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纳河车库可以存储大型车辆吗?,

DHC系列(2):国外区域供能发展情况介绍

说明:下述介绍引用了一些文献资料(但未说明文献的引用来源,请大家见谅),仅供大家参考和了解。

2.1 一般说明

区域供热供冷通过系统设计、运行和维护的综合规划带来环保效益,以集中空调冷水生产和销售产生的规模效益带来经济效益。因此在一些发达国家的城市中心区得到了较多的应用。在经历两次石油危机后,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区域供热供冷的应用和研究重新成为焦点,其中欧洲、美国和日本的应用和研究最为领先。世界上最早的区域供热1870年出现在德国,1890年德国汉堡首次使用了热电联供系统,到1930年几乎所有的欧洲主要城市都有了区域供热。欧洲最早的区域供冷系统1960年出现在巴黎,目前在法国、德国和瑞士采用的较多。挪威、瑞典和丹麦较为普遍的采用海水、湖水、地下水、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作为热泵的热源和热汇,在瑞典有上百个大型热泵站,总容量约为1200MW,其中容量最大的热泵站位于斯德哥尔摩,它由6台大型热泵组成,利用波罗的海水作为冷热源,供热达到160MW。

由于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区域供冷技术因其高效率的运行和对环境影响小的主要特点,在近几十年里逐渐受到各个国家的重视。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日本一些大城市的商业建筑群,美国许多大学校园,都采用这种区域供冷的方式。典型的案例是日本东京新宿新都心,日本名古屋新机场以及美国许多大学校园。但到目前为止这项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主要集中在国外,比如:北美、日本、北欧等一些国家。

2.2 北美区域供冷发展情况

北美(美国和加拿大)的区域供冷项目最早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出发点是希望利用城市蒸汽管网的夏季富余能力驱动吸收式制冷机来提高蒸汽利用率,但因为当时单效吸收制冷机效率较低经济性差而没有得到广泛应用。

70年代双效吸收式制冷机的出现以及城市化进程中商业建筑供冷需求的增长使区域供冷技术再次受到重视,其间建设的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吸收式制冷区域供冷系统供冷量达到172MW,成为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DHC系统,随后在美国芝加哥等大城市的商业中心还相继出现了电力压缩式制冷的区域供冷项目。目前美国芝加哥的区域供冷系统是世界上最大的区域供冷系统。

美国采用区域供冷技术的主要着眼于方便管理和维护,因此在统一规划建设的单一业主单位如大学、医院和军队等建筑中应用较为广泛,例如到1980年数据,美国2000所大学中采用了区域供热供冷技术,输配管道长度已经超过3479km,九十年代后分布式能源系统和冷热电联产技术日益成熟,结合冷热电联产的DHC系统也逐渐成为区域供冷的重要技术路线之一。

美国能源部协同供热部门、制冷部门及发电厂联合开发先进的热驱动热泵系统,该系统利用发电设备余热对建筑物进行供热与制冷,该计划将推动热泵尤其是综合利用发电厂废热的冷暖同供技术的发展,这种技术如果被推广使用将使全能源利用率提高近80%。

近些年来,北美加强了在湖水供冷这一块的研究和应用。这主要是因为北美一些地区的深水湖泊较多,利用这些天然的湖泊作为水源热泵的冷热源可以实现高效率的区域供冷。这些湖泊会产生温度分层现象,形成稳定的三层结构,即上部温水层、中部温跃层和底部均温层。湖水底部水温常年可以保持在4~5℃,因此是夏季的冷源。北美在利用湖水源供冷的同时,还会在整套系统中通常会结合冰蓄冷、水蓄冷等技术。下面就以 Cornell 大学和多伦多市的湖水供冷工程具体地介绍一下北美的区域供冷工程。

工程实例1:Cornell大学湖水供冷工程

Cornell大学的湖水供冷工程是通过抽取大学附近的Gayuga湖底层温度较低的湖水,通过中间的热交换站换热后,为Cornell大学提供7℃的空调冷媒水,其供冷能力达到63306kW。这个工程耗资5800万美元,能为Cornell大学节约87%的空调能耗,同时每年可以节省2亿多度电。2002年该工程荣获ASHRAE技术奖。

工程实例2:多伦多市湖水供冷工程

多伦多市湖水供冷工程是加拿大Enwave区域能源公司利用周边安大略湖设计的一个区域供冷项目,图2为该工程的示意图。该工程抽取安大略湖83m深处的低温湖水,经过过滤净化后进入热交换站,为区域供冷提供冷水。该系统能为多伦多市区建筑40%的空调供冷,同时可以减少75%的空调损耗,大大减少了CFC制冷剂的使用和温室气体的排放。

项目名称

冷热源方式

供能量

其他

美国Cornell大学湖水供冷工程

抽取Gayuga湖底层温度较低的湖水(4~5℃),通过换热获得冷源(7℃)

供冷能力达到63306kW

耗能的仅水泵

加拿大多伦多市湖水供冷工程

抽取安大略湖底层温度较低的湖水(4℃),通过换热获得较低温冷源,再通过冷机进一步降温,获得低温空调水(3.3℃)


耗能的为水泵和冷机

2.3 日本区域供冷发展情况

日本DHC系统均用于高容积率、高负荷密度、高负荷率的区域,由于是寸土寸金的地区,采用DHC的重要原因是节省用地,以及减少运行管理人员数量从而节省高额人工费,同时还采用了多种先进节能措施来减小集中系统的负面影响。

日本区域供冷供热在日本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70~1990年的创业期,当时区域供冷供热正处于技术和性能的实验阶段。于1970年的大阪世博会,当时日本政府提出“日本列岛改造论”,试图解决都市人口密集、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从法规上鼓励投资DHC,并形成了公益型的都市热供给产业。但从1973年开始的石油危机使DHC价格高涨,需求减少,DHC事业进入低迷期。在石油危机的刺激下,相继出现了利用蓄热、热泵和热电冷联供等新技术的DHC项目。1985年以后随着日本都市再开发的发展,日本的能源产业积极介入DHC开发,形成了新的热潮。在此期间的代表项目是东京新宿新都心区域供冷项目(202万平米,总制冷量59000冷吨)

第二阶段是1990~2010年的逐步推广期,这时区域供冷供热的技术已趋于完善,并尝试使用多种热能来源如垃圾焚烧热利用、地铁废热利用、未处理排水热利用和海水利用等。截止2005年日本共有154个DHC项目,总服务建筑面积4500万平米,这些建筑占地基地面积约4700万平米,2003年共售能24830TJ,年销售额相当于130亿人民币,其中向居住建筑售能占5.3%(主要用于供暖和生活热水),非居住建筑占94.7%,非居住建筑售能中供冷占64%。20世纪90年代后,日本各地相继制定政策要求新建建筑设计阶段应分析采用区域供冷系统的可行性,受能源政策的影响,这一阶段的区域供冷方式不再采用单一的供冷方式,而是多种方式有机结合的区域供冷方式。这一阶段出现了废热回收和活用各种未利用能的区域供冷系统,以箱琦地区的河水源热泵最为代表(该工程是以隅田川的河水作为热泵的热源,第一期工程的供热量为11000kW,具有4980m³的蓄热槽)。

第三阶段是2010~2030年的真正普及期,到那时将全面推广区域供冷供热,使其和电力、煤气和供水一样成为都市基本市政设施之一。

工程实例3:东京新宿新都心

作为新都市中心而发展起来的东京新宿新都心地区是一个具有完整规划的高层建筑物群,为了改善城市环境和节约能源,于20世纪70年代初就采用了以煤气为主要能源的的多种供热供冷技术,90年代初,经扩建已经成为具有先进技术、规模巨大的区域供冷供热使用地区。

日本新宿新都心DHC系统基本信息

能源类型:

天然气

系统完工时间:

1998年6月线工2000年3月获得ISO14001认证

冷热源:

1)汽轮机驱动离心式冷水机组:3×35MW(3×10000RT),3x×25MW(3×7000RT),1×14MW(1×4000RT),1×7MW(1×2000RT),吸收制冷机2×3.5MW(2×1000RT),供应冷水;

2)三联供燃气轮机2×4MW,供应蒸汽;水管锅炉总计210t/h

供/回水温度:

设计温度6/14℃,变流量控制;实际运行时,供回水温差为4~8℃,冷水管道温升0.8℃

冷水泵功率:

总额定功率5120kW,供冷管网总长4km

能耗:

1)燃气耗量44×107m³/a,其中发电用气4×106m³,制冷、供热用气40×106m³

2)全年用电量(冷水泵、冷却泵、冷却塔、机房通风和照明)45×106kWh/a,其中自发电14×106kWh/a购入电31×106kWh/a

产能:

1)全年产冷量2.92×108kWh/a,可销售的冷量为2.67×108kWh/a,输配系统冷量损失25×106kWh/a,为售冷量的9.36%;

2)产热量1.76×108kWh

从1972年开始,区域供冷供热站就以城市燃气为主要能源向该地区供应冷冻水和蒸汽,稳定运行20年后,由于新都心地区建造了规模很大的东京都政府办公大厦(建筑面积达38.1万m2),对于能源供应有了更大的需求,因此从1988年开始对其区域供冷供热站进行了扩建工程,并于1990年2月竣工,1991年初正式供冷供热。扩建后的系统采用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装置、汽轮机拖动的离心式冷冻机以及燕汽吸收式冷水机组,总供冷容量为210MW,供冷面积达220万m2。供热用的蒸汽和供冷用的冷冻水通过四条管路进行输送,配管总长度达8km,主干管安装在用钢筋混凝土构筑的隧道内,其中冷冻水的供回水干管为两条直径1500mm的钢管,供回水温差为4~8℃,管道温升0.8℃;热量使用蒸汽输送,蒸汽干管为直径600mm的钢管,蒸汽压力约0.7MPa;冷凝水干管直径为300mm。该系统以燃气为一次能源,所产电量并没有为客户侧提供,而是全部用于输配系统。为了提高冷冻机组全年的运行效率,明确区别基本负荷和高峰负荷而使用两套系统,基本负荷用的冷冻机采用背压透平/离心冷冻机与双效吸收式制冷机相组合的高效运行系统,高峰负荷用单机容量大的系统。

根据全年能量平衡计算,对新宿区域供冷供热原有方式和新方式的比较,可知新方式比原有方式节能33.5%。该区域供冷供热系统的年均一次能源能耗COP达到0.84。

工程实例3.2:东京晴海Triton广场

日本东京晴海Triton广场区域供冷供热系统,2001变4月投运,服务面积43.5万平米,84%写字楼,7%会议室,9%商业设施。最大供冷能力,21.49MW,约为普通分散供冷系统装机总容量的60%。容积为1.9万立方水蓄冷能罐+离心式冷水机。

基本信息

能源类型

电力

系统开始运行时间

2001年4月

服务面积

43.5万m²,其中84%为写字楼,7%为会议中心,9%为其他商业设施

系统最大供冷能力/kW

21490(约为普通分散供冷系统装机总容量的60%)

冷源

1)容积为19060m3的水蓄能槽;

2)两组离心式冷水机组,两组带热回收的电制冷机组,两组具有冬季制热功能的热泵机组,制热工况下冷却塔可转化为加热塔

系统供回水温

夜间加权平均供回水温差7.5℃,白天加权平差均供回水温差9.9℃

日本东京晴海Triton 广场是一个以写字楼为主的高密度商业建筑区,总建筑面积为60×104㎡,其中3座超高层建筑、1座高层建筑、圆形会议中心以及低层综合商业建筑采用区域供冷供热系统,区域供热供冷建筑面积为43.5×104㎡。该系统以电能为驱动源,于2001年4月投入运行。采用热泵结合蓄能与常规空调系统联合为建筑供热供冷,将蓄热槽中的水作为建筑消防用水。该系统通过组合19000m³的巨大蓄热槽和高效热泵,年均电力能效约为3.13。根据该项目策划单位东京电力会社提供的资料,该区域供冷供热系统的年均一次能源能耗COP达到1.19,高居日本全国DHC系统第二位。

2.4 欧洲区域供冷发展情况

2.4.1 欧洲整体发展情况

欧洲北部与南部气候不同,南欧气候属于典型的地中海型,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北欧地处北温带向北寒带交界处,大部分地方终年气温较低。南欧的供冷负荷约比北欧的供冷负荷增加20%。在这种气候条件下,欧洲的区域供冷系大多是在已有的区域供热管网基础上增加制冷设备而形成。

在南欧,区域供冷技术应用最为成熟的是法国,在20世纪60年代法国的巴黎就出现了区域供冷系统,其中最大的两个系统供冷能力发展至今已超过200MW。截止到2009年底,法国已有8个大型区域供冷站提供650MW的制冷量,由于法国在核电技术的领先,因此在法国大多数区域供冷系统采用电力压缩式制冷形式。在德国的柏林和汉诺威的区域供冷系统的供冷容量也都超过30MW。 德国有大约10个系统,则主要是热电联产向冷热电联产的发展,柏林和挪威的DHC系统供冷容量都超过了30MW。

在北欧,瑞典、挪威、丹麦等国家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这些国家的区域供冷系统大多采用海水、湖水、地下水等廉价的天然冷源。例如,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位于辽阔的波罗的海西岸,坐落在梅拉伦湖入海处,市区分布在14座岛屿和一个半岛上,在市区高密度冷负荷用户附近恰好有廉价的天然冷源,采用海水源区域供冷系统,系统制冷的能量大部分来自于波罗的海20m以下的海水,只有在海水温度不能足够满足供冷量时,进入热交换器的海水首先通过热泵机组被冷却到一个合适的温度,再通过运输管线进入冷战进入城市。这种充分利用天然冷源的方式在经济性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同时斯德哥尔摩市具有集中高密度的冷负荷用户,使其区域供冷项目成为在经济性和使用效果完美结合的成功案例。同时也为我国沿海地区开发区域供冷技术提供了先进经验。

在北欧,挪威、瑞典和丹麦等地的区域供热供冷技术非常具有特色,它们较为普遍的采用海水、湖水、地下水、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等作为冷源,或者利用生物质和垃圾焚烧作为热源。规模最大的斯德哥尔摩区域供冷系统运行始于1994年,最初的部分动机是为了减少使用对臭氧层有破坏作用的制冷剂,但获得的迅速发展超过预期,至今斯德哥尔摩中央区域供冷站容量已经达到228MW,而这却是从早期众多较小和临时的区域供冷系统逐步互联形成的。目前该市区域供冷用户已经超过500个,输配管网达76公里,服务于700万平米的商业建筑,由于对于前景的看好,运营商已经决定进一步连接现有的两个区域供冷网络并再新建一个区域供冷系统。

在寒冷的北欧,区域供冷系统所取得的发展甚至引起了欧洲人自己的惊讶,诚然采用海水免费供冷和高效的大型热泵站是取得成功的主要因素之,同时当地实行已久的区域供暖服务也使得客户乐于接受和信任区域供冷这一新的商品服务。由于区域供冷实现了天热冷源的规模化利用,过去近十年运行数据表明该项目消减空调季节电力高峰的作用明显,系统耗电只有传统空调方式的1/5,CFC和HCFC的使用量至少减少了60吨,CO2排量从传统分体空调的280gkWh降低到了60gkWh。在区域供冷系统总的运行时间中,系统可靠运行的时间段高于99.7%,而长达50年的供冷合同不仅避免了用户自身的空调投资,也带来了运行上的经济实惠,这确实是一个多赢的结果。

区域

国家

能源站

特点

案例

北欧

挪威、瑞典和丹麦等

(1)采用海水、湖水、地下水、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等作为冷源;

(2)利用热泵技术、生物质和垃圾焚烧作为热源;

欧洲的区域供冷系大多是在已有的区域供热管网基础上增加制冷设备而形成

斯德哥尔摩市内的区域供冷供热系统

南欧

法国

(1)电力压缩式制冷形式;

(1)大力发展核能,电力资源丰富。此外,还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其主攻方向是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能源。

(2)法国的能源结构比例分别是,核电占 77%,水电占11%,煤电占5%;

(3)供热结构比例:燃气占62%,垃圾占12%,燃油占17%。

法国的加拿大广场制冷站

中欧

德国

燃气冷热电联产



2.4.2 瑞典区域供冷发展情况

瑞典,位于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东南部。面积约45万平方千米。海岸线长7624千米,人口918.3万。瑞典的区域供冷技术是在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瑞典的区域供冷技术从无到有,从有到世界领导者的惊人的飞速发展,年平均区域供冷冷量销售增长率保持在50%以上。在1991年,瑞典没有一个区域供冷系统,而在2000年,超过20家公司在提供销售区域供冷的服务。那么为什么区域供冷会在瑞典有如此迅猛的发展呢?这主要是因为区域供热传统的坚实根基,大量的和创造性的廉价冷源,适时的市场环境以及政府强制淘汰CFC和HCFC制冷机的法规的实施(瑞典是全世界最早淘汰CFC和HCFC的国家)的综合作用孕育了区域供冷在瑞典的发展。

瑞典第一个区域供冷工程于1992年在Västerås建成,目前该系统每年大约供冷20GWh,现在瑞典最大的区域供冷工程是Brika Energi运营,Capital Cooling Europe AB管理的斯德哥尔摩市内的区域供冷系统。

工程实例:斯德哥尔摩市内的区域供冷供热系统

斯德哥尔摩的区域供冷系统被公认为是大型供冷解决方案中最近乎完美的典型工程,这一工程主要利用波罗的海这一天然廉价的低温海水作为热交换介质,采用先进的大型海水源热泵对区域进行供冷的供冷技术。该系统的第一次初步的可行性研究始于1992年。1994年开始动工,地点就位于斯德哥尔摩的市中心。1995年第一期工程开始投产,所产的冷量开始供应市场。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在第一期工程投产的同时,一个新的60MW的制冷厂在原有的热泵系统旁边被建造起来。且于1995年年内就建成并运行。随后在1998年,制冷又补充了一个用于蓄冷的蓄水层的部分。该蓄冷部分是为了保证在高冷负荷的情况下提供足够的冷量以保证满足用户侧的需求。它可以连续数个小时给整个系统提供不小25MW的冷量。在蓄水层的蓄冷主要是在春天将来自于海水的廉价冷量通过换热器储存在蓄水层中,在夏天的夜晚,当用户端的冷负荷需求降低的时候,也进行有限度的(根据系统的运行情况)蓄冷以备白天出现冷负荷高峰的时候使用。在2000年,该区域供冷系统又补充了一个扩充系统供冷能力的制冷厂,采用了可以回收冷凝器的热量的制冷机,附加的通往城区的管线的直径为700mm。该制冷厂可以在夏天的白天为整个系统提供额外的50MW的冷量,同时该系统的热回收也可以被利用到区域供热系统中(在瑞典区域供冷的冷凝器端的热回收可以得到60℃~80℃的热水,可以为区域供热的回水预热,这也是其特色之一)。

斯德哥尔摩城区的区域供冷系统的供回水温度分别是6℃和16℃,系统压力是10bar,海水入水口位于海平面20米下,出水口在海水表面。当吸入口的海水温度低于6℃的时候,海水首先通过热泵的冷端提供给区域供热系统一部分热量,然后,被冷却的海水通过含钛金属的板式换热器将自身的冷量传递给区域供冷系统。而预热了的来自区域供热系统的回水再被输送到区域供热供热厂再加热到供水温度。

当吸入口的海水温度介于6℃和16℃之间的时候,系统还是和上面的工作过程一样,只是当冷量不能满足用户需求的时候,电驱动的制冷机将投入使用,来进一步提供能满足用户需求的冷量。同时,海水还可以作为冷却水来冷却制冷机的冷凝器以提高系统的COP。当吸入口的海水温度高于16℃的时候,海水已经没有“能力”来提供给区域供冷系统廉价的冷量了,因为她的温度比系统回水温度还要高。这时,聪明的瑞典人就利用看似无用了的海水作为冷却水来冷却制冷机的冷凝器以提高其COP,然后通过耐腐蚀的钛金换热器把热量传给区域供热系统来预热区域供热的回水。在这种工况下,区域供冷的冷量将完全由电驱动的制冷机制造的和储存在蓄水层的冷量来为系统供冷。在系统设计的时候,由于当在这种工况的情况下区域供热的热需求和前两种工况相比要小许多。因此利用区域供热的供水的热量经过吸收式制冷技术可以在经济条件可以接受的情况下提供一定的冷量给区域供冷系统。目前这只是一种想法,现有的系统并没有采取任何吸收式制冷的方案,但是一旦采用,可以说这个系统就可以说基本采用了所有可以用于大型供冷解决方案的技术了。

目前,整个系统75%的冷量来自于海水的廉价冷量,25%的冷量来自于热泵的蒸发器端和制冷机的冷凝器的热端。系统在2000年,后整体的COP大约在12~14之间,目前,整个系统的尖峰制冷能力为110MW。到2003年底,该系统的安装供冷能力为170MW,在2003年全年的累计供冷量为240GWh。虽然瑞典斯德哥尔摩城区内的区域供冷系统是世界上任何其他地方也没有办法模仿的,但是其利用低温水源作为廉价冷源并将区域供冷系统与基于大型热泵技术的区域供热系统的近乎完美的结合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深思。

项目名称

冷热源方式

供能量

其他

斯德哥尔摩市内的区域供冷供热系统

(1)冷源:抽取波罗的海海平面20米下的海水,通过换热直接输送到供冷管网;当冷量不能满足用户需求的时候,电驱动的制冷机将投入使用。

(2)制热:采用海水源热泵进行制热。

(1)供冷能力为170MW;

(2)设有一个用于蓄冷的蓄水层的部分。它可以连续数个小时给整个系统提供不小25MW的冷量。在蓄水层的蓄冷主要是在春天将来自于海水的廉价冷量通过换热器储存在蓄水层中,在夏天的夜晚,当用户端的冷负荷需求降低的时候,也进行有限度的蓄冷以备白天出现冷负荷高峰的时候使用。

(1)供冷:供回水温度分别是6℃和16℃。

(2)制冷剂采用R717。

2.4.3 法国区域供冷发展情况

法国是使用区域采暖冷冻系统的主要欧洲国家,约有12个主要区域供冷网络和多个类似的系统在运作中。在1963年,LaDefense便开始计划装设区域性采暖冷冻装置,并在1967年启用。当时的采暖量只有40兆瓦,而冷冻量只有4兆瓦。而今天,该网络已是世界上最大的网络之一。在1997年,该区域供冷系统的总冷冻容量达到220兆瓦。

工程实例:加拿大广场制冷站

加拿大广场制冷站在法国的区域供冷项目中可以说最具有特色和代表性的,这个项目的奇特之处在于它是一个“看不见”、“听不到”的制冷站。整个制冷站建设在埃菲尔铁塔附近的加拿大广场地下,呈圆筒形式,共分为5层。最底层位于地下30米。可升降的入口平时与地面齐平,当人员需要进入时通过按钮就可以将入口升出地面进入地下机房。该制冷站于2002年5月调试完成,总制冷量52MW,一共安装了8台Unitop33CX冷水机组,分布于圆通形机站的最下面两层。

该机组的冷却冷源是巴黎的塞纳河,塞纳河通过位于岸边的11200m3/h流量的水泵站被输送到制冷站的5个二次板式换热器中。板式换热器的一次循环与制冷机组的冷凝器相连。每个板的二次换热量为12.4MW,总计62MW。每层的四台机组中的两台机组的冷水循环串联连接,与位于第二层的区域供冷系统的换热器相连接。串联中的第一台机组将水从10℃冷却到6℃。接下来第二台机组将水从6℃冷却到2℃。每台机组的制冷量为6.5MW。整个冷却过程中,塞纳河的河水的平均温度只提高了0.5℃,因此对水温的影响不大。

该系统利用河水作为冷却冷源,减少了氟利昂制冷剂的使用和释放,突出了环保效益。而且利用河水进行再冷却减少了每年500000m3自来水的生产和使用。除此之外,区域制冷的应用也避免了城市中心安装冷却塔,这样可以减少因冷却塔的使用而造成雾气柱和喜热喜湿细菌的繁殖。而且区域政冷的接入方式非常安静,也可以避免因冷却塔旋转造成的噪音。该制冷系统的能效比很高,节省了大量的电能。通过优化时间和使用水蓄冷,也平衡了用电高峰和低谷时间。总的来说,该系统比单独的商业空调机组节约了30%~50%的用电,相对于减少了40%的二氧化碳的排放。

项目名称

冷热源方式

供能量

其他

法国的加拿大广场制冷站

(1)采用电制冷;

(2)冷却冷源是巴黎的塞纳河, 取水泵站的流量为11200m3/h;

(3)每层的四台机组中的两台机组的冷水循环串联连接,与位于第二层的区域供冷系统的换热器相连接。串联中的第一台机组将水从10℃冷却到6℃。接下来第二台机组将水从6℃冷却到2℃。

总制冷量52MW,一共安装了8台Unitop33CX冷水机组

(1)整个冷却过程中,塞纳河的河水的平均温度只提高了0.5℃,因此对水温的影响不大。

(2)利用河水进行再冷却减少了每年500000m3自来水的生产和使用

(3)该制冷系统的能效比很高,节省了大量的电能。通过优化时间和使用水蓄冷,也平衡了用电高峰和低谷时间。总的来说,该系统比单独的商业空调机组节约了30%~50%的用电,相对于减少了40%的二氧化碳的排放。

2.5 各国区域供冷发展新技术

随着人们环保和节能意识越来越强,一方面各个国家在对传统制冷技术进行改善,以期望获得更高的能源使用效率,另一方面也在原有的制冷技术基础上不断研究和开发其他新的制冷技术,比如近年来兴起的热泵技术以及与之相结合的冰蓄冷技术、水蓄冷技术等,无论是在工业生产、商业还是民用建筑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在日本,东京湾区域供冷系统通过与高效率热源机器、蓄热罐以及大供回水温差的结合,使得系统的CO2排放量小于平均水平的60%;在加拿大使用热泵对木材进行干燥,同比将平均减少近35%的能耗;在新加坡,使用改进的空气源热泵干燥系统干燥后的水果,与使用传统干燥方法干燥的水果相比诸多指标都得到了改进,某些指标甚至可以与冷冻干燥法干燥后的水果相媲美;美国能源部协同供热部门、制冷部门及发电厂联合开发先进的热驱动热泵系统,该系统利用发电设备余热对建筑物进行供热与制冷,该计划将推动热泵尤其是综合利用发电厂废热的冷暖同供技术的发展,这种技术如果被推广使用将使全能源利用率提高近80%。各国在通过各种技术的组合来实现能源最大化利用的同时,也加强了对制冷系统本身进行了研究。比如:加强了对传统制冷剂使用CO2替换的研究。在这一方面,欧洲走在了前面。其开发的CO2地源热泵系统借助CO2自身重力作用在地埋垂直管中自动运行,在循环过程中发生相变,从而吸收土壤低位热量,其吸热效率远高于普通制冷剂,有数据显示其吸热效率是普通制冷剂的4~12倍;这种产品投放市场已有四年,其特有的CO2自循环系统降低了系统的电能消耗,获得了较好评。

美、日、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利用区域供热供冷技术的主要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还将其作为一种方便集中管理和降低维护成本的基于热电冷联产的区域能源供应形式,充分利用废热、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多种能源形式,进一步将城市中的各类低品位能源在区域能源站中加以统一规划和利用。因此,我国区域供热供冷系统在提高能源效率的同时,还要着眼于改善城市环境、优化能源结构、防治大气污染, 将对这一技术的权衡研究和规划利用建立在更广阔和可持续发展的层面上。

2023-11-24

2023-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