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电动汽车,在我国为什么不能像国外那样,可以申请小作坊自己造车

看了一下很多人的回答都是从政策层面来解释为什么我国没有像国外超跑小作坊一样的造车平台自制电动汽车,其实就是国家对汽车生产资质的把控是很严格的,就像石油国有化一样,国内的造车企业也都或多或少有着国有的成分,因此国家怎么会放任私人的小作坊可以合法造车呢?

自制电动汽车,在我国为什么不能像国外那样,可以申请小作坊自己造车

自制电动汽车,在我国为什么不能像国外那样,可以申请小作坊自己造车

就比如印象很深的万向集团,曾经是依靠生产汽车万向节起家的民营企业,而就是这家生产零部件的企业,大约在20年前,对,你没有听错,在20年前鲁冠球就认为中国想在传统汽车业里翻身超越机会渺茫,因为传统的内燃机、传动等技术,落后西方太多。中国在汽车领域唯一的翻盘机会,就是新能源车,而万向也付出了实际行动,成立了万向新能源汽车公司,并且收购了美国失败版特斯拉:菲斯科,并更名KARMA汽车,说实话他们家的汽车造型真的打动了我。只可惜超前的造车理念却一直没有造车的资质,没有机会,知道2016年年底,万向才拿到整车生产资质,但这个时候已经落后国内各大新能源厂商太多。

自制电动汽车,在我国为什么不能像国外那样,可以申请小作坊自己造车

好吧我也在政策上说了一大堆,接下来我就说一说在造车本身的可行性上,国内有没有可能出现超跑小作坊。

自制电动汽车,在我国为什么不能像国外那样,可以申请小作坊自己造车

缺少金主

自制电动汽车,在我国为什么不能像国外那样,可以申请小作坊自己造车

这个我觉得是小作坊最大的阻碍,造车本身是需要庞大的研发资金和团队的,不然你看红旗500亿折腾出来的发动机,300亿折腾出来的H7,都不怎么样,何况动辄千万的超跑?

自制电动汽车,在我国为什么不能像国外那样,可以申请小作坊自己造车

自制电动汽车,在我国为什么不能像国外那样,可以申请小作坊自己造车

而对于国内的造车环境,实质上是急功近利的,各大厂商希望用最简单最有效的更改外观、增加配置、降低价格等方式,来迅速吸引国内汽车消费者的注意力,来快速获得资金回报,这不仅是厂商的意图,更是背后投资人的意图,钱不可能像存了死期一样覆水难收。

那么就不会有人来投资这个投入巨大、产出巨少、可靠性巨差的超跑小作坊,说句假话宁愿投资贾跃亭的FF,也不会投资超跑小作坊,毕竟物联网造车用它完美的PPT拉拢资金太容易,扩张太简单。.

人才短缺

超跑小作坊除了金主呢,就是下面的研发团队了,研发团队不仅设计汽车,也参与制造汽车,甚至售卖汽车,因此不像大厂的分部门合作,小作坊更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

简单讲就是啥都会,既会设计内饰和外观、又会对动力总成的调校有一套,甚至还需要充当赛车手,拥有不错的赛道经验,毕竟很多超跑小作坊的车制造本身的目的是赛道,对,人家就是这么疯狂,比如帕加尼zonda R,在很多地方被禁止上牌,因为性能太变态了。

国内的技术人才有,像奇瑞这种技术性企业,好几年前就换上了自家的发动机,而且据说热效率还达到了37%,但是像以上这样的超跑型技术人才,那我真不确定有多少,我们最近比较成功的比亚迪和长城,设计师也是请的洋才。

没有硬件

有人回答说,造一辆车哪有这么容易,需要外观设计、动力总成、底盘悬挂、人机交互、安全系统、电气设计、软件系统等,我觉得这些其他都是次要的,最关键的还是动力总成的缺失,这个对于我国整个汽车工业来讲都是硬伤。

像是电气设计,我觉得我们的技术不比国外差,还有人机交互,我们的几万国产车都配有智能互联网人机交互系统,丰田这种合资车有吗?丰田最近还因为自家的系统用户体验太差而更换成苹果的carplay系统。

说到底还是动力总成,举个栗子。德国著名超跑生产商Apollo在前不久推出的一款赛道超跑:Apollo Intensa Emozione,人也是一小作坊,但是它的车能购买到来自法拉利F12的V12自然吸气发动机,而且是加强过的。

这就是差距,研发一款超跑需要的炒鸡发动机,小作坊肯定是负担不起的,因此都会采用主流超跑厂商提供的发动机,就连有些大厂也是,比如奥迪R8的V10发动机是来自兰博基尼小牛的,本质上讲这两货没多大区别。

那么大家都知道国外对中国的技术封锁,特别是欧美,向来都是不含糊的。那么,即使再有钱,我觉得国内的超跑小作坊也得不到这些厂商的支持和授权,这里还得感谢日本,不是日吹,确实是来自日本的三菱发动机,养活了现在你能见到的一众国产自主品牌。

最后总结一下,超跑小作坊,于情于理,它都没有它存在的条件,况且从最更本的消费者出发,毕竟一见商品只有被消费了,它的生产过程才算完成,这件商品才算成功。但是国内对于赛道的赛车文化,是很缺失的,就比如上文的Apollo赛车,各系列一共生产了50多台,一半在欧美,一半在香港,而在国内,没有。

2022-06-12

2022-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