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影响力报告

2024年2月8日,世研指数联合中国品牌影响力实验室、中外传播智库共同发布《2024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影响力报告》。此前,世研指数曾参与2022汽车品牌传播影响力指数报告课题组,并在2023中外企业家车谷论坛上发布。

数据显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从2017年到2022年逐年上升,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为11万亿元,同比增长65.0%,2025年有望达到23万亿元。

基于世研指数影响力评价体系,从竞争力、品牌力和传播力三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的结果,2024最具影响力中国新能源汽车TOP10排序如下:

比亚迪

比亚迪成立于1995年,以生产消费电池起家。2003年比亚迪通过收购秦川汽车厂进入整车生产领域,2008年推出第一款新能源汽车F3DM,2010年进军光伏市场,2016年成立轨道交通事业部。目前公司形成了以新能源业务为核心,包括电池、手机零部件、城市交通在内的完整的产业集群。比亚迪2023年销量302万辆,同比增长61.8%,市占率32%保持第一。

比亚迪的优势,一是供应端成本和制造成本处于行业领先;二是车型开发的成功率高;三是出海进展较快,海外消费者对比亚迪品牌的认知度较高。

上汽集团

上汽集团2023年全集团销售新能源车112.3万辆,位居第二。在新能源车销量的占比构成上,上汽通用五菱占比40.8%,上汽乘用车占比31.9%,上汽大众占比11.6%,上汽通用占比8.9%,智己汽车和其他占比为3.4%。2023年上汽通用五菱批发销量同比下降38%,与此同时,高级别的上汽乘用车新能源全年增速40%。以智己、飞凡、荣威、名爵为代表的高附加值品牌快速增长。

理想汽车

理想汽车2023年全年共交付37.6万辆,同比增长182%。凭借精准的细分市场定位和品牌塑造,理想深耕增程式SUV市场。通过精简SKU和极致项目流程管理,在2023年一季度首次实现盈利,净利润1.35亿美元,三季度毛利率维持行业第一,高达21.6%,净利润达成8.4亿美元,同比增长366%。

吉利汽车

吉利汽车2023年新能源销量达到48.7万辆,同比增长48%。其中插电混动增速迅猛,销售15.3万辆,增长1.3倍。在高端新能源领域,极氪品牌也成绩亮眼,全年累计销售11.9万辆,同比增长65%。此外,吉利熊猫(配置|询价)主打微型纯电车型,几何系列专注经济适用型用户,领克聚焦中高端市场。

广汽埃安

广汽埃安新能源产销已突破100万辆,2023全年累计销量超48万辆,同比增长77%。品牌高端化升级是广汽埃安面临的最主要挑战。为应对变局,广汽埃安的因湃电池工厂在年底正式竣工投产,同时发布弹匣电池2.0,以电池技术和智能制造切入,是广汽埃安2024年再上新台阶的策略。

蔚来汽车

蔚来汽车2023年交付16万辆,同比增长30.7%。在智能化方面正式发布了全域操作系统天枢和首款自研芯片产品。实现盈亏平衡依然是蔚来2024年的首要目标,保持在高端市场品牌优势的同时也减轻自身运营负担,是蔚来汽车面临的主要挑战。

长安汽车

长安汽车2023年新能源销量超47万辆,出海超23万辆。长安新能源的优势在于经济型轿车基本盘稳固。公司可以持续性投入新车型。逸动系列巩固中低端基本盘新能源市场,以深蓝品牌的快速转型中高端。

长城汽车

长城汽车五大品牌全面转向新能源,成为增速最快的新能源车企之一。2023年新能源销量达26.2万辆,同比增长98.4%。长城重点以插混产品发力聚焦细分市场。长城的优势在出色的供应链管理和燃油车技术底蕴,保持着行业前三的毛利率。

奇瑞汽车

奇瑞汽车自主品牌出海连续21年第一,2023年出口汽车达到92.3万辆。但奇瑞主力新能源车型价格较低。比如QQ冰淇淋(配置|询价)和小蚂蚁(配置|询价)车型定价都在3-5万左右区间,属于销量下行价位。奇瑞中高价位新能源,比如星纪元的纯电车型、捷途和星途的插混系列尚未形成规模效应。

小鹏汽车

小鹏汽车创立于2015年,总部位于广州,是广州橙行智动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互联网电动汽车品牌。成立至今,小鹏汽车完成了全球化布局,公司研发总部位于广州,在北京、上海、深圳以及美国硅谷和圣地亚哥设立研发中心,并在肇庆、广州和武汉布局自建了生产基地。

执笔:姚雪静

2024-02-09

2024-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