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车原理是什么?如何实现水车生成电能?为什么水车可以产生无污染能源?如何提高水车的效率和稳定性?要如何选择适合的水车型号?,

逆天了!来,感受一下古人避暑“黑科技”

热!热!热!

北方高温

就这么来了

本以为做足了心理准备出门

结果还是差点被热化了

八九点钟的太阳

就已经诠释了什么叫不友好

全国多地越过蒸笼模式

直接迈进入烧烤模式

眼看就要破纪录的高温

不禁让人发出灵魂一问:

夏天的“热情”

你习惯了吗?

其实不关你习不习惯,炎热的夏季就在这里,不离不弃(小编心很累,已碎……)

话说,这炎炎夏日如果放在古代,人们是如何度过的呢?

不要小看古人,他们的智慧与“黑科技”足以撑起夏日活动的半边天。

消暑利器:冰棍(饮)

现在的消暑利器——冰棍,你以为是现代人才有的福利?!

NO!NO!NO! 它可是从唐代就有人学会制作了。

大木桶里放上冰,撒上盐以降低冰的融点,再将盛有蔗糖水的小铁盒排列在桶中,插入小木棍,过一会,就冻成了简易冰棍。

有商业头脑的民众甚至拿到集市上去售卖,普惠众生……

古法造冰棍了解一下

除冰棍以外,各种纯天然冰饮也是琳琅满目!

在宋代,普通人家就能在市面上购买冰饮,例如冰糖冰雪元子、雪泡豆儿水、雪泡梅花酒、漉梨浆、卤梅水、姜蜜水、木瓜汁、绿豆水、荔枝膏水……

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当时的冷饮店经常要开到夜半三更才打烊。

到了元代,还出现了用果汁、牛奶和冰块调至而成的“冰酪”,你现在吃的冰激凌,其实老祖宗早就吃过啦!

有人肯定要好奇了:你这冰棍(饮)的冰是从哪里来?

这就不得不说一下古代的“黑科技”——藏冰、制冰!

在古代,刚开始冰是严冬时收集贮藏在冰窖里的。

据《周礼》记载,当时周王室为保证夏天有冰块使用,还专门成立了相应的机构管理“冰政”,负责人称“凌人”,掌斩冰,淇凌。(注曰:凌,冰室也。)

emmm……据说“冰淇淋”三字就是在这里演化出的!

而且,此部门的编制不小,共有80名“职工”。一般从每年冬天的十二月起,工人开始采取天然冰块,运至名叫“凌阴”的冰窖中储存。

去山里取冰那可是挺难的

储存到夏日,周王室就会将冰块赏赐给身边人。

但也不是什么人都能享受的,据《左传·昭公四年》记载,只有相当于今高级干部的人才能分到,即所谓“食肉之禄,冰皆与焉”。

啥意思?就是——没有资格吃肉的官员,也没有资格在夏天使用冰块

这种“赐冰”制度,一直延续到明清。

制冰技术在唐末开始更为普及。

生产火药时用到的硝石(硝酸钙)是一种白色晶体,溶于水时会吸收大量热量,使水温降低至结冰。

于是有人利用硝石的这种特性开始试验,最后成功把水结成了冰。

因此有了普遍可获得的冰,使得上文中提到的各种冰食才得以广为流传。

看来这货可制火药,亦可制冰

除“黑科技”制冰外,古代的人们还善于藏冰,这不得不说另一个“黑科技”:冰鉴。

黑科技:冰鉴

冰鉴是啥?看这个——

曾侯乙铜方鉴,被誉为我国最早“冰箱”

冰鉴

乾隆年间掐丝珐琅“冰箱”

鉴,实是一种大盆,早期是陶质,春秋中期以后流行青铜鉴,又称“冰鉴”。

上文说了,从周朝开始,祖先就学会了用冰块纳凉。冬天从湖面上取冰放进冰窖储藏,到夏天的时候再拿出来使用。

这时,“鉴”就有了用武之地——

冰鉴分里外两层,外层放冰,内层就可以用来冰镇果蔬和酒。

“鉴”在使用时,要将盛满食物或液体的器皿放进去,再在周围塞满冰块,然后合上盖子,稍等一会儿,冰爽可口的冷饮就可制成。

1978年发掘的战国时期曾侯乙墓中便曾出土了一件精美的原始冰柜——蟠虺铜方鉴。

春秋战国时期冰鉴是青铜的制造,到后来就逐渐用木头代替了。

冰鉴除当冰箱外,同时,在盖子上戳几个孔,还可以通过这几个孔往外冒冷气,变成冰箱空调一体机。

当然,这样冰块的消耗量也会更大一点。

同样的问题,冰窖贮冰这种大工程也不是一般人家消费得起的。

那普通人家用啥法子?“黑科技”之“冷气”、“冷藏”的主要来源是——深井。

消暑利器:深井

南越王宫遗址中的“砖井”

皖南一老宅中的“井孔”

是的,你没看错,深井!

从秦汉时期开始,享受不起“冰块”福利的大众百姓,就把制冷和保鲜的重任就交给了水井。

所谓的“井藏法”:或在井中置一口大瓮,作为放置食品的“冷藏室”;或将食品置于篮子中,用绳索系于井下保存。

现代仍有人使用此法做“冰镇西瓜”。

如何利用深井制作冷气?

比较著名的像曹操当年在邺城建造大冷库“冰井台”,就是挖深井采集冷气。

冰井台,曹操三台(铜雀、金虎、冰井)之一,用以贮藏冰块、煤炭、粮食等。

原理是:在厅内或是需要的房间挖一深井,上面用盖子盖妥,盖子上凿孔,夏天便有冷气从下面出来,而冬天则有暖气上来,保证厅堂温度相对稳定、宜人。

由于地底相对恒温,冬暖夏凉。只要把这个盖子打开,夏天就会有冷气冒出,冬天 则是暖气。

除了给房子降温,还可以把食品放进井里冷鲜保藏,又是家里的一个天然冰箱。

黑科技:含凉殿

古人凉亭消夏图

还在为现代的中央空调沾沾自喜?别惊诧,古人早有办法给整座建筑一体化降温了。

制冷剂不含氟,而是最环保天然的液体:水。

相当于今天的“空调房”,古时被称为“夏房”。

先秦的“窟室”、秦汉的“凉房”、“凉殿”,到后来的“冰室”、“冰窖”,都是夏房。

当然要论科技含量,最牛逼的还是唐代的含凉殿了。

它利用巨型水车制造人工降雨的效果,外围用大型水力摇扇对水帘扇风,从而可以向室内制造冷气。

夏季带空调的建筑,称“含凉殿”

纪录片《大明宫》中的含凉殿;

“含凉殿”为唐朝皇帝后妃的寝殿,北临太液池,傍水而建,夏天在里面居住十分凉爽。

唐代诗人张仲索《宫中乐》中:“红果瑶池实,金盘露井冰;甘泉将避暑,台殿晓光凝”,所描述的就是“含凉殿”消夏的情景。

《唐语林·豪爽》曾记载:当时拾遗陈知节给唐玄宗李隆基上疏,李隆基请高力士找他来谈话,正是酷暑天,李隆基把“办公室”搬到了凉殿,以避暑。陈知节看到,“(李隆基)座后水激扇车,风猎衣襟”。进来后,陈知节被“赐坐石榻”,感觉“阴溜沈吟,仰不见日,四隅积水成帘飞洒,座内含冻。”

这段历史记载的信息量很大。

一是:在建筑设计上,“含凉殿”避免阳光照进来,所以显得很阴沉;

二是:当时已有“电风扇”当然不是用现代的电能,而是水能,用水来转动扇叶,“水激扇车”,风扇对凉水吹,形成了冷气;

重要水利设施——水车

三是:殿内有循环冷水源,故四边有水往下淌,形成水帘。

这是在宫殿的四檐装上水管,把水引到屋檐上。凉水在屋上循环,室内温度自然就下降了,而且降温效果极佳,达到“座内含冻”的制冷效果。

而且,这一切也是自!动!的!

动力来源的驱动装置,来自于水和水车;在这里,水既是制冷剂,也是驱动力。

在建筑选址上,含凉殿依水而建

这种“空调建筑”,民用称为“自凉亭子”,又称“自雨亭”。当时,地位较高的大臣家里都建有这样的“空调房”,时京兆尹王鉷家,便建有自凉亭子。

自凉亭子的降温效果可谓“当夏处之,凛若高秋”。

现代学者考证,这种含有机械原理的制冷空调技术,并非是中国人发明和最早使用的,它源于拂菻国(东罗马帝国),当时拂菻国的宫殿就带有这种“空调”。

如果这个考证属实的话,这种装置当是中国最早的“进口空调”。

一些家用消暑利器

01.凉扇

凉扇,真的是无论王孙贵族,还是平头百姓,都离不开这件纳凉神器。

扇子,在古代又称“摇风”,“凉友”。

扇子的总类特别多,老百姓主要靠竹编的扇子纳凉,有钱人买用绢帛制成的扇子,还有很多文人墨客都会DIY自己的扇子,在扇面上写诗作画,来体现自己的逼格。

富人家里都有小仆人可以帮忙扇扇子——

但是那凉风是断断续续的、一阵一阵的,不够爽。

于是,“黑科技”——自动风扇车就出现了!

这件神器汉朝时就发明了,开始是用来打仗的。后来军工转民用,改造后,接上人力或水车,成了全(半)自动消暑神器。

靠人力的半自动风扇,在一个轴上装上扇叶,轴心上拴上绳索,仆人拉动轴心上的绳索,扇叶就能旋转,带来习习凉风。

02.各式枕头

首先,凉枕。

达官贵人、豪门富户用玉石枕或瓷枕——

云半窗千里月,一枕五更风”说的就是古人最爱的瓷枕。

瓷枕有光滑晶亮的釉面,摸起来清凉沁人,中医认为有“清凉沁肤、爽身安神”的功效,而且这瓷枕还有各种造型。

其中,数北宋定窑孩儿枕最为罕见,一小儿头枕双臂,俯卧床榻:

虽然很萌,但是这睡起来真的不会硌得慌吗……

平头百姓的话,用不起,但有清凉的竹枕——

除了竹枕,穷人还会但是他们在枕头里填各种东西。

并研究出了药枕,石膏枕,其中有一种最酷——冷暖枕

就是在枕头里面做了一个空夹层,上面有一个注水洞口。夏天睡觉,就把井里的水倒进去,垫上头巾,到了冬天还可以到温水进去。

各式的枕头就不一一细说了,重点说下另一种“黑科技”竹枕——“竹夫人”。

在古代,不管是达官显贵,还是平头百姓,夏季里都爱不释手。

它长成这样——

还有直的——

当然也有叫竹姬什么的,说的是同一样意思:用竹蔑编成的可以抱着睡觉的“夫人”,它就跟老婆一样,搂着睡觉用的。(感觉比老婆解暑呢!)

功能相当于抱枕。

《红楼梦》中,薛宝钗给人出过一个谜语:“有眼无珠腹内空,荷花出来喜相逢。梧桐叶落分离别,恩爱夫妻不到冬。

谜底说的正是它,彼时一种避暑“神器”——竹夫人。

还有,就是冬瓜!(你以为为啥叫冬瓜?!)

农民都喜欢种冬瓜,冬瓜在夏天成熟,吃着消暑,吃不了也不容易坏。

白天把大冬瓜泡在水里,晚上抱着睡觉,听起来特别适合单身狗呢!!

·THE END·

欢迎转发朋友圈,转发请注明出处

文博眼ID:gh_f3b68b7e1fd1

胡说?乱侃!趣说你不知道的知识点

长按二维码,可识别关注

2024-02-16

后面没有了,返回>>电动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