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电动车要优先考虑什么? 不建自有超充站,车主寸步难行

大家选个电动车,要看的东西很多,看造型帅不帅、加速快不快、配置高不高、自动驾驶厉害不厉害、电池可靠不可靠……当然,也得看续航里程长不长。除此之外,还得考虑什么因素呢?

其实有个关键因素常常被大家所忽略,那就是自有超充站。所谓自有超充站,即车企自己建设的超级充电站,或者是具有类似功能的换电站,主要供给本品牌车辆使用,谢绝其它车辆前来充电。

为什么说这种有“排他性”的超充站很重要呢?归根结底就是充电桩资源太少了,而电动车太多,随着新能源化大潮的到来,紧缺现象还可能变得越来越严重。截至2021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达261万辆,这些车辆都需要电桩来确保出行的。但是由于老旧小区改造困难、物业不配合、车主没有产权车位等原因,有相当部分的随车附赠充电桩,实际上并没有安装使用,所以严重依赖公共充电桩。

但目前新能源车与公共充电桩的比例仅为7.9: 1,差不多是8辆新能源汽车,抢一个公共充电桩用,就问你恐怖不恐怖?而且这组数据是极其乐观的,实际情况远比这严重,因为许多城市已经要求营运车辆的全面电动化,许多小面包和出租车也需要占用充电桩,这些车辆是没有被计入保有量的;而且许多充电桩存在兼容性差、无法使用的问题,还要面临燃油车强占车位的麻烦,毕竟油车车位也紧缺,根据商业机构调查,真正可随时使用的电桩,仅占总数的30%-40%。

要缓解这种焦虑,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车企自己建电桩,不让别的牌子的车来用,这样就可以减轻车主的负担,而且自有充电桩的匹配性和适应性都更好,可以避免来了却没法充电的尴尬。典型例子就是特斯拉,这家车企自2016年开始抢先布局,到今天已经在中国拥有了1000座超级充电站,配备超过8000个超级充电桩。而几家新势力也在快速布局中,至2021年6月,蔚来已布局249座换电站和177座超充站,小鹏、极氪等品牌也规划了数百乃至上千座超充站。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有些后发的初创品牌,似乎毫无兴建自有超充站的念头,甚至连PPT画饼都懒得画,只说车辆性能,决口不提自有超充。消费者购买了之后,可能就不得不去跟出租车、小面包争抢公共充电桩,要么就去商场里面寻找充电桩,然后支付高额的停车费,如果要跑长途,在高速上排队充电也是一场灾难,去年五一、国庆的时候,很多电动车主就已经体验过在服务区待上七八个小时的痛苦了。

更严重的问题在于,你在一些杂牌公共充电桩,跟一些质量不佳的运营车呆在一起,这个组合的自燃起火就很高,万一出了事,铁定连累到你。

这背后的原因也不难去猜,无非就是没钱。特斯拉从未公布建设如此多的超充站需要多少钱,外媒估计花费可能高达几十至上百亿美元,布局一个慢充装,花费需2000美元到1万美元之间,布局一个快充桩,成本可能上涨到5万美元,这还没算上长期的运营维护费用以及场地租金。越是后发,建设成本就越高,因为城市和高速休息区空间有限,别人已经被便宜又常用的地段全部给占了,哪有空间留给你?

而且,充电桩又是回本极慢的生意,除了收服务费,很难找到其它的变现渠道,从国内充电企业的发展轨迹也能看出这点。2017年时,中国大概有300多家公共充电桩企业,大家追着国家的高额补贴,狂热地入行。但到了2019年,50%的企业或已经倒闭或退出这一行业,还有30%的企业在盈亏平衡的基准线上挣扎。不对外开放、仅供本品牌使用的自有超充站,想要盈利肯定更困难,随时可能变成负担。即便是特斯拉这样做的比较好的企业,也频繁暗示正在考虑将超充站对外开放。

对于初创的车企而言,造车其实很简单,三电系统业内都有现成的可以买,组装整合一下就行,只要你有造车资质,搞台能开的电动车其实并不存在什么难题。但这些车企还没卖多少车,手里的现金储备少,很难一下子掏出这么多钱来建设超充站,而且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到底能卖出多少台车,万一建了超充站没有人来用,那也是白搭。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这里面有个矛盾,超充站数量必定跟车的数量相辅相成,但是你没有超充站的话,品牌的竞争力又不足,好像是个无解的死局。

其实从全局的角度来看,自有超充站也是个效率很低下的东西,完全统一充电站规格,对外开放而不是建起围墙,让所有电动车可以使用所有充电桩,才是利用率最高的方式,你好我也好。但充电桩不足的窘境,又让车企不得不通过自有超充站,来确保本品牌车主的使用体验,别人好不好另说,我先照顾好自己。这便是第二个矛盾。

车企如何解决这两个矛盾,咱们管不着,咱们就认一个理,再好再帅的电动车,因为没电而被拖上板车时,就帅不起来了。买车的时候,请一定把自有超充站考虑进去!!!

2022-01-26

202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