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亏损超百亿,“蔚小理”如何避免常态化亏损?

【导语:上半年财报显示,“蔚小理”2022年上半年合计亏损近百亿元。前段时间“理想汽车每卖出一辆车亏损2.3万元”的话题冲上了热搜掀起无数讨论。而蔚来汽车更是每卖一辆车要亏10万,出现这样的情况是非常不正常的,售价通常都是在40万元,且蔚来新车也一直处于交付状态,规模也在逐步扩大,为何出现如此严重的亏损?为何新能源汽车会陷入 “卖得越多,亏得越多”的困境?一直在亏损的“蔚小理”们该如何扭转局势?】

撰文|蔡家伦、编辑|禾子

新能源汽车作为智能手机后的下一个风口,多家新势力品牌先后入局,跃跃欲试。其中知名度最高的还得是“蔚小理”。9月7日,随着蔚来公布半年业绩,“蔚小理”上半年业绩报告已全部公布。不过从数据看,哪家的日子都不好过。

蔚来在Q2的净亏损为27.58亿元,和去年同期相比亏损幅度超过了369.6%。要知道去年全年蔚来的净亏损为40.17亿元,而今年Q2的单季度亏损就占了去年全年的68.66%。小鹏的现状也不太好过,第二季度,小鹏净亏损与蔚来基本持平,27亿元的净亏损,和去年的第二季度相比亏损金额增加了126%,平均每辆车亏损7.8万元。和前两家相比,理想的处境虽然稍微好一点,Q2理想净亏损为6.410亿元,但是和去年同期相比仍然增加了172.2%。在第二季度,理想共计完成了28687辆新车的交付工作,平均每辆车亏损2.2万元。

“蔚小理”半年亏损近百亿,亏在哪了?

新能源车产销量一路“狂奔”,可曾经的三巨头却在亏损的路上看不到尽头。这些钱都亏在哪了呢?整车企业在受疫情、芯片紧缺、供应链断裂等因素干扰下,上游原材料的涨价进一步压缩了其利润空间。

进入2022年以来,动力电池原材料的价格就一直在上涨。在今年的3月份,更是出现了“天价锂”,这时电池级别的碳酸锂的价格每吨直接突破了50万元。要知道,去年年初的时候它的价格才每吨5万元左右,短短一年多的时间,价格直接涨了10倍。今年的6、7月份,锂价逐步趋于稳定,一直保持在每吨48万元左右。可是这种情况并没有持续很长时间,最近锂的价格再度迎来上涨,甚至在9月初更是直接突破了每吨53.5万元的价格,来到了历史最高价格。

不过,原材料上涨只是导致新能源整车企业亏损的原因之一,多家车企在财报中还提到了研发费用持续投入带来的影响。如理想汽车2022年上半年研发费用为29.1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1.7亿元增加148.8%。

新能源车企亏钱仍受资本热捧

首先,市场规模足够大,资本能够有利所图。前车之鉴的特斯拉,仅仅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将市值从1000亿美元提升到了10000亿美元。再加上我国“双碳”政策的加持,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了环境,资本肯定都想分一杯羹,用脚投票也会看好新能源汽车。

其次,技术的进步,产业链上下游财富效应凸显。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等技术,形成了全新的供应链体系,也让整个产业链上下游诞生了无数财富机会。在这种新旧交替的浪潮下,新能源汽车赛道变得足够 “坡长雪厚” ,资本的选择肯定是向新的“金矿”进发。

如何避免亏损成为常态?

蔚来的办法是直接下场造电池。之所以造成亏损无非就是两方面原因,一个使受上游原材料价格影响,而原材料的上涨就直接影响了动力电池的价格。

蔚来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在产品研发上这是第二个方面的原因。根据数据现实,蔚来第二季度用于研发上的资金为21.5亿元,和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43.2%。比小鹏汽车和理想汽车用于研发上的费用都要高出不少。

对此,李斌表示:“在短期内,我们仍面临电池成本的巨大不确定性和挑战,这将对我们的毛利率产生负面影响。”

数据显示,动力电池占据了纯电动汽车40%-60%的成本。从去年开始,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车企都承受着来自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巨大压力。所以,有不少车企就盯上了动力电池这块“蛋糕”。比如,部分企业想要提高自己对电池的价格掌控能力,选择入股动力电池企业。而蔚来则是选择下场亲自研制电池。在今年6月的一季度财报会议上,李斌公布了蔚来在电池领域的未来规划以及布局,这也是他第一次在公开场合谈及蔚来在电池领域的发展。他称,现在蔚来的电池团队在上海已经超过了400人,蔚来将潜心钻研电池的制造工艺以及相关设计。

不过,在二季度的业绩会上,电池的推出被延迟。无法及时上线电池的情况下,蔚来在今年下半年的业绩,将承担巨大的压力。

小鹏汽车的做法也是选择继续在技术上死磕,加大研发经费的投入,通过大量招揽研发人员,实现拘束突破。据了解,现在小鹏汽车总员工的一半都是研发人员。而理想则是通过推出新的车型来试图扭转这一局面,理想L9(配置|询价)的上市,不知道会不会扭转亏损颓势。

点评

在这场激烈的战场中,新能源汽车车企都面对着如何走出亏损的困境。想要摆脱亏损困境,汽车的销量是主要突破口。而要想得到消费者的认可,激起消费者的购买欲,各个车企还是要在产品力上做文章,提升售后服务水平。新能源汽车的竞争是一场持久战,究竟谁是最后的赢家,让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2022-10-12

2022-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