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产能扩建“竞赛”,多年后又是一地鸡毛?

好时光和坏时光总是相对的。纵使一同经历疫情和大缺芯危机,一同面对国补下滑,有实力的车企,甚至是尚未盈利但手中有钱的新势力,不是忙着扩大产能,就是忙着接手边缘工厂的闲置产能,为自己的新能源规划铺路。

从东本接手原神龙二厂,到广汽埃安改造广菲克广州工厂,从长城盘活临沂众泰基地到抚州原大乘生产基地被比亚迪收入囊中,我们单从这些信息中,就能察觉到被时代选中与否的巨大差异。根据乘联会统计,截至2021年底,全国乘用车产能合计4089万辆,产能利用率为52.47%,同比小幅提高4%,整体行业仍处于严重产能过剩的区间。

所以当这些时代的宠儿都在疯狂掠地时,到了2025年全面电动化之年,中国新能源车的产能利用率会不会很难看?就算边缘车企的产能被盘活成新能源产能、国内车市每年维持稳定的销量增长,也还有1046万辆在建新能源产能陆续投产。汽车行业产能过剩的严峻问题,从油车到新能源车,换了一个形式存在而已。

规模真能成为护城河?

在疯狂掠地的背后,头部车企都是奔着规模化效应而来。对于他们来说,规模几乎与利润相辅相成,在市场上强者恒强。

乘联会的统计引证了这一观点,去年销量大于60万辆只有16家车企,总销量为1661.06万辆,而合计产能为2039万辆,占总产能的50%,平均产能利用率为81.03%。而其中有11家企业的产能利用率高于100%,也就是说车间无分白天黑夜、休息工作日都24小时适当运转,新车还是供不应求。

可以说这11家车企是2021年车市的最大红利者了,其实不只是2021年,他们“赢者通吃”的地位,在越发成熟的消费市场更趋明显。销量规模越大,产能的利用率就越高,在行业呈现正增长时,优胜劣汰的趋势就更加明显。

剩下的70家车企,年销量低于20万的64家,产能利用率低于50%,年销量少于1万辆的29家,产能占据了13%,但销量只占总数的0.46%,平均产能利用率只有2.02%,可见未来国内没有腰部车企,只有头部或边缘车企,而且后者如无持续热销的矩阵车型或根本性的改变发生,扭转产能过剩的状况基本无望。

从这个维度来讲,头部车企的疯狂扩张是必要,甚至是“箭在弦上”之举,例如刚从神龙汽车手中接过武汉二厂的东风本田,目前三家工厂加起来的年产能只有76.8万辆,而2021年销量在缺芯影响同比下滑一成后,东本的终端销量为76.18万辆,但终端也不时出现思域(配置|询价)最快两个月才能提车的尴尬。而今年又恰逢东本的产品大年,全新思域混动版/HATCHBACK、新一代XR-V(配置|询价)、新一代CR-V(配置|询价)和全新纯电动e:NS1都将上市,可见产能不足成为企业发展的短板,增加产能似乎必由之路。

更有市场消息指,东本接手神龙二厂就是要改造成本田全球第一个新能源标杆工厂,在汽油、油电混合板块后探索更多出路,以配合2030年电动化的目标。但工厂最早也得2023年落成,纵然“远水不能救近火”,但这家日系头部车企长跑的潜力无疑非常巨大,今年1月东本就以销售7.7万辆,同比增长107%的形势开局,可见今天“吃掉”他人的产能,为明天新能源规模化转型建立起护城河。

大众集团CEO迪斯曾说过:“造一辆电动车并不复杂,最复杂的是造一辆价格合理的电动车。”从本质上讲,汽车产业就是一种规模产业,没有一定的规模,就没有一定的效应。这个规则在新能源赛道上更加奏效,占据整车制造成本一半以上的动力电池,要实行“材料降本”,就得依靠产业链上的规模化采购来下降成本,这也很好说明头部合资、自主车企为什么在这两年热衷布局新产能。对他们来说,燃油车基本盘已稳固,研发也有一定技术壁垒,在新能源竞争未固化之际,快节奏地扩大市场占有率,“降本增效”似乎起到关键性作用。

新势力产能将“一地鸡毛”?

诚然,不愁卖的车企依然是小数,但在新一轮的攻城掠地扩张中,羽翼未丰的新造车势力,野心同样的不小。

根据车厘子观察,新势力一线“蔚小理”公布的2022年可实现产能累计达90万辆,但去年三者销量加起来不过30万辆。产销量三倍多的差异,掩盖的是新势力夜不能寐的焦虑。

不同于头部车企,有庞大的传统油车作利润基本盘,新势力纵使年销十万辆,短期内依旧难以盈利。当然新能源赛道下,以软件驱动新车销售,拉动规模年翻一番甚至是两翻,似乎是新势力能继续吸引资本进场、在未能盈利前能安身立命的根本。以小鹏汽车为例,高峰期月销量1万,肇庆工厂每天双班生产20小时仍供不应求;但在建广州和武汉三座工厂加起来,超过40万辆的设计产能,目前的销量还不足以支撑,但小鹏的“小目标”是产能50%新车销往国内,目前已经进入荷兰挪威等欧洲市场。如果按小鹏2022年25-30万辆的销售目标计算,产能确实能有很好利用,但海外市场承担将近10万辆,其中难度非常大的,要知道小鹏在欧洲的知名度几乎为零。

诚然,几乎所有的新势力都把目光拉到未来,理想汽车去年10月就把原北京现代一工厂的60%厂区加以改造,预计2023年一期就能增加10万辆产能,配合理想每年至少推出2款新车的规划。当然,理性ONE是很成功,当下供求不匹配也是真的,但理想的新车都未见踪影,就弄起圈地运动,打得如意算盘会不会太响?更何况理想汽车的目标是:2025年要拿到中国智能电动汽车20%以上的市场份额,等于2025年理想的交付量要达到160万辆,足以再造一个吉利或长安。

去年新能源乘用车销售332.6万辆,而专营产能就有569.5万辆,产能利用率是 58.4%。如果按照乘联会预测,2022年新能源车销量有望突破600万辆,那么几乎销量与产能画上等号,但别忘了目前很多传统车企生产部分新能源车都在与燃油车共线的,后续还有1046万辆新产能陆续投产。

写在最后

蔚来创始人李斌近期表示,随着像华为、小米、苹果等科技公司在汽车领域的计划逐渐清晰,2022年大家开始埋头苦干,而行业的最终决赛,预计会在2024年、2025年开始,到时候会有根本性的行业格局变化。

不难理解2022年大家对产能提升的迫切需求,更多是种底气,到2024年决战时资源能为自己所用。但用一种近乎狂飙的速度圈地,这与当年许博士的“大大大,圈圈圈,合合合”,又有什么差别呢?本来传统过剩产能因为新能源车的发展,得到盘活解决是好事,但新能源车产能麻木求大,2025年后会否变成新的一地鸡毛?

-END-

2022-02-18

2022-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