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汰赛升级,车企把增程式当成救命稻草,靠谱吗?

6月8日,理想汽车正式关闭了理想ONE的所有订购入口,这款功勋车型正式退市。作为理想汽车的首款车型,理想ONE于2019年4月上市,价格高达32.80万元,但销量却非常可观,四年多总共售出了超20万辆。

在造车新势力中,理想一开始并不被看好,但就凭着理想ONE这款车活了下来,并迎来了现在L系列月销近3万的战绩。目前,理想的美股市值已经高达325亿美元左右,远远的甩开了蔚来和小鹏,实现了惊人的反转。

复盘一下这几年的发展史,会发现理想如今在造车新势力中脱颖而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选对了增程式这条一直不被看好的技术路线,并吃到了红利。如今,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涉足增程式,并将其视为应对竞争的灵丹妙药。

消费者用脚投票,增程式从边缘到主流

首先必须承认,增程式并不是一个有多先进的新技术,甚至被主流车企视为“落后的技术”。对此,甚至多个企业的高管,还在互联网上掀起了一场“口水战”。

追根溯源,增程式的发明人正是大名鼎鼎的费迪南德·保时捷,早在1901年他就采用戴姆勒的发动机设计出一款名为Mixte的增程式电动汽车。但是,当时燃油车正如日中天,包括增程式在内的所有电动车方案都被淘汰了。

进入21世纪,油价上涨和环境保护等问题,让人类开始考虑新能源替代方案,油电转换成了大势所趋,在电池技术不足以满足需求的情况下,增程式再度被推上了前台。

雪佛兰是较早涉足的品牌,Volt就是增程式的代表作,它可以通过标准家用220伏电源充电,依靠车载的16kWh锂离子电池驱动车辆,最多行驶80公里,当电池电量消耗达到最低临界限值时,车载发动机启动发电,相当于给电动车装上了移动充电器,综合最大行驶里程达到570公里。

从现在的眼光看,这款车的指标很落后,但在当时还是不错的。2011年雪佛兰Volt以进口的方式引入中国,命名“沃蓝达”,只是49.8万元的定价,注定了其最终鲜有人问津的命运,错过了引领一个时代的机会,着实可惜。

这也是2019年,理想ONE重新拾起了增程式这个技术路线,绝大多数人不看好的重要原因。彼时,业内普遍的观点是,纯电动车将是大势所趋,增程式可能还没等普及就被淘汰了,所以没有未来。

但是,纯电动车的推广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样快,中国国土面积大,自然环境和基础设施差异巨大,这就决定了用车场景的复杂性,所以尽管电池技术进步很快,续航里程也在不断提升,但是仍然免不了续航焦虑,特别是在补能速度提升上存在技术瓶颈,很难像加油一样方便,而换电模式成本又太高。

所以,增程式技术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拥有纯电的驾驶体验,同时又可以正常加油,没有续航和里程焦虑。可见,满足市场需求才更有生命力,消费者用脚投票让增程式从边缘回到了主流视野。

增程式不是救命稻草,与插混并驾齐驱

在油电转换这个大背景下,市场的多元化决定了技术路线的多元化。事实上,在燃油车领域,节能减排也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提高发动机的热效率,涡轮增压和缸内直喷技术等等,以及日系的油电混动路线,包括丰田的THS混动、本田的i-MMD混动,还有日产的e-POWER,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其中,本田和日产的技术就包含增程式的原理。

不过,国家对新能源的认定,纯电续航里程是一个硬指标,这就要求必须装上大电池,而日系的小电池方案只能算燃油车里面,也就享受不到新能源红利,只能平替自己的燃油车。

相反比亚迪的DM-i插混方案,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一时间成了王者。同样在插混领域技术底蕴丰厚的还有长城、吉利、奇瑞、长安等企业,技术也在不断升级。

由此可见,对于消费者“既要拥有电动车体验,又要补能方便无续航焦虑”的诉求,增程并不是唯一的方案,插混同样也是非常不错的路线。

并且,从技术设定上看,插混路线更加完善。增程式是串联,发动机只能用来发电,不能直接驱动车子,这就要求电池必须要大,才能保证极限状态不拉胯。所以,市面上增程式的车子一般都是大车,定位也相对高端,价格自然更贵。

并且,虽然大电池意味着更长的纯电续航,但是对于主流用户属于续航过剩,等于拉着个大电池跑,并不经济。所以在亏电状态下,增程式的油耗也自然比同级插混车型更高一些,特别是跑高速时甚至比同级油车还高。而插混车型在跑高速时可以并联直驱,所以根据主流人群的应用场景,电池不用做的太大,够用就好,控制油耗更容易。

从目前终端市场的表现看,插电混动和增程式都有市场,都有“爆款”车型,虽然技术路线略有差异,但是大方向一致,都能让用户在没有续航焦虑的情况下,享受电车的驾控感和经济性,所以很难简单的用“先进和落后”来贴标签,只能说适合就好。

综合产品力说话,车企要有自己的“护城河”

如今,中国汽车市场越来越卷,虽然国家对新能源车仍有政策扶植,渗透率仍肉眼可见的提升,但是无奈参与竞争的企业太多,淘汰赛已经开打。

传统燃油车企要杀入新能源车赛道,造车新势力们也要努力维护基本盘,而增程式因为技术原理简单,没有专利避垒,所以迅速在行业内铺开。

在理想初露锋芒之后,东风岚图杀入新能源赛道的突破口,也是增程式,尤其是后续华为与赛力的推出的问界,以及长安深蓝、哪吒和零跑的加入,使得增程式声量越来越大,开始与插混平起平座,甚至有赶超的势头。

不过,虽然某知名品牌网红高管表示,“增程式是主动的选择,不是因为技术”,“本来有并联直驱的,后来被砍掉了”,但是插混技术更为复杂,没有技术底蕴很难做好,是不争的事实。

这意味着,插混如果技术上打磨好了,相对于增程式在竞争中有一定优势。以比亚迪的DM-i为代表的插混阵营,技术实力都非常雄厚,技术也在不断的完善,这对于想靠增程式逆袭的车企来说,无疑提升了难度系数。

其实,理想的成功,增程式的路线红利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对高净值大家庭用户需求的精准把握,以及综合产品力的匹配。增程式并不是灵丹妙药,通过增程式确实让一些企业获得了一定的路线红利,但是能否形成自己的核心用户群,是一大考验。

对于企业来说,还要是找好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然后构建品牌“护城河”。在今年的上海车展上,理想已经展现了纯电技术,接下来将切入纯电赛道,这给准备靠增程式拉一波销量的车企打了个样儿。对于车企来说,前瞻性的技术布局才是王道。

2023-06-20

2023-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