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元PLUS国内比国外售价便宜7万?用料会有缩水吗?

比亚迪今年一月,在国内共销售乘用车95180辆,其中新能源车型比例接近98%,同比增长367.6%。如此看来,他们在新能源领域的强势的表现,很有可能在今年继续保持,当然他们也不再仅满足于国内市场了。

据悉,由比亚迪纯电平台所打造的第二款车型元PLUS(配置|询价),也于近日在海外开启预售,作为比亚迪进军海外的首款全球新能源车型,该车被大家寄予了厚望。

本次新车的首发地点定在了澳大利亚,其海外版车名也更改为“BYD Atto 3”,并将会通过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方式,向当地消费者出售,首批车型预计会在今年7月开始交付。

海外版车型的外观,与国产版区别不大,仅仅做了细节的调整,原来醒目的“元”标识被改为了BYD三个字母,显得更为“洋气”,而车身则维持了简洁流畅的设计,显得大气美观。

在配置方面,诸如ACC自适应巡航、盲区监测等DiPilot智能驾驶辅助系统都配备齐全,而类似DSP专业音效系统、Dirac音响及K歌麦克风等也都会搭载。

动力系统方面,新车将搭载最大功率为150kW的永磁同步电机,官方公布的百公里加速为7.3秒左右,表现尚可,同时会提供430km和510km两个版本车型,并使用先进的一体化热泵管理系统,使其在冬季也能拥有不错的续航表现。

当然,这次新车上市最引人关注的一点,是在可见配置几乎一样的前提下,海外版车型的售价明显高于国产版车型。具体来看,该车在澳大利亚的起售价为4.49万澳元(约20.36万元),明显高于国内综合补贴后13.18万元的起售价。

而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比亚迪出口车型比国内贵的情况了。旗下热销纯电两厢车「海豚(配置|询价)」在西班牙的起售定价就为1.69万欧元(约合人民币11.8万)左右,这也明显高于国内版本,更夸张的是,在挪威销售火爆的唐EV(配置|询价),其当地车型售价为59.99万克朗其(约合人民币46万),比国内在售版本贵出整整一大截。

不过客观来讲,车型定价确实会因为不同地区,存在差异。影响因素有很多,包括当地消费水平及关税政策等。而比亚迪目前采用出口形式向海外卖车,其出口运输环节的成本也必然更高,这也是导致其售价高于国内版车型的重要原因。

对此也有不少消费者担心,国内版本的比亚迪车型会不会因为售价便宜,但在做工用料方面是否会存在“减配”的问题。

毕竟吉利旗下高端品牌车型领克01就在去年因“钢材强度减配”事件,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其国产版车型在关键部位所使用的钢材强度明显不如海外版车型,且与新车宣传时所放出的结构强度图不符。

尽管事后,官方予以否认,称之前的宣传图仅供参考,不代表实际情况,并随即更换了官网上的车身结构示意图,将原本使用红色填充的超高强度钢材区域,调整为与国产车型钢材强度相匹配的橙黄色填充,此事也在一片“质疑与批评”中,不了了之。

在此前很长的时间里,部分国外车企及合资企业通过减配的手段,利用品牌溢价在国内牟取高额利润,让国内消费者深恶痛绝,所以至今都对“减配”一词,颇为敏感。

事实上,纵观全球汽车市场,针对不同地区而对车型进行“减配”的情况,确实普遍存在,车企大多会追求更大利润,这也符合商人逐利的本性。

但“合理减配”的前提是,必须要使消费者能够在价格上有所获益,而不是单纯为了收割利润。因此,即便比亚迪国内销售的车型,真如传闻那样存在一定的用料缩水,但考虑到其价格也便宜不少,似乎也没有什么好吐槽的。

综上,关于国产品牌出现“出口车型与国内销售车型定价不一致”的情况,既不能作为衡量车企是否“良心”的标准,也不能就下定论其一定存在“偷工减料”的减配行为,其价格的差异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大家理性看待就好。

2022-03-02

2022-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