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愿牺牲的长安Lumin,撑起微型电动车的向上突破

提及微型电动车,消费者第一反应是什么?可能大多数人会说:“都这个价格了,就别要求那么高了,差不多得了。”

也正是因为消费者的过低期待,目前市面上的微型电动车基本上都会牺牲一些东西,比如最火爆的宏光MINI EV(配置|询价),就牺牲了空间舒适性和一些安全配置,才能以3万左右的价格在市场上恃价横行。

可这样的造车理念合理吗?见仁见智的问题。但市场的多样性总会出现不一样的造车理念,比如长安汽车,其在打造A00级产品长安Lumin(配置|询价)时,就没有选择“牺牲”的路线,而是将一切可控的元素都化为现实,从而让长安Lumin成为微型车细分市场的一朵“奇葩”。

一般来讲,微型电动车面对的肯定是家庭用户,满足的也是家庭日常出行,由于年轻消费者的崛起,诸如设计、智能配置等已经成为电动车选择的重要因素,这一点,长安Lumin也是如此。只不过,长安Lumin的目标是让自己成为“国民出行精品车”,仅仅这些普通标准是达不到自我要求的。

所以,长安Lumin首先要做的是创造出超越微型车想象的空间感。据了解,长安Lumin通过拉宽车身体态,打造出3270mm*1700mm*1545mm的长宽高,1980mm的轴距,从而营造出更优越的坐乘空间。

一个最简单的类比,按普通标准,A级车的宽度是1600-2000mm之间,宏光MINI EV的车宽是1493mm,在如此的横向、纵向对比下,可明显看出长安Lumin的优势。

车宽的增加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当其他的微型车只能让乘客比肩而坐时,长安Lumin可以让乘客的肩部与臀部空间充裕,从而获得优越的距离感,带来宽松的坐乘体验。

而且,长安Lumin还以3270mm的车长营造出一个相对宽敞的后备厢空间。当后座有人时,后背厢就是标配的标配104L,足以装载20寸行李箱和小型平衡车;当后座无人时,后背厢就可以拓展出580L超大空间,让日常载物更加便利。

所以说,仅从空间感上,长安Lumin已经不太像普通的微型车了,反而更像是日常的家用轿车,这无疑就是长安不愿牺牲的最好效果。

另外就是智能配置上,现在的电动车基本上都会用到一个标准,那就是“应有尽有”,但这个标准显然不适用多数微型电动车,毕竟成本过高,但长安Lumin显然不这样认为——虽然无法应有尽有,但一定要把能配的全都配置上。

于是,10.25英寸大屏、集合倒车影像、手机互联、智能语音等多种功能的人车互联系统、一键启动等等,长安Lumin已经做到了电动车的基本标准,使自己成为真正微型电动车的模样。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一款满足家庭日常出行的精品小车,长安Lumin对于安全的重视已经通过智能科技进行了更多的覆盖。比如其标配了侧碰传感器,当监测到侧面碰撞信号后,该传感器就会立即切断整车高压电,杜绝短路、起火、触电等危险,为驾乘人员带来更多安心,严守安全底线。再比如,长安Lumin标配了NBooster智能制动系统,兼具坡道辅助和能量回收功能,有效缩短刹车距离和反应时间,行至特殊路段时真正做到有备无患。

其他还有,长安Lumin标配了主副驾安全气囊、倒车影像+倒车雷达、内后视镜防炫目、独立车门中控锁等,无论是夜间行车,还是停车落锁,长安Lumin都能做到为每一次出行保驾护航。

坦白讲,安全配置是十分重要,却又是最容易被制造商忽视的环节,像五菱那种标榜国民属性的品牌,居然在初代宏光MINI EV上放弃了安全气囊,这简直是匪夷所思的操作。确实,长安Lumin没有办法达到更全方位的安全守护,但在A00级的标准里,长安Lumin绝对是拉满了安全能量,说是树立了行业榜样,也不为过。

最后就是长安Lumin试图塑造的出行方式,当微型电动车还在集中攻占上下班、接送孩子的生活场景时,长安Lumin已经覆盖了带孩子出行的置物场景,甚至野营的场景。

基于此,除了更大空间、更高安全性、更丰富智能配置之外,长安Lumin还将这些需求融合在155km、210km和301km的不同续航里程之中,让每一种场景出行都拥有了更多的操作性。

场景的多元融合,让LUMIN的可使用性加强,但更重要的是,让有了更宽泛使用需求的人,在想要选择微型纯电动车时,将有机会把更多的关注目光投放在LUMIN这款车之上。

当然,现在也会有人认为4.89万元起的售价,似乎已经超出了他们认知中的微型纯电车的范畴。但当我们综合LUMIN的整体产品性质,更丰富的配置、更宽泛的使用场景,则又会让这个定价产生了一定的合理性。

从这个角度上讲,长安Lumin的上市其实更代表着一种信号,标志着广大用户的出行生活正式进入精品时代,此前为人诟病的诸多A00级市场的痛点有了根本性的改善。如果说,它的出现带动了更多统计别纯电小车的向上突破,那么长安通过LUMIN实现的微型电动车向上突破的尝试,也就获得了成功。(采写|汽车有智慧 水淼)

2022-06-16

2022-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