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尔汽车官网 - 索尔汽车有哪些燃油经济性好的车型?,

青岛汽车超级工厂落成!“工赋汽车”,千亿奇瑞背后的青岛“万亿汽车梦”

来源:青岛广电·回澜听涛

青岛,离万亿汽车产业再近一步。

11月18日,奇瑞青岛超级工厂在即墨区青岛汽车产业新城建成投产,并实现首辆整车下线。这是青岛汽车产业新城建成投产的第四个整车项目,也是奇瑞集团最先建成、实现量产的超级工厂:

体量大,建筑面积约26万平方米,可同时实现多款常规动力和新能源乘用车的混线生产;

产量大,平均每1.5分钟就能有一台全新整车下线,年产20万台,预计可实现年产值380亿元。此外,项目聚集而来的20多家产业链配套企业,年均产出同样逾百亿。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省市级重点项目,奇瑞青岛超级工厂从去年6月车间开工建设,到今年1月四大车间主体竣工、4月工艺设备进场安装、7月30日首台白车身下线,再到11月18日整车下线,仅用了17个月的时间,创造了奇瑞汽车全国13个整车工厂建设的最快速度。

而随着项目落成,即墨汽车产业新城已拥有一汽解放、一汽大众、一汽新能源轻卡和奇瑞4个整车企业项目和400多个汽车零部件企业——其中规上零部件企业50余家,整车产能年均可达70万辆;

向北看,莱西片区也通过“链式”招商聚集起北汽制造、华人运通2个整车项目,规上零部件企业8家,区域内整车产能达22万辆。

两个主要集聚区之外,青岛的汽车产业版图上也处处填充着各具特色的实力派:

西海岸新区,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已成群成势;城阳区,以青特集团、重汽青岛重工等为代表的特种车辆及零部件生产基地实力不容小觑;胶州市以索尔汽车、中集冷藏车等为代表的专用汽车,平度市以青岛立博汽车精密部件等为代表的汽车零部件……

前瞻性的全域规划,是青岛强化产业协同,破解生产要素布局分散、充分发挥规模效应的主思路。作为“现代产业先行城市”建设蓝图中浓墨重彩的一笔,“青岛国际汽车城”的轮廓已日渐清晰。

1、由“制”而“智”,数智化下的“由大而强”

首车下线仪式上,奇瑞控股集团董事长、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频频用到了“里程碑”三个字。

对于企业和城市的双向奔赴而言,这确实是战略合作上的“里程碑”。奇瑞是青岛剑指万亿的底气,青岛以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也将成为奇瑞布局全球产业链的重要节点和面向海外市场的核心基地。

对于产业而言,奇瑞青岛超级工厂的落成,更是青岛“万亿汽车梦”中的“里程碑”。

工业升级是全球面临的共同课题,“数智化”也就成了制造转型的关键驱动。具体到汽车行业,从传统制造向科技转型需要车企持续进行智能制造能力的累积,这其中既包括软件系统、智能工具等“硬”支撑,同时也需要与自身产品设计、工程流程优化等“软”实力进行创新结合。制造立市的青岛,恰恰就是从工业互联网建设的先行经验中找到了这个最佳结合点。

在冲压车间,超级工厂拥有全球最快的深度互动定制,建成6600T全自动高速同步生产线和数字化管理平台,自动化率已达100%;

焊装车间,拥有全球最强AI品控系统,生产线350台AI机器人,可实现智能联动和高密度柔性总拼,快速切换生产不同车型;

涂装车间,拥有全球领先的“零碳”智造、极致节能环保技术,关键工序全自动化操作,综合预计减少22%的燃气需求;

总装车间,拥有全球领先的智慧高精技术,在线外观间隙面差检测机器人精度高达0.02mm……

所有这些达标杆级“灯塔工厂”标准的突破性尝试,都来源于海行云HiGOPlat工业互联网平台。这是卡奥斯COSMOPlat携手奇瑞探索“工业互联网+汽车制造”的重要实践成果,也是汽车行业首个大规模定制工业互联网平台。

当然,赋能制造绝不仅仅止于自动化。“算法”的精髓在于数字化解决方案,帮助工厂真正实现降本增效。

如,工业互联网上的“柔性”制造,就是要通过综合考虑订单数据、库存数据、设备运行状态等制约因素,再充分考虑仓储物流和个性化订单的实时变化,进行智能化排程,以应对多样化需求带来的市场变化。这不仅是奇瑞一家车企的“私人定制”,更是青岛汽车制造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工程:

借工业互联网贯穿产业始终,为产业链上下游实时赋能,大幅提高协同效率。

7家整车生产企业、28家改装车生产企业、188家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企业,青岛汽车产业生态的“标配”是“工业互联网+”的最佳实践场,产业借由数字化转型迭代的进程正在加快。

2、“链式”精准招商,造车新势力“支棱”起来

每卖出五辆新车,就有一辆新能源汽车。随着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制定,以及全球汽车产业的发展,新能源汽车似乎正式摆脱了萌芽期,一脚“电门”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而这条快车道上,青岛也正在加速赶超。

7年前,全国第一张新能源汽车牌照诞生于青岛;7年间,这里已拥有北汽制造、华人运通、一汽新能源轻卡3家整车制造企业,集聚了国轩电池、耐克森轮胎、蓝齐柳机等50余家上下游零部件配套企业,初步形成了以整车生产为主导,以电池、电机等核心零部件为支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条。

此外,在青布局的其他整车企业也纷纷在新能源上落子布局。如,总投资230亿元的奇瑞汽车青岛基地计划,除乘用车项目外,也包含新能源商用车。2020年,青岛新能源汽车产量近13万辆,十分全国市场占其一,这其中带动数量最猛的就是上汽通用五菱宏光生产的“人民代步车”——MINI EV。

从亲民代步,到高端商务,青岛正在逐步构建起新能源汽车品牌矩阵。而值得注意的是,青岛在新能源车另一条细分赛道上的布局常常被人忽略——氢燃料电池汽车。

作为全国首个绿色城市建设发展试点城市,青岛凭借丰富的副产氢资源、应用场景和优良的汽车制造基础,迅速切入氢能汽车领域。目前青岛已有的、具备整车生产资质的企业中,就有一家与“氢”相关——青岛美锦新能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这也是通过工信部核准的、青岛首家获得新能源商用车整车生产资质的企业。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下好“先手棋”才有了“水到渠成”的谋划布局:

2022年,青岛紧抓实体经济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提出2024 年要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5万亿元的目标,并把新能源汽车作为重点发展的24条产业链之一。

角逐新能源赛道上的领跑位,青岛持续发力。

3、芯屏配套、延链补链,激活“技术流”驱动

产业要强、产业链要韧,汽车这个大行当还有一桩关键的“芯”事。尤其对于重仓布局新能源的青岛,“强芯铸魂”尤为重要。

与传统燃油车相比,新能源汽车加装了更多智能化配置,需要使用的芯片数量更多。小到胎压监测系统TMPS、摄像头,大到整车控制器、自动驾驶域控制器,一颗小小的芯片就会直接影响到整车生产。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初步估计,2022年我国传统燃油汽车对汽车芯片的需求量在每辆车934颗左右,而新能源汽车对汽车芯片的需求量约在1459颗左右,需求量提升约56.2%。

可以预见,未来随着新能源车渗透率大幅度提升,对芯片的需求也将随之水涨船高。针对于此,青岛正大力同步发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新兴战略产业,更是把车规级芯片的生产作为补齐“缺芯少面”短板的关键。

2021年1月,青岛惠科6英寸晶圆半导体项目通线仪式在青岛即墨区举行,这标志着山东省内首批面向市场自主设计生产的6英寸晶圆半导体项目进入批量化生产阶段。项目投产后,产品可应用在汽车动力系统等领域。而惠科所在的即墨区,恰是青岛汽车产业北部集聚区,一汽大众、一汽解放、奇瑞等整车工厂,产业链互补前景令人充满期待。

此外,在汽车仪表、中控总成、娱乐系统显示、抬头显示、后视镜等多个车载显示细分应用领域,屏幕是最终呈现媒介。总投资81.7亿元建设的京东方物联网移动显示端口器件生产基地项目,则正是中主打中小尺寸移动显示产品的触摸液晶显示器。

在汽车产业智能化、网联化的下半场竞逐中,“芯屏汽合”的青岛已然踏上了关键隘口。从无到有,“汽车”这个青岛原本低调的关键增量逐渐与家电、轨交、啤酒并驾齐驱,共同支撑起青岛制造的基本盘;由大而强,青岛正加速迈进万亿产业梦。

2024-03-12

后面没有了,返回>>电动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