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的大众婆罗汽车性能如何?,

佛既然慈悲,为何容忍李叔同抛妻弃子出家行为?


杭州,虎跑寺,外面秋雨凄寒,秋风萧杀。室内灯光晕黄,树叶映窗棱之上,婆娑摇曳。寺庙是模糊了岁月、遗忘了朝代的去处,在这里,曾经住过一位民国时相当有名的文人。只是彼时的身份,已不是名士,而是一名剃度的僧人。

“叔同”

“请叫我弘一。”

“弘一法师,请告诉我什么是爱?”

“爱,就是慈悲。”

“慈悲对世人,何以独伤我?”

这是他俗世的妻子,一名温婉的日本女子不远万里寻夫之后,于此寺见到已皈依佛门的李叔同时,两人之间的一番对话。

佛既然慈悲,那为何容忍抛妻弃子出家的行为?

对此,当时的弘一默而不答。

而现在,我对面的高僧,亦只带有几分微笑,垂下眼角,不发一语。佛学的奥妙与精深在于世人各自的领悟,不说,便是将所有的权利交予到了对方手中;不说,却已胜却千言万语。

【一】一念放下,万般从容

我素闻佛崇顿悟,佛性则来自于人性向善、渐随自己在人生的过程当中所遇、所看、所听、所想而参悟的自身来世间走一遭的真相,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南宋词人蒋捷的这首《虞美人·听雨》表面看,似乎说的只是一个人生平的三种阶段:年少倚红偎翠、软玉温香到中年时期为了生存而游走他乡,再到年老之时栖身寺庙,孤身一人听雨时的静寂与泠清。

其实仔细看,它便充满了佛家对于人生的理解。

生命的既定程序大多便是如此,由盛而衰,由强渐弱,渐渐耗光所有的能量,便“油尽灯枯”、走完这一世、抱憾而带有种种不甘而归于大限。

李叔同的一生,前半部分正恰好对照这阙词。出生于富足的家庭的他,少年时代享受过丰盛的物质生活。青年时代,他醉心艺术,造诣极深,终成一代大家,名气之大,四海皆知。而后半部分,他自己已经参透人生的规律,从而走上了另外一条道路,微笑着与佛结缘。

这样的人,俗世已经容不下他对于灵魂生活的向往。而只有浩渺而博大的佛学能够供他徜徉其间。

谁见过凡人蓄养凤凰呢?谁能束缚月光呢?每个人灵魂的高度都不一样,所见所想也就自然不同。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所以如此无常,限于凡人其实只能听从命运的安排,无力抗拒。

而能够参悟生命的这种悲凉与无奈的人,则能跳出它的既定规律,将自己从俗世的无奈与轮回当中脱离出来。

更好的利用这一生的长度,放弃那些属于个人的悲欢、名誉、地位、金钱、尔虞我诈,尽量为世人多做一些功德,终超脱凡尘俗世,拥有了世世不灭的大智慧。,

一念放下,万般从容。

古今能够参通佛理之人,均具有不为世间万物表相所惑的能力,这些不是俗世中人能够轻易了解的,眼界胸襟到了而已,而外人未必懂得。这也是他们为何选择不说的缘故,如果硬要解释的话,只能说佛渡有缘人而已。

【二】用一心爱一人,不如用佛心爱世人

佛修来世,而来世则要用今生的虔诚换取。

人们常说,这一世为火宅伴侣,下一世为法城至亲,指的就是一个由凡俗向佛门过度的过程。而摆渡的方法,就是修行。

著有《影尘回忆录》的倓虚大师,最初入佛门的原因竟然为“怕死”。当然,他的这种惧死并不是我们常说的贪生怕死,而是因为出生于民国战乱频繁的年代,自己经历过九死一生,又亲眼目睹许多的死亡。

他带着对生命无常的终极困惑,以及对俗世众生命运的坎坷与悲凉的无奈与无解,为了参悟“生与死“的玄机,从而决定放下妻儿与家业,遁入佛门,试图求得一个因果。而他的选择,却让自己成为了民国东北佛教第一人,成为了一代有名的高僧。

在他出家的这些年月当中,不仅游走四方,讲经布道,感化世人,而且兴建寺庙,培养僧才,光是他修建的佛学院,都有十三座之多。

在国危乱世之时收容与救助难民,于灾荒年代布粥施斋,让无数贫苦之人得以延续生命,积下了大的功德,为佛教在东北的兴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以他个人的经历与选择来看,虽说最初起源于对于生死无常、凡人命途多舛的疑惑,可入得佛门之后,却为佛学的精髓所感,参悟了大慈悲的法门,亦参透自己此生与其用一心爱一人,不如用佛心爱世人来得更为有意义。

人命危浅,真如早露,生年欢爱,无几时也。

楞严经上说:"纵灭一切见闻觉知,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再恩爱的夫妻,再幸福的家庭,也熬不过几十年共处的光阴,何况世事太多变幻,转眼之间墙垣残塌,红颜白骨,均被黄土掩埋。

而自己圈于这些小情小爱当中,再有成就也有限,不得施展大的抱负,而需要经历与感受的苦楚,却半分也不会减少。

一旦身入佛门,便成为了佛子,世间所有人,都成为了自己关注的对象。不同的是,再无家门理念,人若无私念挂碍,才能真正拥有善待天下苍生的能力。

为什么佛门能讲大爱?就在于他们已舍弃了小爱与小家,将天下视为一家。 众生平等,佛爱世人。不是一句空话,它是建立在这样一种“大公无私“的基础之上的。

佛性的慈悲,在于对小家小业的”无情“,而却又是对天下最真挚、最深沉的”无私“。而这份无私的大爱当中,也自然包含了他们俗世之中的家人。

看到这里,你还会否认佛性的慈悲吗?

【三】拈花微笑,是一种彻底活通透了的从容

大梵天王在灵鹫山上请佛祖释迦牟尼说法,他将一朵金婆罗花献给佛祖,态度极为恭敬与虔诚。

佛祖意态安祥拈起金婆罗花,却一句话也不说。大家都不明白他的意思,只能面面相觑。

此时唯有摩诃迦叶破颜轻轻一笑,佛祖当即宣布:"我有普照宇宙、包含万有的精深佛法,熄灭生死、超脱轮回的奥妙心法,能够摆脱一切虚假表相修成正果,其中妙处难以言说。

我以观察智,以心传心,于教外别传一宗,现在传给摩诃迦叶。"然后把平素所用的金缕袈裟和钵盂授与迦叶。

此为拈花微笑的曲故,来源于2500年之前的叙述。

佛崇心灵相通,教众得具有极高的悟性;佛亦崇个人对于禅理有透彻的理解,懂得世间最深的道理,皆隐于最普通的事情之中。红楼梦中的妙玉,自称槛外人,取其“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之意。

佛家讲求众生平等,没有权贵与平民之分,也同样视众人的生死于平等,觉得这才是世间最真的本质与绝对的公平。

生命不过如此,世间那么多的纷扰与争斗,只是一种枉然而已。而凡夫俗子,却纠缠于情爱、名利、财富交织而成的天罗地网当中无法逃避。

在佛家看来,这才是最大的愚昧与痛苦,可在俗世中人看来,这一切,却是自己此生需要为之奋斗的根源,也是自己势必得到达的去处。

痴与愚,成与就,多么强烈的对比。

俗世之中的一切,皆是佛门眼中的“三季人“,而佛祖的拈花微笑,只不过就是看穿一切之后的一种彻底活通透了的从容。

既然活通透了,又怎会再为世间那些无足轻重、羁绊自己的事物所牵制呢?既然懂得一切都只不过须臾之间的拥有而已,有一条更加宽阔的大路在指引着自己前往,又如何会舍不得放下这么一点点的私欲与私情呢?

人世间有舍才有得,舍什么,得什么,在于个人选择。

对于普通人而言,这一生只求人生顺利,婚姻美满,家庭幸福,就是最大的成功,可对于佛门中悟性超凡的僧人而言,这些只不过是一些须臾即逝的幻像而已,他们的精神层次与抱负理想,早已超脱出这种范畴。

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而舍弃与放下情缘孽债,获得最大的自由拥抱佛门,转身便成为众生之子,将所有的爱平均分给普罗大众,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怀?恐怕非你我这等迄今仍在红尘打转的俗人可枉自揣测。

人人皆有佛性,但向佛也自有取舍。

佛既然慈悲,为何容忍抛妻弃子出家的行为?

其实,每个人出家的原因各个相同,但大致离不开这四个字:“走投无路”。也许有人说李叔同出身天津豪门,家有美眷,为何会走投无路?

实际上,大家只是看到了表面,其母庶出,他在家中处境尴尬,第一任妻子是父母之命安排的,无幸福可言。虽然他选择去了日本留学,逃避这段尴尬婚姻,又发展了第二段婚姻。但回国后参与维新变法失败……凡此种种,导致他看破红尘,心如死灰。

这就是我个人认为他出家的根本原因——哀莫大于心死,百味人生都尝尽,再大的乐与悲都曾经历,没有什么可留恋的,不如皈依佛门。

最无私的行为,却得首先以一种看似自私而无情的割舍来表现出自己的态度,无情与否,可能亦只能任由人评论,当事人只能沉默无语以待了。

你若懂,他无须多说;你若不懂,多说也无用,如此而已。

今夜我宿于虎跑寺,品清茶一盏,听秋雨敲窗。心境却宁静而舒畅,佛法高深,佛理明澄,亲近自有良多获益,无比感恩。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潇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心有明灯,何惧黑夜与前程,对否?

作者:略懂居士

家事国事天下事,略知一二;烦心忧心玻璃心,开解三四。

人有千面,物有万象,冰山一角之下的世界才是暗流涌动的真实世界,人生需要看透假象的慧眼。略懂先生每天带你一起识破人生真相,化解人生迷局。

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只是临时作为文字辅助作用,绝对不会用于商业用途。

所有作品均是作者原创,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2023-11-15

2023-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