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汽车价格与竞品相比如何?,

【车叔观察】威马与竞品的差距,远不止CEO的12亿年薪

这段时间,新能源汽车市场上最热门的话题,无疑是威马CEO沈晖的12亿“年薪”了。
国庆前夕,当9月份接近尾声的时候,零跑汽车成功登陆港交所。显然近两年饱受疫情摧残的造车新势力,亟需在港股补充一波血量。一直在IPO路上的威马汽车也加快了步伐,不过这一次,在威马汽车向港交所递交的招股书中,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沈晖的超高薪酬显得格外刺眼。
12亿“年薪”为何刺痛人的神经?

其实造车新势力连年亏损以及上市只为融资的现状,大家早已心知肚明,但这些造车新势力到底亏了多少?以威马为例,在最新披露的招股书中可以看到,威马汽车在2019-2021年期间亏损额持续增加,去年一年的亏损更是达到了82亿元。

在如此严峻的财务状况之下,沈晖的超高薪酬与之形成的反差自然会让人浮想联翩。
其实换个角度想,公司一年亏了82亿,老板却一年赚走了12个亿,多少有点“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味道了。
不过当我们仔细分析这份数据后可以发现,这12亿严格来说并不算沈晖的年薪,和我们所理解的发工资完全不是一回事。
在这超过12亿元的年薪中,沈晖的实际薪酬其实是201万元,其余均为其所持股权的价值。其实在上市前公司给予核心人员股份激励并不少见,2021年威马汽车行政费用同比大涨57%至27亿元,主要就是由于向管理层成员授予股份奖励导致的。
股权这部分价值,并不会像年薪那样按时打进账户,而是在正式上市或是达成某项业绩要求后才能兑现,并且最后也未必真的能值这么多钱。


但在亏损82亿元的背景下,沈晖占到营收30%以上的薪酬和股权激励,多少还是有些夸张了。即便是只论年薪,沈晖的201万元似乎也不算低,作为对比,理想汽车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李想2021年薪酬总额是150.4万元,小鹏汽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何小鹏2021年薪酬总计为135.2万元。这也难怪有网友评论说,“原来融资融的是老板工资”。
不过自己的公司,老板拿多少没有谁能管得着。沈晖的这12亿“年薪”,更多是源于人们对他和他的威马价值的质疑。
高开低走的威马

​是怎么掉队的?

如果这件事发生在2018-2019年,可能还不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响。毕竟那时候的威马,还是造车新势力四小龙之一,彼时的沈晖也能在网上和美团CEO王兴打一个“必成未来TOP3”的赌。

这种感觉是不是像极了学生时代每年开学时下定决心说这学期一定好好学习的自己?
但那时候的威马汽车绝对有这个底气,当大家都在质疑造车新势力是PPT造车的时候,威马EX5的交付绝对堪称里程碑式的时刻。
同时,沈晖在传统车企的从业经历,让他做出了自主建厂的决定,在当时造车新势力普遍在用代工模式的背景下,威马汽车显得十分“靠谱”,且极具潜力。于是威马汽车很顺利地融到了不少“大佬”的钱,其中包括了腾讯、百度、李嘉诚家族、何鸿燊家族、雅居乐、中烟、地方国资及产业基金等多方资本,据媒体报道,经过多轮融资后,威马累计融资额已经达到了350亿元。
但谁也没有想到,后来的造车新势力真的像王兴预测的那样,没有了威马的位置。

2020年,威马汽车开始被频发的自燃问题困扰,并最终召回了1282辆汽车,召回原因则是动力电池存在质量缺陷,电芯供应商在生产过程中混入的杂质可能导致电池产生异常析锂,存在自燃风险。说好的自建工厂质量有保证呢?!
都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今年年初,已经因为自燃事件导致销量大幅下滑的威马汽车又玩儿了一手锁电的操作,主动打电话邀请车主免费上门保养,却悄悄限制电池的输出性能、最高充电量,导致续航大打折扣。给自家车主摆“鸿门宴”,这事儿一般人可真干不出来。
其实负面新闻哪家车企都有,尤其是造车新势力这些在新手村的品牌。但是面对问题的态度很重要,至少在自燃、锁电这两件事上,威马做得很不好。被173名威马车主联名起诉、遭到央媒点名批评的威马,也遭遇了销量滑铁卢。

2021年,威马汽车的交付量就已经被哪吒、零跑超越,“蔚小理”的交付规模均比威马多出一倍。来到2022年,1-8月威马汽车的累计销量仅为25085辆,相比蔚来、理想、小鹏已经落后太多,而在今年实现了销量飞跃的哪吒、零跑,更是甩开了威马一大截。曾经坐二望一的威马汽车,如今连第二梯队都挤不进去了。
低迷的销量,让走自建工厂路线的威马汽车更加难以为继。销量无法提升,产能利用率也无法饱和,这样一来单车生产成本自然也高居不下。产销低、成本高,进而导致亏损加剧的恶性循环,远比沈晖的12亿“年薪”更加可怕。
对新能源汽车来说,想要自主提升毛利率主要有两种方法,扩大产销量通过规模效应降低成本,以及涨价。一共就那么多销量的威马显然已经难以扭转局面了,想涨价看起来更是“自寻死路”。
于是,威马汽车又玩儿起了骚操作,最近,威马汽车宣布旗下车型威马W6将在10-12月每月上调2000元。把汽车玩儿成期货,可能也就威马这一家了。但有几个人会觉得威马W6是理财产品?
港交所不是威马的避风港

“新能源赛道是一个长期的赛道,打个比喻,就像是踢足球,现在上半场头15分钟都没有打完,谁胜谁负还不知道。”尽管销量惨淡,亏损严重,但沈晖却从来不认为威马“掉队”了。但是……你见过上半场15分钟落后5个球还能逆转的吗?伊斯坦布尔奇迹可不会年年有。

威马汽车对于港股上市如此积极,自然是为了钱,不论是融资也好还是让股权能套现也好。但,威马汽车真的还能上市吗?
威马汽车最早冲击的其实是“科创板新势力第一股”,去年年初甚至已经完成了科创板的上市辅导。但没过多久,就有报道称威马汽车暂缓在科创板IPO的申请,原因则是威马汽车上市材料在审核中出现不少问题,同时其研发投入在营收中的占比并不高,也被质疑科技含量不足。

虽然威马研发投入不高,但是咱管理层拿得多啊!你科创板不要我,我去港交所总行了吧!但,最近三年净亏损总计136.28亿元的财报数据,多少有些难看了,同时也增加了上市审批的难度。
不过话说回来,威马汽车现在的处境,真的是一次IPO能解决的吗?
说个最直接的问题,威马现在甚至没有一款能走量的车型,抛开面向B端的E.5,EX5、W6都难堪大任,定位中大型车的M7又显得入局太晚。还有一个关键问题,威马的产品都难以实现差异化,如今理想有奶爸需要的大空间、蔚来有换电、小鹏有智能驾驶,哪吒汽车也在一众走量车之后推出了哪吒S冲击中高端市场。反观威马,如果我是品牌销售,我都不知道怎么吹这牌子!

当然,威马汽车也不是完全没有机会,目前手里的自建工厂就是最大的底牌。提升产销量,将工厂的产能利用起来,是威马汽车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而对于沈晖来说,到底如何兼顾C端与B端的需求,最走量的低端市场该不该全部交给B端市场,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车叔总结
了解沈晖履历的人应该都清楚,他的经验其实要比很多新势力的老板更加丰富。但也许正是过于传统的思维限制了威马汽车的发展,现在威马汽车更应该思考如何做一个新势力,而不是怎么做新势力中的“大众”。人们都说,“菜”是一切问题的原罪。沈晖的12亿“年薪”风波,更多的是人们对威马汽车现状的质疑。而威马能否走出低谷,沈晖这12亿最后到底值多少钱,我们拭目以待!

2024-03-13

后面没有了,返回>>电动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