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马汽车衡阳工厂的生产速度如何?,

威马汽车:一路向下?


撰文|大蔚

编辑|华锋


公司年亏损82亿元,董事长却拿着12亿元年薪?近日,随着威马汽车港股IPO招股书的披露,威马汽车和创始人沈晖备受关注。

招股书数据显示,威马汽车2019年-2021年均处于亏损状态,且亏损额持续扩大,三年合计亏损额达到174.35亿元。同时,公司披露的创始人、董事长沈晖2021年薪酬却高达12.6亿元,占威马同年收入的近三成。

随着事情发酵,社交媒体流传疑似沈晖朋友圈截图,截图显示,“有些事情,脚趾头想想就知道真假,不值得花时间解释。”


据了解,2021年沈晖的薪资由薪金与受限制股份两部分组成,其中薪金及花红仅200万左右,余下的巨额部分为受限制股份,大约为12.59亿元。而受限制股份对应的薪酬,只有在企业上市后沈晖才能真正收入囊中。如果威马汽车上市受挫或募股情况不理想,这笔钱就是“镜花水月”。

虽然沈晖的“天价”薪资传闻不攻自破,但是威马汽车的连年亏损却是实实在在的。如果不是这次高管天价薪酬大瓜,威马汽车在市场中已经沉寂了许久——从第一梯队滑落到第二梯队,如今,在第二梯队中,威马也已经掉队了。



一手好牌打烂

曾经的威马很风光。在2019年之前,业内公认的造车新势力第一梯队只有三家,分别是蔚来汽车、小鹏汽车和威马汽车。

威马汽车成立于2015年。最早叫“WM Motor”,创始人是现在的高管杜立刚,主要是做三电系统研发,直到被沈晖收购,才改名为“Weltmeister”,中文名叫“威马”,德语“世界冠军”的意思。

52岁的沈晖是汽车行业的大佬。最知名的履历是担任吉利控股集团董事兼副总裁,主导吉利收购沃尔沃,这是中国汽车工业历史上最大的海外并购。在沃尔沃之前,沈晖还分别在汽车零部件公司博格华纳以及菲亚特动力担任中国区总裁。因此相比于李斌、何小鹏、李想,沈晖显然更具影响力,为威马带来了多方资源。


除了沈晖,威马汽车的其他高管履历也都“闪闪发光”。因此,威马诞生之初,首发阵容非常强大。在其他人还在忙着“画PPT”时,威马就已经凭借沈晖的人际关系,在汽车产业链中站稳地位了。

自带资源的背景下,威马在初创时期就迎来了黄金开局。第一个自建工厂,第二个交付,销售网络最庞大。

2016 年 8 月,威马与温州政府签署协议,在获得政府提供的约 30 亿元债权投资和低息贷款的同时,还在温州落地了年产能 10 万台的整车工厂,随后又在湖北黄冈建立了第二工厂。两座工厂的总产能达到25万辆,这一产能是威马2020年年销量的11倍。而在当时看来势在必得的举动却为威马汽车日后“重资产”埋下了伏笔。

在这种重资产的压力下,威马对于资金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这一点从威马不断融资就可以看出来。6年融资12轮,百度、腾讯均参与其中,还有上海国资投资平台、上汽集团、五矿资本等一众资本,甚至还有赌王家族、李嘉诚父子的身影。在2020年9月初,威马更是拿到了D轮100亿的巨额融资,创造了中国汽车有史以来最大单笔融资额。


在这100亿融资中,领投方为上海国有投资平台和上汽集团,跟投方则有百度、海纳亚洲创投基金、衡阳国有投资平台、湖北长江产业基金、安徽合肥产业基金、国投创益产业基金以及广州金融控股集团等。

然而,即使6年融资高达350亿,威马也没有“烧”出属于自己的市场。

开始还能与蔚来、小鹏齐头并进,2018、2019销量都稳居第二。但是它并没有乘胜追击推出新的车型来稳住地位,而是继续炒冷饭。2020年情况发生了变化,小鹏赶上来了,威马开始掉队。以22495的销量退到第四,比第三名的小鹏汽车差了5000多辆。

2021年,威马汽车继续退步,又被哪吒汽车赶超。以44157的销量排名第5,比第四位的哪吒汽车少了25000辆左右,差距越来越大。且在前5位里,威马汽车的同比增速是最低的。


2022年,电动车行业持续火热,诸多新能源品牌表现不俗,增长迅速,但威马汽车销量却在急剧下滑。从前4月的销售情况来看,其掉出前5不说,核心车型更是遭遇销量滑铁卢。2022年7月和8月,威马EX5仅卖了462辆、685辆,上半年累计销售仅3929辆,还不如2021年单月的销量,同比下降了66.88%。而同时期的造车新势力们月销动辄万台以上,远远地把威马甩在了身后。

与此同时,威马汽车频出质量问题。2020年10月,威马汽车发生了多起车辆自燃事故,一周时间里连续烧了4辆,安全性问题让威马品牌形象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威马官方承认了这批车的确存在电池安全隐患,召回了1282辆车,免费更换电池包,并表示将负责到底。而在2021年12月,威马汽车又发生了4天“三连烧”。期间为解决电池自燃问题,威马私自“锁电”,影响续航里程,又引发了车主集体投诉,重创了品牌形象。


可以说,威马只是“短暂”地打开了一下市场,很快就被对手堵在了门外。从“尖子生”跌落二线阵营后,没能及时奋起直追。2021-2022年,新能源品牌你追我赶,热火朝天,不断刷新记录。然而这热闹和干劲,显然与威马无关。



三年巨亏174亿

排位逐渐掉队的同时,威马的亏损也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2019-2021年,威马汽车一共亏了174.35亿元。

招股书披露,虽然威马汽车在过去的三年中营收保持着增长,分别为17.62亿元、26.72亿元、47.43亿元。其中2021年是威马汽车营收增长最为迅速的一年,营收几乎翻番。但亏损也在持续扩大,三年的净亏损分别为41.45亿元、50.84亿元和82.06亿元。三年合计亏了174.35亿元。


公司三年来毛利率都是负的。从2019年到2021年,威马汽车的毛利率分别为-58.3%、-43.5%和-41.1%。目前威马旗下的EX5、EX6、W6等产品,价格区间在15万-25万元左右。也就是说,以当前毛利率计算,平均每卖出一辆汽车,威马汽车就要亏10万左右。这样赔本的生意,难怪会亏损。

巨额亏损的同时,威马的负债也在增长。2019-2021年,其负债总额分别达190.02亿元,122.97亿元,406亿元。尤其2021年的负债,比前两年之和还多。也就是说,威马不光挣不到钱,还欠着400多亿外债。就算已经融资350亿,根本无法覆盖经营成本和负债。威马依然很缺钱,非常缺钱。

因此,IPO是威马眼下的头等大事。

6月1日,威马汽车带着不尽如人意的销量和巨额亏损,再次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

此前在2021年1月,上海证监局官网显示威马已完成上市辅导,上交所即将受理该公司递交的申报材料。不过此次并未成功上市。一年一递表,威马的急迫显而易见。

截至目前为止,威马汽车的上市进程还停留在审核阶段。

威马汽车在招股书中明确地表示,现阶段公司的业务以及未来的发展急需大量的资金,且公司从成立至今也从未盈利,直接表达了威马汽车想要上市的迫切心情。有内部人士透露,此次威马汽车想要通过IPO上市获得一笔至少10亿美元的资金。

在招股书风险因素里,威马也直言:“我们的运营需要大量资金。如果未能按可接受条款获得充足融资,则可能对我们的业务及经营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而额外融资或会摊薄阁下于我们的权益或提高我们的杠杆或引入限制我们运营的契约。”

言下之意,如果IPO不顺利,威马有可能活不下去了。只有赴港上市,才是威马的“续命稻草”。只是成立以来,威马从未盈利,上市就是奔着圈钱救命。这样的上市“初心”,港交所会认可吗?



背水一战的窘迫

新能源“烧钱”实属正常,但是像威马这样不叫好也不叫座的仅此一家。蔚来、理想、小鹏虽然也亏损,但是销量、市占率都远远高于威马。

威马销量低下的根本问题首先在于产品力不足。无论从销售模式还是车型设计,威马都更像传统燃油车企,开始就重金建厂,把大量资金锁死在了工厂重资产中,而其他造车新势力早期都是代工模式,轻装上阵。

从销售模式来说,“蔚小理”的销售网络都是直营为主,而威马则以授权经销商为核心。

就车型设计来说,比起许多新造车的产品,威马的几款车型都有燃油车的既视感。这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明显增加了产品的“钝感”。

威马的产品迭代过于粗糙。从2019年2月威马交付首款车型紧凑型纯电SUV EX5开始,到现在一直都是靠着它支撑销量。2020年推出了EX6,结果就是“加长版”的EX5。其销量也是惨不忍睹,有媒体报道,威马EX6只在2020年中期卖了5个月,平均下来每个月只买50台,后来就不卖了。到了2021年,新车威马W6正式开始交付,比EX5稍大,乍一眼看上去仍然是“换汤不换药”。


可以说,威马的后继车型都是基于老平台开发而来,产品力提升不明显。相比蔚来的全栈自研、小鹏的NGP辅助驾驶,缺乏炫酷卖点。

在竞争对手拼命研发更新、更好的车型,更新的技术时,威马这种“一款车型卖三年”的做法显然被挤得靠边站。

在汽车智能方面,威马一劳永逸,没有选择自研,而是傍上了百度Apollo。只是如今百度也要亲自造车了,这让威马陷入了十分尴尬的境地。

不光智能化,电动车用户最关注的续航方面,威马的表现也让人大跌眼镜。作为主力车型,更新了4代之后的2022款威马EX5,续航却只有403km!


相比之下,新势力中和其技术路线最接近的小鹏,最高续航都达到700km了,就更别提把续航干到1000公里的广汽埃安LX Plus了。

另一大问题是价格定位。威马主销产品定价在15-25万元区间,这一策略,让威马一定程度上踏空了市场。显然,威马把传统燃油车的定价策略错误地运用到了新能源汽车身上,这让它不仅无法与高端的蔚来、理想同台竞争,还要面对来自此价格区间燃油车的猛烈进攻,实在是战略的失策。

从市场的客观现实来看,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定价不足3万的五菱宏光和定价30万以上的特斯拉销量占比最高。这一点在小鹏汽车身上也得到验证,小鹏第一款车G3,定位于威马初代产品EX5接近,官方指导价格为16.89万元到20.19万元,年销量为2.97万辆;相比之下,售价在27万到37万,价格定位更高的小鹏P7,销量反而达到了6.06万辆。定价35万的理想ONE,38-60万的蔚来ES系列,销量都非常可观。

更要命的是,15-25万元价格区间里还有一个最强大的竞争对手,那就是新能源车霸占榜首的“比王”比亚迪。

如今,新能源汽车早已杀成了红海,威马汽车的突围难度系数也在增加。而能否扭转一路向下的趋势,这一次港交所能否上市就很关键,且让我们拭目以待。





2023-12-16

2023-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