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英加盟小鹏汽车?魏建军的成功何小鹏复制不了!(上)

功成名就的王凤英并没有选择离开汽车圈,在经历了两年汽车震荡期之后,外界传言其将会加盟小鹏汽车,选择一个全新的汽车发展路径来挑战自己。

日前,有媒体表示王凤英将会出任小鹏汽车CEO,将会为小鹏汽车解决组织架构、销售渠道等问题。

不久前,何小鹏也表示小鹏汽车非常需要一个CEO,和自己搭班子一块处理公司的琐碎事务,小鹏汽车欢迎行业优秀人士加盟。

过去一年,小鹏汽车遇到了成立以来最大的挑战和危机,进入到2022年之后销量增长缓慢,高端车型G9(配置|询价)在上市两天之后又匆忙调整命名以及定价、配置策略。

相比于理想、蔚来两大品牌,曾经被誉为新势力黑马的小鹏汽车在2022年掉队明显,为了解决企业潜在危险,何小鹏在2022年10月、12月进行了两次体系架构调整。

多次体系架构调整是为了让企业拥有更好的活力、决策、效率以及担责体系,何小鹏亲自负责产规、战略、技术板块负责人。

新势力企业,尤其是小鹏汽车这种非常需要焕发活力,找到突破口的企业需要外来基因来盘活企业价值,从过去两年来说,小鹏汽车止步不前的矛盾非常多,而这也绝不是几个外来头脑能够盘活企业动能的。

01 产品本身缺乏吸引力

理想、蔚来这两家企业从一开始就目标明确,拒绝生产低端车型来透支企业未来的发展空间,从理性角度分析,首款车型就定位低端的小鹏汽车,G3(配置|询价)这台车型绝对是内部公认的失败产品。

其一,G3定位20万以内,品牌初始形象较低,随后的P7虽然定位20万以上,但仍然和理想ONE、蔚来ES8有巨大的价格差距。

其二、小鹏汽车的起点是B2B,大量的网约车投放市场,虽然让更多人认识了小鹏汽车,但同样前期产品体验感差也给用户带来了很多的负面评价,这成为后续向上发展的巨大阻力。

目前来看,小鹏汽车规划了P5、P7、G3以及G9四款车型,其中最成功的车型为小鹏P7(配置|询价),利用透支产品利润、品牌价值的方式获得了不错的销量,入门车型小鹏P5、G3两款车型因为设计、综合产品力两大原因没有爆款潜质。

最让小鹏汽车闹心的是定位高端的G9销量不及预期。

02 渠道动力不足

销售渠道是新势力的一大竞争力,和传统4S店模式完全不同,新势力讲究的是轻量化、直营、商超店模式,新零售领域特斯拉最为典型,举行加盟店,更强力的把控价格,同时可以把销售压力给到终端。

小鹏采用的是直营+加盟商的方式,何小鹏对直营门店的效率一直不满意,同时加盟店难以管理、利润难以分配、 管理动能不足都是销售端存在的问题。

王凤英是长城的“头号猛将”,从皮卡时代就开启了下沉运营模式,也算是在魏建军的推动下,开创了下沉式卖车的新路径。

在20年前的那个时代,短信、刷墙、汽贸这种传统的销售方式让长城汽车快速崛起,低成本高收益开创了一个花样卖车的新时代。

王凤英拥有很强的经销商管理能力,作为新势力中为数不多采用“直营+加盟”卖车方式的企业,何小鹏缺乏针对性管理渠道的能力和经验,而这则是王凤英所擅长的。

同时,王凤英在长城的几十年积累了很强的产品规划能力,从市场调研、产品定价、配置规划经验都非常强,在传统燃油车时代做出的成绩有目共睹。

用王凤英在长城的专业能力来攻克小鹏汽车的短板,为以后的新产品上市扫平障碍,王凤英可以说是时代创造的红利,何小鹏利用这种红利来做未来的规划的确有突破的可能。

03 何小鹏的大麻烦

王凤英的确能够为何小鹏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但未必能够解决小鹏汽车发展的难题。

中国乘用车市场红利窗口已经关闭,存量市场5年让我们清醒的认识到,造车是一门苦差事,拼的绝不仅仅是技术储备,对现金流的考核、供应链的考核也非常重要。

特斯拉的一波波降价底气就是来源于强大的资金流、丰富的技术以及对产业链的把控能力,才会在巨大的利润空间下一次次的降价,夺取市场份额话语权。

2022年Q3,小鹏汽车营收68亿,归母净润-23亿之多,在资本热度下滑、造车成本骤增、巨头频繁降价、混动路线崛起以及传统合资企业转型初见成效这种综合、复杂背景下,小鹏汽车依然是处于亏损状态。

也就是说2023年的整体市场,小鹏汽车需要在短时间内攻克生产、运营、技术、车型四个角度的难题。

降到22.99万的Model 3已经在综合竞争力上足以抢走小鹏P7很大一部分用户,不具备自产自销供应链支撑的小鹏汽车也很难在2023年有效降低制造成本。

而让人头疼的是,如果2023年销量无起色,那么亏损将会随着用人成本、运营成本的骤增而放大,最让何小鹏焦虑的点就是2023年挑战重重。

04 魏建军的成功无法被复制

魏建军带领的长城汽车是发展窗口期下无法被复制的企业,从前期低利润、中期搞研发、后期做品牌价值,长城汽车的前前后后走过了30年的时间。

30年的窗口期才打造出来一个长城汽车,这不仅仅建立在长城日复一日的企业文化下,同时也建立在外资品牌给机会的背景下,过分注重品牌价值的外资企业在入门市场给长城留下了发展的空间。

但今天的市场早已不具备这种生存环境,特斯拉价格优势非常明显,产品力同样不弱,这样技术、资金、品牌以及渠道,与这样的全球品牌抗衡,掉队的小鹏汽车很难通过整合渠道、管理架构真正意义上扭转困局。

何小鹏面对的问题非常现实,亏损如何解决、资本市场如何继续融资、新车型如何定位、单车盈利问题如何解决。

想要改善这些根本问题,就必须要从产业链、技术、制造成本以及研发效率上着手,2017年才进入汽车行业创办小鹏汽车的何小鹏,也只是一个有着5年经验的初学者。

而王凤英对于小鹏汽车来说,的确能够用长城的经验来改善小鹏汽车现有架构和管理方式,但问题的关键是,传统汽车和新势力企业本就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体量。

资金雄厚、渠道丰富、技术沉淀强悍的长城汽车如同滚滚洪流的发展速度,和技术羸弱、产品边缘、渠道动能不足、亏损严重的小鹏汽车,真的能够做到方式对等、策略精准吗?

2023-01-15

2023-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