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芽形状的车标有什么寓意?,树芽形状的车标有什么特点

9.2分,关于常见哺乳动物的冷门真相 | 实用自然图鉴

最近看了一本名叫《实用自然图鉴》的书,发现了很多闻所未闻的自然常识,故在此将书中有趣的内容简单整理下,也希望能让大家有所收获。

本文图片皆源自网络

此文为《实用自然图鉴》系列的第3篇——哺乳类篇(前两篇为昆虫篇:豆瓣9.2,关于常见昆虫的冷门真相 | 实用自然图鉴;鸟类篇:豆瓣9.2,关于常见鸟类的部分真相 | 实用自然图鉴) 。

1、哺乳纲

哺乳类属于脊椎动物中的一纲。所有的哺乳动物,母亲在生育儿女后都会给子女喂食母乳。

哺乳动物的体表一般都有毛,体温多为恒温。目前世界上约有4500种哺乳类动物。

大多数哺乳动物都是夜行性的。白天活动,只有猴子、鹿、羚羊和松鼠少数几种。

夜行动物对红色光线的反应比较迟钝,所以夜间观察时,可以用红色玻璃纸包住光源。

夜行活动并不意味着它们整晚都不睡觉。每天的日落后到晚上10点左右,以及黎明前的几个小时,是哺乳动物最为活跃的时间段。

2、每天进食同等体重的鼹鼠

鼹鼠生活在我们的附近。它们在地下挖出隧道来,像警察巡逻似的来回穿梭于隧道中寻找食物。

鼹鼠的眼睛很小,几乎没有视力,靠嗅觉来觅食

鼹鼠的体长为22-24厘米,尾长16-20厘米。

鼹鼠很贪吃,蚯蚓、昆虫的幼虫、蝼蛄、蜗牛等都是它们的主食。

每天鼹鼠至少吃掉50-60条蚯蚓,每天的进食量相当于自己的体重。

鼹鼠挖地建巢之后,挖出的土会形成一个小土包,因此很容易找到。

3、三类家鼠

鼷鼠

老鼠的种类大约有1000种,占哺乳动物整体的1/4。

野鼠和家鼠都不是正式的叫法,只是大家习惯把家里的老鼠称为家鼠,在野外看到的叫做野鼠罢了。

家鼠包括鼷鼠黑家鼠褐家鼠(地沟鼠)3种。

鼷鼠是老鼠中最小的一类,体长约7厘米,尾长约6厘米。

鼷鼠能够吃人类吃的所有食物,在野外还能靠吃昆虫和植物的根为生。

鼷鼠经过改良后,经常被作为医学实验来使用。

黑家鼠的体长为16-18厘米,尾长为18-20厘米。

黑家鼠和褐家鼠,无论在姿态上还是在外形上都非常相似,区别在于它们各自喜好的居住环境不同。

黑家鼠经常在屋檐上等高的地方活动,比如在屋檐或电线上飞檐走壁。

褐家鼠喜好生活在下水道、河岸等潮湿的地方。

4、两类野鼠

巢鼠(左)与田鼠

在人们活动场所附近的草丛、河岸经常能看见的,是巢鼠田鼠,它们靠吃食草木的根以及谷物为生。

巢鼠的体色比较贴近橙色的鲜明颜色,田鼠的体色则是暗褐色。

巢鼠的体长约6厘米,尾长约7厘米;田鼠的体长约10厘米,尾部较短。

巢鼠可以咬着草叶尖,灵巧地把它们卷成球状的巢。一到冬天,巢鼠就挖好隧道,躲到地下生活,这时候草丛里的巢往往是个空巢。

田鼠在距离地面不深的地方挖隧道,一年到头都生活在隧道里,还把巢筑在隧道里。

巢鼠和田鼠一样,都是日出前和日落后的几个小时出门觅食

5、会室内设计的红鼠

姬鼠

秋天,当橡实等树果成熟后落到地上,会引来许多老鼠和松鼠。在果实丰收的季节,它们会忙的不可开交,吃不完的果实会储存起来。

红鼠是落叶林中常见的典型老鼠,体色为毛红褐色,体长和尾长都约为10厘米。

红鼠也是在地下挖出隧道,然后在里面构筑不同用途的“小房间”,有休息室、储藏室,甚至还有卫生间。

红鼠在其他好多地方都建有储藏室,它们知道“所有的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会把重要的食物四处分散储藏,以备在觅食困难时所需。

6、与树果互助的松鼠

松鼠和老鼠基本可以算一家人。如果遮住松鼠的尾巴,会发现跟老鼠非常相似。

松鼠主要吃树果,包括核桃、橡实、松果和杉树果等,生活在针叶树混杂林。

松鼠也会储藏树果。有时可能是忘记了,或实在吃不完,有些树果被储藏后就没再被挖出来,时间一长,这些埋在土里的树果便会生根发芽。

很多松鼠都生活在树上,只有在觅食的时候才下树,而且大多是在黎明或傍晚时

松鼠在枝丫上用小树枝和树皮来筑巢,巢穴里铺有一些树叶和草叶。每年繁殖2次。

7、精于滑翔的鼯鼠和飞鼠

鼯鼠(左)与飞鼠

鼯鼠(又称大飞鼠)和飞鼠,与老鼠和松鼠是近亲。它们在进食时,前足都可以像手一样使用。

不同的是,鼯鼠和飞鼠常年生活在树上,偶尔会到地面上蹦蹦跳跳。

当它们从一棵树移动到另一棵树时,会张开前足和后足之间的膜,在空中滑行(因飞鼠的生活与鼯鼠相似,故以鼯鼠为例进行说明)。

鼯鼠在大树的树洞里筑巢生活,所以想找到它们,首先要找到大树才行。

鼯鼠体长约40厘米,尾长30-40厘米,脸颊的白毛是其特征。飞鼠体长约20厘米,尾长约10厘米。

鼯鼠和费时只能从高处向低处滑翔,但鼯鼠的滑翔本领更高超

在滑翔前,鼯鼠会先鸣叫,确定目标后才开始滑翔。鼯鼠的脚趾上有锋利的爪子,可以帮助它顺利攀上树木。鼯鼠在夜幕降临前会回到巢穴,

鼯鼠的食物主要是树干的芽、叶、花和茎,和松鼠、老鼠一样,它也会吃橡实。

8、会飞的哺乳动物——蝙蝠

不同种类的蝙蝠,长相不同。蝙蝠前足的爪子可以伸长,爪子之间长着膜。

在哺乳类动物中,蝙蝠是唯一能够像鸟一样飞翔的。白天,蝙蝠们躲在屋檐下、树洞里或洞窟里休息,到了日暮时分才开始活动。

不是所有蝙蝠都能发出人类无法感受到的超声波,只是大多数可以利用超声波判断飞行的路线和猎物的位置。

有一类蝙蝠,体长约20厘米,由于它们吃食水果,故被称为果蝠

有一类蝙蝠,体长约5厘米,以昆虫为食,白天经常在屋檐下休息,故被称为家蝠

9、有惊人弹跳力的野兔

野兔属于夜行动物。运气好的话,在日落或日出时的山间,可以碰见它们。

野兔在夏天时的毛为褐色,冬天时的毛为白色。不管是什么颜色,都会与季节和生活环境相融合。

野兔靠吃食树木的芽、叶、树皮及青草等植物为生。

通常野兔的粪便都是比较硬的小球状,偶尔粪便比较柔软时,野兔可能会把它吃掉,因为可以摄取到营养。

野兔体长约50厘米,后腿粗壮,弹跳力惊人。足迹有明显的特征,即后腿的脚印比前腿长很多。

10、杂食性的大馋鬼——狸

果子狸

狸又称豹猫、狸猫,栖息于森林草丛,常出没于城镇近郊。

狸属于食肉目猫科,是典型的杂食性动物,以鼠、蛇、蛙、鸟、昆虫和树果为食,也吃人类的剩饭。

狸通常在日落时分开始行动,有时是一雌一雄,更多时候是全家出动。

每年5-6月是它们怀胎生子的时期,到了夏秋之际,便可以看到狸宝宝的身影。小狸经过6个月左右的发育成长,就能变得与父母一般大。

狸会利用树洞、土洞或岩石的裂缝来筑巢。它们生性喜好清洁,不会在巢里拉粪便,因此有堆粪的习惯。

堆粪指的是同一家族成员常把某个地方当做“厕所”使用。

人们常把獾认作狸,其实它们的区别很明显,比如獾的腿相对粗短,脸上两眼的上方各有一条纵向的黑线。

11、森林著名猎手——黄鼠狼

黄鼠狼又称黄鼬,属于食肉目鼬科。雌性黄鼠狼的大小仅有雄性的一半左右。

黄鼠狼的动作非常敏捷,一旦确定了捕猎目标,它会以惊人的弹跳力猛扑过去。黎明和傍晚是黄鼠狼的最佳活动时间。

黄鼠狼是肉食性动物,主要吃食老鼠,有时也吃雏鸟、鸟蛋、青蛙和螃蟹。有老鼠的地方,一般就能找到黄鼠狼。

黄鼠狼擅长奔跑,还会爬树,爪子之间还长有蹼,所以也能游泳。兴奋时会发出臭味。

黄鼠狼也有堆粪的习惯,堆粪处会散发出气味,好像想让成员知道是谁在附近活动。

12、拥有敏锐嗅觉和听觉的狐

狐属于犬科,外形比狸更贴近狗,但狐的体形更纤细,嘴更尖,尾巴又长又蓬松。

狐主要以老鼠、野兔等为食。有时也会袭击鸟类,秋天还会吃树果及人类的剩饭。

一般有狸的地方,也会有狐出没。区别是,狸习惯把头贴近地面,四处嗅四处闻。

狐也是在日出前和日落后活动,所以观察只能在夜间进行。

狐的尾部顶端为白色;如果把它们的足迹用线连起来,几乎是在一条直线上。

狐是自己挖掘洞穴,在里面生育子女。春天降生的小狐,到秋天就能完全独立。

13、野猪最爱在泥里打滚

野猪不仅腿短脖子短,毛也又粗又硬,长着獠牙。

野猪崽的身上会有条纹,条纹大约在6个月后消失。

野猪是偶蹄类动物(长着双数蹄的动物),像鹿和羚羊一样,每只脚上都长着2个大蹄和2个小蹄。

不一样的是,鹿和羚羊的小蹄是不与地面接触的,但野猪所有的蹄都接触地面。

反刍(俗称倒嚼,指进入胃部的食物再度返回口中咀嚼)是偶蹄类动物的特征,而野猪是个例外,不会反刍。

野猪一般住在山里,通过挖土和收集草叶筑巢,在巢里生育后代。

野猪挖土时,会先用坚硬的鼻尖拱土,然后一边摇动脖子,一边挖掘。

野猪是夜行性动物。如果是安全的地方,白天也会出现,且不会主动袭击人类。

作为杂食性动物,野猪的食量很大,可以吃很多东西,如树果、植物的根、蚯蚓、青蛙和昆虫等。

在泥泞的地方打滚玩耍,是野猪最大的嗜好。不仅是为了避暑,也是为了把附着在身上的寄生虫蹭下来。

14、群居的鹿

鹿经常在斜坡地的树林附近活动,活动范围很少会改变,但现在很难见到鹿。

鹿可以将草叶、树叶、树芽、树皮等通通吃到肚子里。

鹿在早上和傍晚进食,白天和夜晚则一边反刍,一边休息

鹿基本上是母鹿和小鹿一起生活,雄鹿单独生活。秋天是交配的季节,这时候的雄鹿会与雌鹿待在一起。

5-6月是小鹿出生的时间,这时的母鹿会很敏感,富有攻击性,千万不要激怒它们,不要距离小鹿太近,更不要触摸它们。

小雄鹿到2岁时才长角,3岁时角开始分叉。

鹿角是雄性之间较量时用的工具,顶端是圆的。鹿角每年都更新,春天掉落后长出鹿茸。

鹿如果感到危险,尾部的毛会张开,这是在向同伴发出的危险信号。

15、仪表堂堂的斑羚

斑羚更难见到,不仅是因为它们数量稀少,还因为它们的体色是灰色或深褐色的,在树林里很难辨认,到了冬天会好点。

斑羚以草叶、树叶和树果等为食。它们也是在早上和傍晚进食,白天和夜晚躲在石头后面一边反刍一边休息。

斑羚一般都单独生活,春夏期间产下幼崽的母斑羚,会陪着子女直到第二年春天。

不论雌雄,斑羚的头上都长着又短又尖的犄角。

斑羚经常在树上磨犄角,除了把犄角磨得更尖更亮外,还能表明自己的领地范围。

斑羚眼睛下方的眼下腺会分泌出的透明液体,沾到树枝等地方,作为划分地盘的标志。

斑羚的粪便集中在一处,而鹿是一边走一边排泄,所以到处都是粪便。

16、昼行性动物——猴子

猴子是为数不多的昼行性动物,群居生活,主要食物是树果、新芽、树叶和草叶等。冬天缺少食物时,也会啃食树皮

猴子之间的毛发整理,只在相互信任的亲友之间进行,这是一种感情的表达。

猴骑猴,指的是一只猴子从背后骑在另一只猴子身上。这是显示家族地位高低和实力强弱的动作。有时交配也采用这种动作。

不要随意给猴子食物,一旦它们发现你的食物,经常蜂拥而上,让你难堪。

不要伸手抚摸猴宝宝,因为母猴的叫声有时会引来家族领袖,可能会对发起进攻。

不要紧盯着猴子看,这会引起它的巨大恐惧,招致不必要的麻烦。

17、块头大却很温顺的貘

貘属于大型奇蹄类动物,前肢有4个蹄子,后肢有3个蹄子

貘的四肢粗短,鼻子可以伸缩,身体滚圆,耳朵的顶端是白色。

貘居住在中南美洲和东南亚,其中东南亚的膜,身体颜色黑白分明,很讨人喜爱。

貘属于夜行性,胆小而温顺,常出没于近水的密林中。

18、粪便与洞穴

单靠地上的粪便,便能说出是什么动物,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植食性的哺乳类动物的粪便大多是圆滚滚的,气味不会太刺鼻。

肉食性的哺乳类动物的粪便大多是细长形的,有点黏,越是新鲜臭气越重,而且粪便里会有猎物的毛发、骨头、牙齿和爪子等。

利用树干裂口安家的是鼯鼠和飞鼠,有时松鼠也是;利用树根附近洞坑的是狸和白鼬;如果树洞很大,则常被熊占领。

利用很大山洞的是蝙蝠;利用岩石裂缝或土坡斜面上的洞穴的,是狐、獾和狸。

有时獾和狐也会自己挖洞。獾挖的洞,第二年被狐接手使用;狐挖的洞,又被狸接管。


敬请期待第4篇《实用自然图鉴》的系列文章。

2024-02-15

2024-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