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汽车蜂巢传动如何对待?用户需求是什么?,

迈入千万级时代的蜂巢动力,未来将如何发展?

第一个1000万台历时21年达成,下一个1000万台,将出现在4年或5年后

文 | 赵成

继不久前整车产量破千万辆后,长城汽车又一次迈入“千万级时代”。

近日,长城汽车蜂巢动力第1000万台发动机在蜂巢易创扬中产业园区下线。至此,长城汽车蜂巢动力成为中国汽车品牌首家生产销售发动机达到1000万台量级的企业。


企业供图

据了解,此次下线的第1000万台发动机是长城汽车蜂巢动力自主研发的1.5T缸内直喷汽油发动机,型号为4B15C,其最大功率135kW,最大扭矩275N·m,最低燃油消耗率218.2g/kWh,集合了连续可变气门升程、VGT增压器、热管理模块、350bar中置直喷、缸盖集成排气歧管等诸多发动机领域前沿技术。

下线仪式上,长城汽车蜂巢易创科技有限公司联席董事长陈晓亮表示:“面对汽车行业百年未有的大变局,面对动力领域转型升级的压力,长城汽车蜂巢动力将笃行多元化协同发展,大力推进动力领域的混动化、低碳化、智能化发展,并深化替代能源技术研发,推动替代能源的规模化运用,助推中国汽车产业发展,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长城汽车蜂巢动力的方案、智慧与力量。”


企业供图

未来三年,蜂巢动力还将基于汽油、柴油、合成燃料、氢气等4种燃料形式、6大产品平台,推出23款发动机产品,全面兼容常规和混动架构,适用于种N种使用场景;2023年,长城汽车蜂巢动力将推出第一款热效率45%+的混动专用发动机,最大功率和扭矩分别达到110kW和240N·m。

多维、协同、低碳与高效将成为中国汽车动力发展的重要趋势。掌握核心动力技术的车企将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长城汽车深谙此理。

近日,财经汽车(ID:caijingqiche)与蜂巢动力高管的访谈中,谈到了发动机的未来发展趋势,如何与国际企业竞争,如何进行资金投入等问题。以下为采访实录,财经汽车(ID:caijingqiche)整理,内容略有删减。

谈技术:内燃机还将长期存在

财经汽车(ID:caijingqiche):面对环境与能源的挑战,世界多国为“禁燃”制定时间表,此长城汽车却依然大力研发内燃机,这种背后的深意是什么?

蜂巢动力研究院院长 李健:汽车的动力系统正在进行着深刻的变革,我们现在确实是面临着行业的挑战。但是我们认为,与其说某一种能源的突起倒不如说是一种多元化的发展,而多元化的发展将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所以无论是电动还是传统的内燃机还是氢能,都在做自己的突破和创新,我们认为内燃机依然有较长的生命周期,而且也能够满足客户各种各样的使用场景。因此,我们也会基于用户的需求,去制定的多种多样的能够实际满足客户需求的常规和混合动力方案,同时我们也会进行其他燃料的深度开发,目前我们也在做进一步市场契合度的开发。

基于这一点,我们在做整个动力总程的深度协同,即发动机、变速器等产品,如何能够发挥到最大的集成性的优势,用最终的产品来赢得客户的认可。

财经汽车(ID:caijingqiche):业内普遍认为,内燃机可能在未来十几年都是支配的地位,蜂巢动力在核心技术方面的规划和布局是怎样的?

蜂巢动力研究院总工程师 高定伟:发动机和电机互有优势,后续更多的是混动的融合,而且发动机还是有很大潜能可以深挖的。

目前,发动机必须要满足排放和碳排放的要求,因此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是非常重要的因素。这就对发动机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燃烧系统的设计、混合动力方面的电动化以及电气化方面都需要提高。

还有就是智能化,就是根据整车的需求,负荷的需求,发动机自动识别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工作,要做这些工作。从发动机本身来说,它的核心主要是可变技术,我们目前能做到可变气门升程、可变配气相位还有可变压缩比,这些可变技术都能够提高和支持我们的发展。

谈品牌:品牌力仍然是弱项

财经汽车(ID:caijingqiche):蜂巢动力现有的产品技术水平是否可以与国际品牌相媲美了?

蜂巢动力联系董事长 郑立鹏:现在中国产品缺的不是产品力,缺的是品牌,因为品牌价值带来了大家对一个产品力带有了一定的另外的思路和思考。所以未来我们在做产品力的同时,要用好的产品力来支撑品牌的打造。包括我们可以看到这两年其实中国自主品牌一直在走品牌向上,产品力、品牌力的打造。其实我们缺的就是从下往上走的品牌力的劲,这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品牌力仍是我们比较薄弱的一项,也是未来我们在重点投入和打造的。

未来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的发展,我们为什么要做蜂巢易创,他是把发动机、变速器、电机做了三种效率的有效集成,也就是在蜂巢易创这个团体里面有传统、有混动、有纯电。所以我们想在这个里面打造一个系列化的产品平台。

因为不同的车型,不同的政策法规会有不同的顾客需求,为满足不同的顾客需求我们来打造,因此未来发动机的发展不再像以前是一个单独的研发,它一定会结合着电,一定会结合着我们的传动系统,这样的话才能让它有效的结合。

所以你看到我们未来的1.5L、2.0L,它不是单纯的追求一个高效的热效点是41还是43,我们一定是在热效的范围内把它扩大,所以在它的基础上给他匹配的是一个多档化的传动系统和电机相结合的。所以我们可以看到1.5L的发动机开发是配合着我们的双电机的,同时为了把我们发动机更高效的传动,我们创新的为发动机做了两个档位,使发动机的高效区域运行范围更广。

财经汽车(ID:caijingqiche):蜂巢动力的企业愿景是打造世界级的汽车核心零部件企业,如何解读这个愿景的?

蜂巢动力联席董事长 陈晓亮:长城汽车未来的战略规划是走向全球,如今我们的整车已经向全球化进行布局。作为研发、制造发动机和变速器等核心部件的企业,蜂巢动力必须要支持整车走出去。因此,我们把全球化作为一个支撑整车全球化发展的战略。

另外,蜂巢动力自身的发展也需要全球化,因为全球化不仅是一个名词,它更多的是代表一个企业的品牌影响力,一个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以及这个企业自身的人员梯队、企业自身的技术,它不仅仅是覆盖了几个国家的问题,更是一个企业发展的高的目标。

谈发展:持续硬核投入

财经汽车(ID:caijingqiche):蜂巢动力在2020年5月份有一次融资,是从10亿的注册资本变到了24亿,今年5月份又一次融资,注册资本是从24亿到了32亿。一年多的时间公司快速的扩张,我们的信心是什么?之后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蜂巢动力联系董事长 郑立鹏:从2018年开始,扬中工厂就是我们在外面投资的第一个工厂,我们打算未来在扬中市投了80个亿,所以我们现在在扬中市已经投了超过50个亿了。我们发动机未来还要再建至少三到四个工厂。

除了发动机,我们还在传统的变速器领域、混合动力领域和电机领域布局,所以像我们长城公司在重庆投了9AT,包括电机我们在扬中要投50万的电机,还有我们在扬中还要投100万的转向。以前发动机更多的是自己用,变速器从2017年开始我们全部改成自己用,包括现在的柠檬的混合动力,还有现在欧拉的纯电动平台,我们都在把自己用的同时也会用一部分外部的。因为我们的转向是刚开始,实际上现在长城的魏派、坦克、H9的转向全部是我们自制的,而且我们是做了中国第一个L2+级的DP的专项。今年年底我们会推出我们的L3级转向,还有明年我们还会推出我们的线控转向。

在核心技术上的布局,很多的硬件投入都是完成按照国际化的水平来做的。我们不会投入一个试用型的组装厂来做。我们一定是投全产业链的,包括在核心零部件上我们也在投入,今年我们的增压器在泰州,我们在泰州还有两个零件工厂,一个是生产我们的增压器和空气压缩机。同时我们今年三月份在泰州工厂我们的双离合器模块和液压模块完全自主化的量产了。

未来,我们在扬中又投了将近2个亿去建一个实验中心,所以我们一定是在硬核投入上在持续进行的。这个就是刚才说的为什么我们在不断的对我们的资金进行注入。我们不是说在这个领域不投了,我们在这个领域未来一定是加大投入和关注的。所以就是看到我们在注册资金上不断变化的原因。第二个,因为我们的注册资金也是逐步的投入的,根据项目的扩展和进展,然后把资金加进去去做投入。

财经汽车(ID:caijingqiche):2019年,戴姆勒突然宣布定制内燃机的研发,后来辟谣是停止新一代内燃机的研发,而是把精力放在电动机上了。作为长城汽车旗下的动力研发集团,我们如何分配这个资源?内部有没有冲突或者是分歧?

蜂巢动力联席董事长 陈晓亮:其实任何一个企业都有这个问题,只要是做动力的,只要是做车的,都会面临这个问题。你到底是哪里的投入资金更多?

长城汽车把零部件独立,我觉得恰恰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因为我们是完全独立运作,我们这是发动机、变速器,我们不能说动力“禁燃”的声音多了我们就不干了,我们就是吃这一碗饭的,氢能是氢能单独的一块儿,电池是单独的一块儿,我这边就是发动机、变速器,所以未来发动机的话,像纯电车就肯定用不到我了。

长城汽车把所有的零部件独立以后,它更有利于每一个零部件去思考你的未来发展是什么。我做动力的,那么我的未来投入就是常规动力、混合动力用到我的发动机,那么车上不用我发动机了我发动机干什么?我自己把自己干掉?不会的。所以我会更聚焦把我的精力往混动领域、传统动力领域去研究市场和客户的需求是什么。

就是未来的车用动力是多种形式的,但是传统动力可能会越来越少,甚至没有,这也是很正常的。但是发动机加电机的不同的组合模式的混合动力,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是必然存在的。甚至于未来的替代燃料,就是上午我们进的替代燃料,如果说将来的替代燃料有突破,你用电也好,用燃料电池也好还是用发动机也好。

传统意义上认为,发动机就是烧油的,我烧气的不叫发动机吗?现在还有很多国家生产天然气,他们矿石能源少,他们那里发动机就是烧天然气的。也就是发动机燃烧做功的方式是不会被替代的,燃料可能由于碳排放和安全等等原因,这个燃料形式可能会发生变化。所以我认为对于动力的研究会持续不断,也就是说你可以“禁油”,但是发动机还必须要存在,你可以不烧油,可以说停止传统动力的研究,但是混合动力里面的发动机也会长期持续一段时间存在。

所以对于发动机的研究,包括对于未来的技术研究,实际上还有很多东西要做。

2024-04-04

后面没有了,返回>>电动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