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落后,新势力是如何包装增程式的?

曾经,三菱发动机撑起了国内汽车市场半边天,如今若再有品牌外购发动机,肯定会被众人唾弃没有技术、不思进取。

当下,国内新势力如雨后春笋,众多新车接踵而至,随之而来的还有“昨日黄花”——增程式技术。

同样是落后,增程式如何被包装?

前几天,AITO问界官微公布了一段视频,余承东在视频中表示:“充电的话,第一可能需要排队,第二可能需要半小时到一小时,可油可电则大大增加了方便性。所以今天大家买车想买一个燃油车,你还不如买一辆增程车。”

增程式一个让众多传统车企折戟的技术,一个让众多新势力推崇的技术。

早在1900年秋季,费迪南德·保时捷便推出了增程式技术。在汽车的历史长河中,增程式来得真不算晚,可至今真正玩明白的似乎也只有国内的新势力品牌。

至于为什么,从理想汽车CEO一段经典输出,就可以理性的分析出原因所在。

“我说一句难听的,TMD就是一帮搞臭技术的,没事还天天冲我们BB,都说增程电动是个落后的技术。但是,这帮搞技术的,他们搞出来什么优秀的技术了?都是一群完全不关心客户,毫无思维的人,天天研究技术路线,技术路线是什么?简直胡说八道!”

先拆分一下李想输出的观点,1、其他品牌的工程师喷他们技术落后;2、李想的反驳点在于增程式技术可以满足用户需求。

从技术的角度上来看,增程式车型可以将动力单元拆分成两大块,其中驱动系统和纯电车基本没区别。唯一的不同也是争议点的,就是增程式技术需要发动机烧油,再驱动发电电机为车辆充电,也就是起到了“充电宝”的作用。

从车企营销宣传来看,往往先是列举纯电动车的出行痛点,续航焦虑、充电困难、远行受限,再突出增程式技术解决了什么问题。

用户被洗脑下单后,殊不知在绝大多数城市,自己的新能源车还要遵守限行规定,而且使用成本跟纯电车根本没法比。与其他混动车型、插电混动车型,更是很难比拼油耗,厂家自然也不会提。

从实际的用车来看,增程式对比纯电动车型,续航与充电问题的确得到了解决。不过,馈电状态下油耗表现如何、驾驶感受如何,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毕竟,能花30万买车的用户,对油耗可能不会那么敏感。

别提环保

增程式技术的推广,就像是一场大型PUA。

“让你们换成电动车你们干不干?二是家里同时有燃油车跟理想ONE(配置|询价)的车主,燃油车你们还开不开?”

台下坐的都是理想ONE的车主,答案肯说是不会。毕竟,都买了车,吃了茶歇。

李想的输出观点,依旧是解决了用户出行问题,但禁不受住深思。

为什么要推出新能源车?大面上是环保,归根结底还是降低使用成本。那么,串联式的增程式技术真的环保吗?

网上对增程式技术的争论,一直不绝于耳。到底怎么回事,大家也是各显神通说的云里雾里。

抛开复杂的技术来看,所谓的增程式就是一根筋,馈电状态下,发动机带动发电机,发电机为电池充电,电池为驱动电机供能。

低速状态下,这样的驱动形式很好,比亚迪的DM-p、本田的i-MMD都是类似模式。驱动电机在最佳的工作区间,发动机负荷也低,除非发动机技术落后,理论上发动机油耗与噪音都不会太高。

问题就在于高速和急加速,发动机和电动机的最佳工作区间相反,电机适合低速、发动机适合高速,两者互补是大多数混动车型的解决方案,也就是需要又并联又串联。

增程式的问题就是,高速时候还让电动机干不擅长的活,它本身不擅长就累,还需要更高的能量,发动机也不能闲着,它也需要“出大力”发电,不然电压不够,电机干活也没劲。

再直白的一点讲,就是初中物理,您只会画串联的线路图,灯泡它能亮。虽然更复杂的串联+并联线路图,目的也是让灯泡亮,但它复杂但它也更省电。

实际上,新势力品牌没有历史沉淀,没有发动机和变速箱的技术积累。使用增程式技术,对发动机要求不高,外购也能解决问题,还不用研发变速器,动力传递路径也不复杂,后续依靠其他产品能力来满足用户需求。

在宣传上,只能跟纯电动车型比续航,跟燃油车比综合油耗,毕竟馈电油耗都不一定能拿得出手。这不就是挑着别人的短处狠踩,自己的问题一句不说?

当年自主品牌外购发动机,我们认为是落后,如今新势力品牌不仅外购发动机,还用落后技术,我们认为是先进?这不就是粉饰宣传之下的畸形产物?

2022-10-18

2022-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