辆和150万辆左右。

然后再对比表格中的数据。这意味着当下国内市场,纯电轿车的销量中,有大约一半是微型轿车贡献的,有大约三分之一,是“MINIEV们”贡献的。

再看“MINIEV们”的构成。固然,宏光MINIEV仍然是遥遥领先,但其他车型也不只是“打酱油”。特别是像奇瑞QQ冰淇淋(配置|询价)这样的产品才刚刚上市。一旦它的产能放量,“其他MINIEV”的合计销量与宏光MINIEV的销量分庭抗礼、甚至反超将是大概率事件。

这还远不是最终结果。因为还有一大波的“MINIEV”们,正在排队上市中。

并且,这都不是重点。更值得关注的点,在于与上面表格中车型彼此之间还有所差异不同,后续的MINIEV大概率会像奇瑞QQ冰淇淋一样,与宏光MINIEV更加同质化、甚至零配件通用。关于这一点,卡叔在新车周评奇瑞QQ冰淇淋时曾提到过——它们之间的共性,简直与同品牌下的姊妹车相当。已知的、类似的情况,还包括东风风光MINIEV等。

如此演变下去,有可能发展成类似当年日本市场“轻四轮车”发展过程中曾出现过的现象,即众多产品的品牌不同、制造厂商不同,但许多核心部件的供应体系却是相同且相互通用的。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大幅度降低核心部件的成本,实现厂商与用户层面的双赢。而终端层面比拼的,可能只是品牌形象、总装的品质、细节的设计差异,以及售后服务等等。一旦这种状况形成,MINIEV的总体量有可能进一步超预期。甚至,目前的这种情况可能只是冰山一角。

现象说完了,接下来是问题“再讨论”:到底咋看这一现象,对于行业来说到底是福是祸?

对此,反对声音一直不少。诸如骗积分的货色、老头乐升级、技术含量低、不利于技术进步等等,不绝于耳。既如此说,卡叔自然是不赞成这些说法的。那么,理由是什么呢?

关于积分那些事儿

去年年初,关于宏光MINIEV积分赚了XX亿的新闻不绝于耳,原因当然就是新能源积分价格的暴涨。再结合早年间一些微型电动车的“骗补”恶名,自然联想到了“骗积分”这个关键词。

诚然,无论是补贴还是积分,都是基于政策形成的,但来源有本质不同。积分并非来自财政,而是企业间的收益再分配,所以谈不上什么“骗不骗”。

更关键的是,诚然像上汽通用五菱凭借宏光MINIEV赚到了“一桶金”,但后续的情况大家也都清楚——积分的高价是不可能持续下去的。也就是说,靠积分动不动赚十几个亿,只会是短期现象。这一点,普通“股民”可能看不清楚,但作为产业资本是不可能看不清楚的。

这也意味着,MINIEV遍地开花的目的就是为了“骗积分”、哪怕是“赚积分”,这个逻辑都是站不住脚的。既如此,为什么还会有此现象?

符合政策、满足需求,有什么不好?

只有技术顶尖的高价品才是好东西吗?如果这样的话,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再也买不到“针头线脑”了?关于纽扣大王、打火机大王的故事,难道只是停留于书本吗?所以卡叔的观点是,能够满足政策要求(主要是安全和道路法规),同时又能真正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就是好产品。它们的“遍地开花”,是应该期待的,而完全不必排斥。

从文章开头的表格中,大家应该可以感受到MINIEV的庞大需求。而事实上,这可能只是需求的冰山一角。

这个品类的需求到底有多大,卡叔拍脑袋也拍不出来。不过有一个数据卡叔有印象,那就是在“老头乐”还没有彻底被“整顿”之前,光山东一个省的年产销规模就达到75万辆。一个省!如果是十个省呢?20个省呢?

天方夜谭?别忘了,中国是一个汽车年产销2500万辆的市场。只要符合需求,75万辆、750万辆,这都不算什么。然后在比对当下2021年前11个月55万辆左右的累计销量,算不算“冰山一角”?

也许你会说:当下的MINIEV并不是真的老头乐。为了符合法规,它们的价格要高多了。真的吗?你切实了解过那些品质还不错的“老头乐”厂商(如雷丁、朋克对应的厂商御捷)推出的产品吗?它们当年同样要卖到两三万元,而且对应的续航往往不到100公里,电机功率也就5千瓦的水平,和当下的MINIEV完全不在一个水平线上。既然这样的产品都能获得如此庞大的产销,那MINIEV的市场空间只会更大。

当然你还会说:买老头乐不用上牌、不用驾照……你真觉得这是影响销量的根本原因吗?

所以,在满足需求层面,MINIEV们没任何问题。并且,还真别再吐槽什么没气囊、没空调、没喇叭等等了——去比比之前那些“正品老头乐”,就会发现在真正的目标群体眼里,现在的MINIEV有多“高级”。

说到这,根源问题在哪儿?就在:如果失去积分收益,当下这些MINIEV们能不能在现有的价格体系下“赚到钱”。如果能,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同类产品,满足越来越多的市场需求,形成一个超预期的、特殊的细分市场。

而要实现“卖两三万赚到钱”,而且要满足法规,品质还不能差,就只有依靠规模。而一旦追求规模,“同质化”、尤其是看不到的核心部件“同质化”,才是最佳的解决方案。

也就是说,这个细分产品与中高端产品不同。它更侧重的是如何分毫必争、在保证品质的情况下降成本,而不是堆砌多少高端配置和技术。在这个大原则下,技术共享、甚至配件共享,都是合理的。

并不影响技术创新

注意,上面提到的“不是堆砌多少高端技术”,并没有说不注重技术。恰恰相反,这类车型除了靠规模降成本以外,通过技术创新来降成本也是关键点之一。

卡叔之前在分析奔奔E-Star国民版的时候曾提到过,别看它打出了2.98万元的低价(现在也没了),但它和宏光MINIEV,以及其他MINIEV们并不在一个LEVEL上。它的低价,完全是“短线交易”,纯粹为了短期的积分。因为它从产品结构和模式上,依然是陈旧的。这种状况也不可能持久。

相反,以宏光MINIEV为代表的的“真MINIEV”们,却是通过模式创新来实现低成本的。也就是说,它彻底抛开了传统燃油车的架构甚至是研发思路,完全按照微型纯电动的需求来研发,力求以更小的电池、更小的尺寸、更小的自重,来满足MINIEV应承担的需求(城市通勤、短途代步、买个菜接个娃)。因此,才有了不到10度电的电池实现120公里续航,以及卖不到3万元(即便没有积分)也不赔钱。

这不算技术创新吗?当然算。

还有,如何在低成本的情况下,既保证品质,又不会让产品有低档、低劣的感觉,这也需要设计、技术的创新。这有点类似于小米、特别是红米的产品逻辑。你难道说小米、红米的那些产品,不是靠技术创新吗?

结论

最后卡叔想说的是:大可不必为MINIEV们的遍地开花而杞人忧天了。如果未来大家看到越来越多只是牌子不一样、看起来开起来都几乎一样的MINIEV,也大可不必再吐槽。相反,真正应该关心的是,这个大家“共享”的细分市场,能不能越做越大、且在控成本的技术上能持续更新。更新对应的结果,也不是有多少智驾、多高的性能,而是可以进一步用更少的电池实现同样的续航,在满足它应有的功能、品质、安全的情况下拥有更低的价格。

2022-01-28

202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