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电动汽车电池新闻,聚力武汉首个新能源汽车电池厂建设,跑出“车谷”加速度

89天,能做成什么样一件事最新电动汽车电池新闻?

最新电动汽车电池新闻,聚力武汉首个新能源汽车电池厂建设,跑出“车谷”加速度

在太空,3名航天员能搭建起中国空间站

最新电动汽车电池新闻,聚力武汉首个新能源汽车电池厂建设,跑出“车谷”加速度

在武汉,1600名建设者

最新电动汽车电池新闻,聚力武汉首个新能源汽车电池厂建设,跑出“车谷”加速度

可以盖起一座总建筑面积14.6万平方米

最新电动汽车电池新闻,聚力武汉首个新能源汽车电池厂建设,跑出“车谷”加速度

相当于80栋商品楼建筑面积的新厂房

最新电动汽车电池新闻,聚力武汉首个新能源汽车电池厂建设,跑出“车谷”加速度

这就是中建二局承建的

武汉首个新能源汽车电池厂——

中创新航动力电池项目的建设速度

作为湖北省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

发展战略重点规划建设项目之一

项目建成后,将全力推动武汉新能源

产业链条延伸、企业集聚

规模提升和示范应用

01急速召集,攻坚资源组织难题

项目动力电池厂房主体长546米、宽84米、地上三层,外形看似简单的“长方体”,内部结构却是由体量巨大的各种材料搭建而成。

根据工期需求,项目上部结构需同时施工,这也就意味着,劳动力、机械设备及各种材料都必须及时周转到位。按照初步计算,要保证现场施工进度,模板日需求量约6000立方米,木方日需求量约80立方米,钢筋日需求量约260吨,需求工人数量高峰期达1600人。

初步计算数据一出,短期内的资源组织成了保证项目施工进度的关键问题。容不得太多思考,项目团队迅速理清分工思路,确保施工所需求的劳动力及各种材料5天内悉数到位。

为了现场模板、木方混凝土等材料便于运输,缓解交通压力,项目团队还在工程一层留了三个通道口,在“长方体”的底部开出三条运输通道,便于人员、材料的流通。

一切准备就绪,施工现场迅速变为火热朝天的景象。千人参与全面平铺作业,25天完成4.7万平方米地坪板、约3万立方混凝土的浇筑、20万立方米的超高超限模板支撑体系搭设。每一个星夜相伴的时分,项目团队力都努力将一个个不可能细化为点点滴滴可解决的方案。

02开局即冲刺,克服大体量挑战

摆在项目团队面前的另一个现实是,项目必须在2022年3月中旬全面封顶。项目单层建筑面积就达4.7万平方米,盘扣材料的需求重量高达1.6万吨,体积110万立方米,如此大体量厂房非常少见。

“有什么问题,大家尽管说,我们一起研究解决。”为了项目能够顺利推进,项目负责人和项目管理人员把会场搬到现场,点对点、面对面协调解决建设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从清晨到深夜,将每一种可能会出现的问题都列成预案。

项目全部为超高超限的模板工程和支撑体系,施工难度大,如何兼顾施工速度与安全?经过多方论证,重重筛选,最终,只有极少数工厂才能做的60系列重型盘扣体系,被项目技术人员发现,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

2021年末,武汉经历了半个月的雨雪天气,施工进度受到严重影响,为确保如期履约,春节期间,600余名建设者留在工地过年,抢抓施工进度。节后,通过不断推演施工流程和确保劳动力投入,将合同约定的主体封顶时间压缩了20%。

03创新工艺,跑出建设“加速度”

项目能全速推进,与项目所在的武汉“车谷”各部门的服务密不可分。“因为我们的主体结构采用了盘扣式的专业架体,摒弃了传统的脚手架。就像搭积木一样,固定排版、固定尺寸,一个一个往上堆。”项目技术负责人介绍说,这样的结构不仅更快速,因为受力均匀安全性也更高。

然而,在决定采用这个结构前,项目团队用了8天时间不停地策划方案,又不停推翻,分析每种方案的利弊,却迟迟不能下决心。

了解到项目的“犹豫”后,通航产业园负责人陪伴项目技术团队一同来到主体结构为盘扣式架体的TCL和京东厂房参观考察,通过一整天的细致调研和“取经”,项目团队悬着的心才落了地,“方案可行,快速推进!”

与此同时,项目还致力于打造以“智能化、科技化、示范化”为一体的智慧工地,整合施工现场诸多板块,统一集成到智慧工地集成系统中。塔吊防碰撞和可视化吊装系统、大数据管理系统、现场人员定位系统为现场施工构筑起立体“防护铠甲”。

项目的智慧工地系统通过传感器技术、嵌入式技术、定位技术、数据采集技术等物联网技术为项目施工现场大型器械和人员提供了全方位的安全保障。

2022-05-18

2022-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