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迪汽车门怎样防止被盗?,

博物馆Vol.079 | 天一阁博物院

天一阁,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建于明嘉靖四十年至四十五年(1561—1566),由当时退隐的明朝兵部右侍郎范钦主持建造,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 ,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天一阁藏书楼坐北朝南,为两层砖木结构的硬山顶重楼式建筑,通高8.5米,斜坡屋顶,青瓦覆上。 一层面阔、进深各六间,二层除楼梯间外为一大通间,以书橱间隔。阁前凿“天一池”通月湖,园林以“福、禄、寿”作总体造型,用山石堆成“九狮一象”等景点。

天一阁现存的古籍善本大都为明代的刻本或抄本,有的已成为海内孤本。藏品中最稀珍的是明代的地方志和科举录,分别有271种和370种。科举录分进士、会试和乡试三种,藏量占该类文献存世量的八成以上。它保存了明洪武四年(1371)首科至万历十一年(1583)第五十二科完整无缺的进士登科录,堪称镇楼之宝。

天一阁现收藏各类古籍近30万卷,其中以地方志、登科录等史料性书籍居多,珍椠善本8万余卷。范钦的一部分藏书为官署的内部资料。天一阁博物馆的藏品,包括古籍、字画、碑贴、各种出土和传世的陶瓷器、铜器、玉器等和地方工艺精品。

01

建馆历史

范钦(1506—1585),字尧卿,号东明。浙江宁波府鄞县人。明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后初任湖广随州知府,后任工部员外郎,又任江西袁州知府,广西参政,福建按察使,云南右布政使,陕西、河南等省地方官,后又巡抚南赣、汀、漳诸郡,在福建为官时曾统兵抗倭。

范钦一生喜好藏书,官迹所到之处悉心搜集公私刻本,对无法购置的书就雇人抄录,经史百家之书,兼收并蓄。他把各地搜集到的书籍,寄回原籍宁波月湖之滨的故宅。“东明草堂”为他的藏书处。

明嘉靖四十年至四十五年(1561—1566),明兵部右侍郎范钦开始于宅东建造藏书楼,并命名为“天一阁”,时藏书七万余卷。

据清代学者全祖望《天一阁碑目记》称,由于范钦在刚刚建设之初,曾建一水池于下,后来又搜集石碑刻,得到吴道士龙虎山天一池石刻。范钦认为与是与建池不谋而合,于是便就以“天一”为此阁之名。

另一种说法是:既然是建藏书楼,书纸最怕的就是火,受汉代学者郑玄注解《易经》中有“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的启发,于是把书楼题名为“天一阁”,是为“以水制火”的意思。

清康熙十二年(1673),黄宗羲登上天一阁,这是外姓人首次登楼。自此以后,天一阁逐渐结束对外封闭的状态,有选择地向一些大学者开放。黄宗羲为天一阁编制书目,并撰写《天一阁藏书记》。康熙十五年(1676),范钦后人范光燮传抄天一阁百余种书籍供士子阅读。

清 黄宗羲《天一阁藏书记》

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因编修《四库全书》,天一阁献出珍本共638部,被《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采录473部,在全国藏书家中贡献最多。这次献书,造成了天一阁历史上藏书精品最大的一次集中流失。然而,通过此次献书事件,天一阁被推举为民间藏书楼的典范和样板,皇家藏书楼,即四库七阁均仿天一阁建造。

清咸丰十一年(1861),太平军攻陷宁波,天一阁藏书被盗出售,后部分书籍被范钦十世孙范邦绥购回。据薛福成命人所编《天一阁见存书目》,至清光绪十年(1884),天一阁存有原藏书2152部,共17382卷,《古今图书集成》8462卷。

1914年,天一阁书籍被盗运往上海,后被商务印书馆的张元济赎回一部分,藏于东方图书馆涵芬楼,但在抗日战争中由于东方图书馆被炸而焚毁,使得天一阁藏书损失千部。

1933年9月,一场强台风对天一阁楼宇造成重大损害,成立了以冯孟颛为主要负责人的重修天一阁委员会,募捐、规划、修缮、迁建、扩充。天一阁私家藏书楼性质进入公私共管时期,为在新中国建国后由国有公管准备了良好的过渡。

1934年6月10日, 修葺中的天一阁

1933年—1936年,范氏后人在修葺天一阁的同时,又在假山上增设兰亭,移原府学中的尊经阁于宝书楼之后,并将80余方碑刻移至天一阁后院,建立“明州碑林”。同时,在尊经阁西侧开辟千晋斋,将宁波学者马廉搜集的历代古砖和宁波城墙拆除后收集的城砖予以陈列。

1935年重修后的天一阁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为了保护天一阁藏书,天一阁经历了建成370年以来的首次大范围出阁。首批三箱书籍于当年8月17日离开天一阁。1939年1月5日,第二批明以前版本八箱也运离天一阁,运往乡间暂避。

1935年1月10日,天一阁宝书楼修葺后,古籍迁回入箧开工纪念照

1939年4月12日,先前运出的两批藏书和阁中剩余的藏书总计28箱,9080册,由鄞县政府加封,运往龙泉县后方,暂存于跶石乡,与浙江省图书馆的藏书一同隐蔽。


02

场馆概况

天一阁分藏书文化区、园林休闲区、陈列展览区。以宝书楼为中心的藏书文化区有东明草堂、范氏故居、尊经阁、明州碑林、千晋斋和新建藏书库;以东园为中心的园林休闲区有明池、假山、长廊、碑林、百鹅亭、凝晖堂等景点;以近代民居建筑秦氏支祠为中心的陈列展览区,包括芙蓉洲、闻氏宗祠和新建的书画馆;书画馆在秦祠西侧,有宅六栋:云在楼,博雅堂,昼锦堂,画帘堂,状元厅,南轩。

天一阁是一个以藏书文化为核心,集藏书的研究、保护、管理、陈列、社会教育、旅游观光于一体的专题性博物馆。设有《天一阁发展史陈列》、《中国地方志珍藏馆》、《中国现存藏书楼陈列》、《明清法帖陈列》等陈列厅。


--- 宝书楼 ---

宝书楼,即天一阁藏书楼,砖木结构,硬山顶重楼式建筑,坐北朝南,面积约2.6万平方米,通高8.5米。斜坡屋顶,青瓦覆上,两层之间上下挑沿,东西两面弓形封火墙,墙面高出屋面一尺。

大门开在中轴线,中间是大厅,三开间,地面水磨大方砖铺设,天花为方格“井”字结构,并绘有彩色图案。二层为一个通间,木地板,二层以书橱间隔,前后均开窗。上层为一个间,下层五开间,形成“天一地六”的格局。下层前后有长廊相互沟通。

天一阁前为“天一池”通月湖,四周叠砌假山、修亭建桥、种花植草,建筑园林。园林以“福、禄、寿”作总体造型,用山石堆成“九狮一象”等景点。藏书楼西侧生活区与藏书楼利用防火墙隔开,并使两者的门错开。


--- 尊经阁 ---

尊经阁,原先位于宁波府学内,建于光绪年间,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天一阁重建时迁入天一阁内,建筑格局为重檐歇山顶,内藏御赐书籍和儒家经典。尊经阁原为清光绪年重建,仍保持原来重檐歇山顶建筑结构。这里着重展现天一阁由私藏向公藏转变的一段历史。


--- 东明草堂 ---

东明草堂,为天一阁建成前范钦的藏书楼,正门前有獬豸浮雕。范钦号东明,故题其书室为“东明草堂”,又称“一吾庐”,东明草堂于1980年重建。 这里还原了明代中堂客厅的样式,展示明代中后期士大夫会客场景。


--- 明州碑林 ---

明州碑林,共有碑173方。年代最早的为宋碑,共8方,占8.7%,其中又以北宋熙宁元年(1068)的《众乐亭诗刻》为最早。该碑原在月湖贺秘监祠,解放后迁入。碑上刻有钱公辅、王安石、司马光等15人诗20首。

碑林大多为明清时期的碑,各占36%和40%,成为明州碑林的主体。最晚的为1988年立的《天一阁东园记》,系陈从周所撰、沈元魁所书、顾廷龙篆额,张根方刻字。碑文记述了天一阁东园的建设情况。


--- 范氏故居 ---

范氏故居,原为范宅东厅,为范氏后裔居所,现存建筑建于清道光九年(1829)。现作为天一阁发展史陈列的一部分,展示范氏私藏时期的历史内容。


--- 司马第 ---

司马第,为范钦住所,由范钦官职得名,藏有范钦官服复制品和范家世系表。位于月湖深处,林木荫翳,规模丰敞,1996年完成整修恢复司马第台门、耳房。


--- 麻将起源地陈列馆 ---

麻将起源地陈列馆,原为陈政钥先生家族宗祠,陈列了麻将史、与宁波关系史,并展示了世界各地麻将牌种类。


--- 千晋斋 ---

千晋斋,民国时期甬上学人马廉藏有晋砖干余枚,言其藏室曰“千晋斋”。在天一阁民国二十四年(1935)重修之后,其将自己收集的晋砖全部捐赠给天一阁,天一阁在尊经阁西边特辟一室予以储存陈列,仍名“千晋斋”。1959年,天一阁扩建,将征购的天一阁东首的5间民房修葺一新,辟为陈列室,“千晋斋”迁于此。


--- 东园 ---

东园,位于天一阁东南,占地约6000平方米。自1959年始,平整土地,种植竹木,移迁石亭、铁牛、石虎于此,园林初具雏型。

1974年将搜集的69通碑石嵌入围墙。1982年东园扩建,挖土成池,堆土为山,环园建廊,又移建清末建筑两幢,1986年告竣并对外开放。景点有假山,明池、长廊、碑林、白鹅亭、八狮亭、凝晖堂、东大厅等。


--- 南楼 ---

南楼,位于天一阁藏书楼之南,占地3400平方米,是天一阁扩建一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1996年动土,历时二年,园以水为主。池畔为临水的主体建筑“水北阁”;池南面建“抱经厅”。整个园林简洁、清晰,给人以闲适、雅逸和平静之感。


--- 秦氏支祠 ---

秦氏支祠,建于民国十二年至十四年(1923年—1925年),系秦氏族人为祭祖先而建。

祠堂以照壁、台门、戏台为中轴线,五间二弄、前后三宸,两侧置有配殿、看楼,建筑面积一千四百余平方米。

戏台的屋顶由十六个斗拱承托,为单檐歇山顶。穹形藻井由千百块经过雕刻的板榫搭接构成,盘旋而上。祠堂建筑融合了木雕、砖雕、石雕、贴金、拷作等民间工艺。


03

基本陈列

---智者之香 ---

“智者之香——天一阁发展史陈列”作为天一阁博物馆的基本陈列,以天一阁发展的历史为线索,全面展示天一阁445年的风雨历程,揭示藏书家藏书精神和文化传承。通过对空间关系的梳理,将单体建筑与整体环境相结合,利用不同时期建筑的风格和历史背景,分阶段表现陈列内容。

陈列以范氏余屋的集中展示与东明草堂、范氏故居、尊经阁、千晋斋、宝书楼等多点分散展示相结合,丰富的文物古迹被有机串联起来,使参观者移步观物,置身历史,在典雅的环境中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进行一次“走在文物上参观文物”的旅程。

从私藏到公藏,天一阁已经成为大家共有的文化遗产。在北书库,游客可以看到古籍库房的实景展示和古籍修复真人演示。


--- 四明兰亭 ---

宁波历来被誉为“文献之邦”,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在书法艺术创作上,也是名家辈出,代有才人,与王羲之及其《兰亭序》也有着很深的渊源。在四明所存诸多《兰亭序》传本中,尤以天一阁所藏神龙兰亭为最。此碑笔法秾纤得体,破锋和剥落的痕迹均忠实摹出,被学术界公认为存世神龙《兰亭序》传本之冠。




◇ 本文部分信息来源于天一阁博物院等

◇ 本文未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End -

2024-01-04

2024-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