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选择风云刹车鼓?用户搜索需求:风云车鼓的优势有哪些?,

莆田涵江梧塘竟然藏了一个八卦村!

龙楼檐月一帘幽梦

漏黄春风十里柔情

《龙峰之恋》歌词

作词:林海勇 陈开中

作曲:方超

演唱:曾幸彬

▲ 邹北轩/摄

是谁在星月之下绽放芬芳

是谁越过馨香土地如此多情

梦里龙峰云淡风轻

荷香荔甜在水一方

▲ 佘琦辉/摄影

是谁在寻找三山二水方向

是谁在挂念龙楼八卦村踪影

三桥流水水乡荡漾

莲开并蒂花好月圆

▲ 邹北轩/摄

芙蓉园中花影娉婷

心甘情愿为你依恋

龙楼檐月一帘幽梦

漏黄春风十里柔情

中座崇福风调雨顺

东社西社庇民安康

▲ 佘琦辉/摄影

是谁在寻找三山二水方向

是谁在挂念龙楼八卦村踪影

三桥流水水乡荡漾

莲开并蒂花好月圆

▲ 邹北轩/摄

龙峰邂逅最美遇见

万千风情一往情深

你我写下爱的誓言

岁月悠悠风情依然

一世情缘一生眷恋

心心相通地久天长

▲ 邹北轩/摄

一世情缘一生眷恋

心心相通地久天长

注:

①龙峰:漏头村,古称“龙峰”、“龙楼”。根据《湄港联珠》载:五代时,王审知封闽王,其后裔王保隆居莆田,其一支衍族居此地(王家三房属王氏一族)。

②三山二水:三山,古称三台山,宋后三山易名为烽火山,易学家曾说九牧林的三台拱曜系出自此。二水,分别指澄溪水和芦溪水。

③八卦村:漏头村,建筑等地面事物形似八卦排列,待请易学家进一步考证。

④三桥:漏头村有三座古桥,分别是陡门桥、三六桥、柴桥头。陡门桥,也称漏头桥,位于漏头村东南部,始建于元代,原名溪嘴陡门,为漏头陡门古迹,是古水利和联接道路两用桥。三六桥,早称三支桥。三支桥成名在明,以形取名,有三石在溪,功用在溪坝拦水进村。柴桥头,位于旧码头旁的单孔桥,据村人介绍,这座桥清以前是木头桥,解放后才有石头,上面有天贵将军(明总兵)墓前石柱铺桥。

⑤漏黄:指历史上的漏黄乡。

龙峰八卦村探秘

八卦之村

▲ 佘琦辉/摄影

每当环视北洋平原,北部有三座小山孤傲凸兀相连,总有种神秘力量吸引着探索者的目光。这三山,原名三台山,宋后易名烽火山,易学家曾说九牧林始祖以此为“三台拱曜”。三山一字排开,东为猫儿山(亦名漏头山)。猫儿山之南,古有“龙峰”村落,从高空俯瞰,形如太极阴阳八卦之鱼,最为神奇,世人称之“八卦”村。这“龙峰”村,即今漏头村,其地三面平原,两溪环绕,村内河道纵横,四通八达,村外田畴井然,阡陌如织,到处绿树成荫,前洋有澄溪之水灌溉,后洋有太平陂芦溪之水输通,是安居乐业之“世外桃源”。

探密溯源

▲ 佘琦辉/摄影

唐代以前,漏头村地域为海水浸泡。宋代境内已有用海水煮沸浓缩加工食盐的作坊,“盐灶洋”这一海水煮盐的古地名至今还在延用。据了解,当地众多地域现在若挖井太深,还会冒出苦涩的咸水来。“盐灶洋”地名是莆田南北洋平原沧海桑田又一例证。

▲ 桥头西5、201号

史传,唐代吴兴奋力在延寿溪斩蛟,把汹涌澎湃的海水,挡在了延寿溪之外,血染赤溪,蛟头流落此地,漏头村因此得名。海水渐退,陆地渐出,沟渠纵横,蒲草丛生。从三山之后的福泉漳古驿道来回穿梭的中原南下氏族,逐渐发现这面海靠山的漏头村仿佛“世外桃源”,大可作为,便逐渐把家族迁徙而来,负起艰巨的“挑山担海”的兴化精神,开发漏头村。据村民世代相传,姓氏先后进入顺序为:一王二许三柯四李。李氏家族在漏头村并不多,南宋大慈善家白塘洋尾李富,一心为民造福,开发北洋,不断在木兰溪北部沟道溪流上造桥,并扩荒造田。

▲ 漏头桥,陈开中/摄影

绍兴年间(1131~1162年),李富在现梧塘镇境内建有漏头桥(长一丈二尺,宽八尺)、埔头桥、溪口桥、下黄桥四座,并在此留下许多丰腴的水稻田地,之后,梁、黄、许、林、刘、姚、柯、郑诸姓也陆续迁入共同开发漏头村。漏头村先辈们敢以“挑山担海”的精神经营宜居村。除了漏头村背山面海朝南的优越地理位置,更得益于北宋太平陂的建成,大大促进梧塘农耕生产力发展,也促进漏头村长驻发展。史载随着莆田南北平原的形成,梧塘平原得以开发,漏头村也是形成较早开化的村庄。

风水宝地

▲ 北极殿,陈开中/摄影

三山为屏抱龙楼,二水环朝兴教里。

中座崇福调风雨,东社西社庇民康。

三山系漏头山、后黄山、碗洋山;两水分别是澄溪水和芦溪水。漏头村共有六百多户,二千多人。旅居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走番”的侨胞有四十多户,二百多人,是莆田著名的侨乡之一。

▲ 登龙社

漏头村古属于龙楼境登龙社,境内有古建筑崇福堂、登龙社、北极殿、龙凤宫、云林寺、本心堂。每年二月某天(日期由元宵节在崇福堂ト珓杯确定)重设醮筵,俗称“二月二(即为“中和节”)。那天,崇福堂广场戏台上上演莆仙戏,堂前埕地正中间点燃碗粗、二三丈高的檀香,乡民们抬着菩萨环游全境,村中车鼓队接龙跟随,队伍彩旗招展,跳神者在铃鼓声中蹦跳。莆仙戏“团宁”(即结束)之后,跳神者跃上戏台,裸露上半身在焰火前任由火花喷溅“冲花”(烟花材料由自制竹筒装填,点燃后可以喷出两米多高的火花),让广场四周围观者惊叹不已!信仰的形成,凝聚着全村人的心。

▲ 漏头王氏宗祠三槐堂

“三山雄结龙楼胜;二水环朝帝阙尊”。漏头村同时也重视后辈的教育事业,素有“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的兴化风尚。单据王氏族谱记载,宋元明清四朝,王氏共走出37名进士。早在清宣统二年(1910年),漏头村就办过私塾,延师教读,弟子达数百人。民国16年(1927年)由梁济川、王祝山创办龙峰小学,校址初在登龙社,后迁云林寺(今改建为教学楼),现为漏头小学,为村庄及四临八方培养出不少人才。

▲ 梁济川故居

漏头村具有得天独厚农业发展条件,农业生产精耕细作,曾是全镇粮食作物高产地区。沟边两岸荔枝成荫,山麓有大片龙眼果林。清朝至民国期间,勤劳的村民,利用加工焙制成的龙眼干、荔枝干,走向江、浙一带,开商店、创商行显赫一时。改革开放后,更是利用地理优势,养鱼养殖,开采石场,贩运溪沙等等。

▲ 桥头西147号

村民们安居乐业,逐渐富裕了,每每都有创新的生活思路,开始无意识间为村庄沿纯天然弧形内沟建立起一排排,一座座“三间厢”、“五间厢”厝群,形若太极阴阳“八卦”村落。村内水路交通发达,是承载客货运输的“千年水道”。

▲ 漏头桥头

漏头桥头是梧塘镇二大重要水运码头(梧塘桥头与漏头桥头)之一。从漏头桥头、漏头陡门、溪游桥头、都邠、中桥、尾桥、四沟嘴、福厦公路桥到涵江宫口为5公里漏涵水路;从漏头桥头、漏头陡门、溪游桥头、都邠、新港、下宇厝角、吴洋面、七步、郊下、长丰到城关水关头为约15公里漏城水路,是梧塘境内漏头、枫林、沁后及西天尾的三山、渭阳、后黄、澄渚等村通往涵江、城里的客货运重要航道。漏头桥头,是三山、渭阳、沁后等村土特产运往涵江、城里的捷径,也是漏头村群众就近购买日常用品的重要集市,此乃风水宝地使然。

凤鸣龙峰

▲ 凤鸣殿,佘琦辉/摄影

自宋末而后,元兵屠城、倭患乱莆、截界风云,历史不断蹂躏兴化平原,原来偏安一隅的“海滨邹鲁”之地,大量仁人志士、平民百姓罹难,诸多百世藏书付之一炬,在读书不能“治国、安家、平天下”的形势下,往昔的读书、科考氛围上明显一落千丈,到了清朝,莆田进士已寥寥无几。为生活所迫,环境因素,人们不断寻找出路,贫困穷苦人们开始远涉南洋谋生。最初,多数人到国外,以兴化人的“挑山担海”精神从事低贱的、当地没人做的垦荒、筑路、建房、手工、拉车、剪发等事情,有的则从事小商、小贩,以先治富、安家、再行贡献社会。

▲ 王文顺侨居

新加坡出现个兴化侨领之一——王文顺,漏头村人,23岁离家闯荡新加坡,凭着勤奋好学、为人诚实,办事能干,在商业界闯出名堂,立稳脚跟。王先生在柅轮界及电池居崇高地位,公认为柅轮业之巨商。

▲ 漏头小学

1990年,他捐资30万元,为漏头小学建4层教学楼一座;1992年,他与林金钵、刘新楼为梧塘第一中学合建综合教学楼,其中,他出资30万元;又捐资30万元,为漏头村新建综合办公楼一座;还捐15万元,铺设4寸自来水管道2100米,实现全村使用自来水,结束千百年来村民饮用沟水、井水的历史。他还十分爱惜家乡的文物古迹。他捐赠大笔资金修建漏头村明朝的古建筑物,如登龙社、崇福堂、登龙东社等。此外,他还为莆田市医院、县医院、江口平民医院、白沙医院、兴化大学、涵江涵华居委会等单位兴建病房、门诊大楼、教学楼、办公楼及萩芦顶坑桥、东福梧塘桥等热心捐资。

▲ 漏头小学

王先生信仰湄洲妈祖,他坦言,年轻时做生意不順利,朝拜过妈祖,结果生意越做越順,感到妈祖特别显灵。他在湄洲祖庙朝拜时说:“我特别爱看祖庙举行的妈祖祭典仪式,这是我们莆田最具特色的文化和风俗。湄洲岛风景这么优美,旅游资源这么丰富,应当大力发展旅游行业。”他说,妈祖是救助海难、扶危济困的和平象征,我们敬仰妈祖、朝拜妈祖,就是要学习妈祖崇高精神,弘扬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王先生由衷希望,大力发展莆田旅游业,吸引更多的海内外游客前来旅游观光。

荷香荔甜

▲ 郑益娟/摄

兴化平原的每一个村落,都来至于先辈们坚韧与辛苦,他们驱海修田,一步一步走到今天,挑起了大宋繁荣的科举与仕途,为的是一个安定、幸福的“文献名邦”家园。即使是历史的最困难时期,当穷困之人无以生存时,毅然南下“走番”,功业成就后慷慨解囊,为家乡的建设无私的奉献着,是绿叶对根的思念,是凤凰在梧桐树上的啼鸣。

▲ 佘琦辉/摄影

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当农民的生活环境反而进入了发展瓶颈的时期,回望先辈们的艰辛创业,回望下南洋的心酸,为振兴乡村,留住乡愁,让更多的在外拼搏、海外华侨都有家的牵挂,保留农村丰富多彩的传统风貌和民俗风情,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的内涵和活力,是每位在外拼搏、海外华侨愿望与希望。

▲ 邹北轩/摄

2020年七月,在漏头村成功举办以“凤鸣梧桐 荷香荔甜”首届梧塘镇乡风主题畅游节。就是依托漏头村的生态特色,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体验浓厚民俗文化的系列活动中,将梧塘的历史、人文和物产等资源充分呈现。让各相关部门围绕乡村振兴,以荷为媒,以荔枝为线,进一步整合优势资源,搭建平台,增强了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带动效应,提升梧塘乡村特色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推动旅游加农业高质量发展,加快乡村振兴步伐。

▲ 佘琦辉/摄影

北洋平原千年古镇梧塘,素有“凤鸣梧桐”之美誉,漏头村更有荷香荔甜荷、风光旖旎之胜。三山抱龙楼,二水兴教里,景色尽在这山水之间。龙峰这块世外桃源净土,偏安一隅,以其神秘的历史文化、浓郁的人文风情、斑斓的自然山水,见证着这座千年古镇的沧桑与神奇,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内涵与活力。

(来源:莆田旅游网 作者 翁明勇 编辑 薛冬阳)

2023-11-02

2023-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