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特斯拉玩起性价比,这些车企该如何接招?

当下的时代,是一个新时代,在电动化春风的吹拂下,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普及与发展已经超乎想象。

如果要提到一个新能源汽车品牌,相信很多人的脑海中都会想到特斯拉,新时代的市场本就不是封闭的,自特斯拉2012年进入国内以来,既是一条鲨鱼,体态庞大,也是一条鲶鱼,激活了周围小鱼的求生能力。特斯拉最初的创业团队主要来自硅谷,以IT理念造车,在新能源领域的发展起步早,技术一流,助推特斯拉成为新能源领域的龙头企业。但是,在特斯拉的频频“施压”下,其它车企又该何去何从呢?

近日,特斯拉发布了宏图计划第三篇章,以“完全可再生能源的未来”为主题,落点清晰、目光远大,共致力于多个方面实现新能源发展,从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到用氢气取代工业预热,在工业过程中实施高温供热和储存,再过渡到电动飞机和船只,简而言之就是用可再生能源形成一个成熟的可持续的地球,如马斯克所言,“这是我毕生的追求”。以此可见,特斯拉的野望远不止廉价的电动车,而是抬头可见的碧海蓝天。

当然,这饼太大,一时之间难以消化。碧海蓝天看得见摸不着,通向地球的完全可持续之路尚且遥远,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宏图计划第三篇章中,降本增效是关键,特斯拉汽车工程副总裁拉尔斯·莫拉维表示,特斯拉将推出下一代电动汽车制造平台,让电动汽车的组装成本降低50%。未来,特斯拉Model Y(配置|询价)将通过实现一体化压铸,减少作业流程,减少零件数来提高造车效率。这样大量减少资本支出,单车成本也可以降低。

新能源汽车发展至今,在销量上呈现出爆发式增长,2022年新能源汽车占有率达到三分之一。而特斯拉的存在就像是一面镜子,让外界有了对比,有了追逐的对象,让国内的其它新能源品牌了解自己的水平。

目前国内汽车行业已然成熟,企业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不只是新能源汽车与新能源汽车之间有竞争,新能源汽车与燃油车之间也有竞争。当新能源车与燃油车处于同价位销售,燃油车将不得不再次咬牙让利,近期的汽车消费市场上,已然掀起了新的一波降价潮,价格波动超乎预料,东风几乎全系车型降价,以及合资品牌、造车新势力都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价。

就算是对于特斯拉来说,虽然目前在中国市场表现很强劲,但依然在寻求提升在华市场份额的方法,而降本增效是降价促销的底气,也是提升产品竞争力的有力举措。

为了提升产能,特斯拉极其注重超级工厂的建立,预计将在在墨西哥东北部新莱昂州蒙特雷附近建立第六座超级工厂,超级工厂的目标是每45秒生产一辆汽车。

汽车价格下降是消费者的愿景,对于众多车企来说,降价意味着利润下跌,而且在同样是降价的情况下,不同的车企面临的是不同的局面,有的车企苦不堪言,说不定就是下一个威马, 也有的车企为了保持产品档次,对于价格曲线不敢调价,例如蔚来的李想在近日的交流会上表示:理想不会因为市场的降价潮受到影响, “一辆中大型的SUV,又是一个还不错的品牌,不能卖到20多万,为什么?因为大家一定认为你的车卖20多万是有问题的,你大概率会偷工减料。”

反观特斯拉,近年来降本技术持续革新,从2021年开始,特斯拉通过一体化压铸技术大幅度节约了成本,将特斯拉Model Y的前后地板零部件总数由原来的171个减少至2个,而对于众多新能源车企面对的电池成本问题上,特斯拉也能够通过科技创新降低成本。

2022年,特斯拉售价一降再降,其主力车型Model 3(配置|询价)的成本在下降30%的情况下,为特斯拉降价促销提供了保障。Model 3、Model Y降价1.4-3.7万元之后,相继宣布推出“叠加福利”,去年12月7日到12月31日,现车提车减免6000元,并叠加此前4000元保险补贴、赠送2万积分的方案。

在当时,这属于逆市场操作,而底气就在于自身的单车利润高。同时特斯拉的品牌就是流量密码,虽然很少获得过正面报道,但时不时的负面新闻也没有对特斯拉造成销量负担,反而使它的营销成本少之又少,同时销量一直处于持续增长。

当然,特斯拉的降价也不全然是心甘情愿,从另一方面来看也属无奈之举。随着产能提高,交付周期的缩短,就算是处于新能源汽车顶流位置的特斯拉也会出现库存积压的问题,面对产能爬坡、消化库存压力也是降价走量的重要原因。

不过,对于现如今的特斯拉或者比亚迪来说,降价无非就是少赚一点,把成本降下来的情况下,销量涨上去,依旧能够饱食终日。但是,随着特斯拉、比亚迪的不断降价,对于蔚小理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以及正处于转型期的老牌车企来说,在持续亏损状态下,生存条件将愈发严峻。

马曰:

2023年的汽车市场超出了大家的预判,新能源汽车的降价潮蔓延至了燃油车市场。在经历了疫情反复,芯片短缺和原材料价格疯涨等不利情况之下,市场压力依旧巨大。特斯拉作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先驱者,有得天独厚的先发优势,对于宏图计划第三篇章当中的豪言壮语,我们并不应该一笑置之,尤其是对于特斯拉降本降价的能力,是较为可靠的,消费者也深有体会。同时,造车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四个轮子加几把椅子,还要有偏人性化方面的智能配置,对于一些其它车企而言,造车难,降本增效实现营收更难。

2023-03-08

2023-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