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能源车,能否说国产新能源车已经超越了合资车呢?或者还有多长的路要走?

先说下新能源的定义,插混虽然也是新能源但是依然是燃油车的一种,所以这里我把新能源狭隘定为以特斯拉为代表的智能纯电动中国新能源车。

在我看来大部分国产新能源有点急功近利,将新能源汽车简单的认为把发动机变速箱改为电动机,把油箱改为电池就算成为纯电动车了,这也造成大部分国产新能源依然是油改电,所谓的智能化只是在中控台上安装了一块平板电脑(部分品牌还在这款屏幕做起了广告),对于以特斯拉为首的智能电动车只是学习了表面。对于诸如OTA这种核心技术很少有国产电动车可以涉及。最主要原因就是因为纯电平台架构研发需要大量的时间和成本。许多车企第一没有技术第二经济实力,但是深层次原因是决策者急功近利觉得电动车是个全新领域可以和合资品牌较量下。确实在前几年大部分国产新能源汽车过的很滋润,靠着补贴和合资车还未涉足赚的盘满钵满。不少老年代步车摇身一变成为正儿八经的机动车。油改电忽悠下对标特斯拉。其实合资品牌并不是没动静,主要是他们燃油车依然可以赚取利润,电动车研发完全可以稳扎稳打。

但现在合资品牌比如大众已经完成了MEB平台ID系列车型研发上市,包括奔驰凯迪拉克都开始推出自家纯电平台的产品。这些车型都是完完全全纯电平台打造,三电系统也全新研发(合资品牌许多都有国内研发中心),这时的国产品牌如果还像以前那样油改电靠外观甚至靠营销,那是要吃大亏的。

多长路要走?说长也不长说短也不短,说长有些车企吹嘘自己0-100加速都有多快三电自给自足,结果呢?140都很难维持半小时,180都难达到,用油改电去糊弄消费者,智能化约等于零。这种企业别说多长路,他们根本走的不是正道。有些企业潜心研发,还搞出电动车变速箱,虽然不一定就点对科技树但起码在努力和创新。这些企业只要潜心研发走的路会越来越顺。

国内所谓的新能源汽车尤其新晋品牌电动汽车之所以一上市就卖30万以上的高价,恰恰是因为严重地缺乏底气。

中国新能源车,能否说国产新能源车已经超越了合资车呢?或者还有多长的路要走?

关注我们 懂得更多

中国新能源车,能否说国产新能源车已经超越了合资车呢?或者还有多长的路要走?

试驾时间出品 全网同步上映

中国新能源车,能否说国产新能源车已经超越了合资车呢?或者还有多长的路要走?

比如蔚小理之流,虽然有资本力量加注,但汽车毕竟是极为烧钱的重资产行业,即便它们不像传统车企那样需要背负庞大的产线包袱,只需要提供研发、设计和售后服务项目支持,实体制造交给代工企业,但五花八门的营销管理成本和占比整车几乎一半的电池采购成本也足以让它们不堪重负。

极氪001

第一,由于电池技术限制,为了提高电动车的续航里程降低消费者里程焦虑程度,同时享受更高的国家补贴待续,车企唯一的解决之道就是增加电池包的质量,而这势必会大幅增加电池成本,买蔚来ES6车壳便宜12.8万就是最显著特征。

第二,电动汽车虽然不是新生事物,说新能源也非常牵强,但多数品牌的销量都远没有达到规模,无法摊销制造成本,车企如果不想亏钱就不得不指定高昂的售价,以弥补亏空。特斯拉汽车的售价之所以能一降再降,关键原因就是形成了规模经济。

蔚来ES6

第三,许多电动汽车车型级别比较大,尤其新势力,一上马就是中型甚至中大型车,所需结构材料、配件成本都会无形上升,包括电池包、驱动电机、轮毂、轮胎都相应会比紧凑级、小型,以及微型车贵得多。

第四,为了突出卖点,电动汽车往往还要堆叠更多的功能配置并特别强调自动驾驶或辅助驾驶自动化级别,这些也都需要花大钱。

小鹏P7

当然,更重要的花钱处则莫过于营销费用,车企要想成名,上市车型要想被广泛认知,车企就需要不厌其烦地出手阔绰地认真对待媒体、建立自己的公关和水军队伍,一方面积极正面宣传引导,一方面极力消除负面影响。

以上,就是国内许多“新能源”汽车卖得贵的原因。

资本趋利,绝不会眼看着它们长期亏钱,它们一边在股票市场收割韭菜,一边在汽车市场收割小白,被资本挟持的汽车品牌想播撒社会福利都没有条件,即便它们深知它们的售价连一半都不值。

2021-11-20

2021-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