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可以通过越野赛车模拟卡车驾驶锻炼自己的平衡感和车辆控制能力?,

涌入苏州:硬科技人才“用脚投票”|甲子苏州

当人才成为苏州的“特产”。

作者 | 八度

编辑 | 栗子

封面来源|苏州发布


在一座崇文重教的姑苏城,“人才”成了当下最风头无两的角色。


今年5月21日,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曹路宝在苏州发展大会上致辞:“今天的苏州比任何时候都渴求人才,比任何时候都更能够成就人才。”


7月10日,第十五届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暨第四届苏州科学家日活动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如期举行。开幕式现场,曹路宝再次强调:“我们始终把人才作为苏州发展最宝贵的资源、最核心的竞争力。”


据公开数据显示,苏州人才总量超370万,高层次人才总量超38万,已连续11年入选“外国专家眼中最具吸引力中国城市”,连续3年获评“中国最佳引才城市”。


时代让苏州站在了新一轮经济发展的潮头:科创板的开市加速了苏州创新企业的发展。整个苏州,正在向科技要增长,向人才要增长。


在增长的进程中,硬科技人才也在“用脚投票”:截止2022年底,苏州归国人才累计超过5.9万人,约占江苏省的1/4。近三年新增归国人才数年均增幅达到8.8%。


无数“人才”悉数在苏州展现自己的技能,实现自己的抱负:从一个人创办一家企业,一家企业带动一条产业链,苏州给予了他们妥帖的创业环境,他们既被时代选中,又在自我成就。


1.“第一股”的背后


正如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千古难题一般,我们很难评价苏州是先有人才,才有了现在苏州对人才的如此重视,还是先有人才政策,才有了人才的加入。总之,正向循环开始了。


今年7月,正值科创板正式开板的4周年。4年前,苏州华兴源创以证券代码“688001”拿下科创板开板第一股;4年来,苏州诞生了50家上市公司,数量仅次于上海、北京,位列全国第三。


据苏州金融监管局提供数据显示,在这些上市军团中,苏州斩获了多个“第一”。科创板第一批上市公司华兴源创、激光芯片第一股长光华芯、中国机器视觉第一股天准科技、机器人关节第一股绿的谐波、充电桩芯片第一股东微半导体、车规芯片第一股纳芯微、国产CPU第一股国芯科技、MEMS第一股敏芯股份等等都在苏州。


科创板让这些企业的“庐山真面目”亮相,而翻开这些企业创始人的履历,当他们来到苏州之初,更多是一个个“背包客”的身份。


如同每个经典武侠小说情节一样,初出茅庐的愣头青并不知道自己未来会成为大侠,但每上一步,就有了一层新境界。


2005年,陈文源在苏州创立华兴源创,在此之前,他是苏州精达集团的技术员、爱斯佩克环境仪器有限公司的业务经理、泰科检测设备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也曾在日本留学。


“2005年到2010年,当时整个中国液晶市场非常大,国外巨头纷纷到中国来投资建厂。我们先从修理开始,再给它做维护,我们就这么度过了第一个阶段。


当时就靠两把枪,第一把枪是‘螺丝刀’,第二把枪是‘电烙铁’。在这个活下来的过程中,开始学一些自己的核心技术。经过三年时间,把第一代液晶的后段模组的检测信号、检测设备做了出来。”陈文源曾回忆道。


不光要往前走,还要往广度走,是陈文源为华兴源创定下的基调。2019年7月22日,陈文源带领华兴源创正式登陆资本市场。在科创板首批上市25家公司中,华兴源创率先走完受理、审核、审议、注册流程,首家启动IPO。


十多年的时间,华兴源创改变了我国在LCD与柔性OLED触控检测领域主要依赖进口的局面,并与苹果、三星、夏普、东芝、京东方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起合作。


近几年,公司持续开拓可穿戴设备、半导体、新能源汽车电子等新市场,同时开发BMS电池芯片检测设备、半导体检测设备、汽车电子检测设备等新的产品线。


在苏州青丘巷8号的“四叶草”型的建筑大楼里,陈文源感慨:“高端检测行业,是一个非常前沿的技术,所以需要大量的投入和优秀的人才。”目前,华兴源创企业人员规模2200人,研发人员占比达到43%。


图/华兴源创


如此白手起家、归国创业的故事,在苏州持续发生。先后在美国朗迅公司、Pine Photonics Communication和硅谷的Opnext公司等国际一流的光通讯公司从事研发和管理工作的刘圣,2008年到苏州创立旭创科技。


在一次交流中,他提到:“十几年前我从国外回来,来到苏州。我的背包里当时装了一份商业计划书和对未来的忐忑不安。”


回顾创立之初,刘圣直言“不容易”。“因为做高端产品首先需要大量资金投入,需要招到最优秀的人才,也需要有几年的时间获得国际大客户的认可。在前三年我们都比较困难。我当时见了很多大的投资机构,他们就觉得没有希望。最后还是咱们苏州本地的创投,来给我们进行了投资,让我们能够度过生存期。”刘圣曾说道。


2017年旭创科技与中际装备并购重组,正式步入资本市场。截至目前,中际旭创总市值突破千亿。2021年,中际旭创高速光模块出货量位居全球首位,由此带动的是一条光模块的产业链。

产业链的背后是一家家企业,企业的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创业者。清华本硕毕业,先后在北京、深圳、硅谷、上海待过多年的蔡激文,2020年8月到苏州创立安必轩微电子,他对苏州的评价是:“到了这,我们感觉企业发展更顺。”


“顺的原因来自很多方面,比如政府的支持,比如这是一座能让人‘沉下心来做事’的城市。我们感受到无论是自己还是员工,大家都没有那么的心浮气躁,在苏州很多事情能做得更深更细,这也符合创新企业的成长特征。”


在《新地理-数字经济如何重塑美国地貌》一书中,作者乔尔・科特金通过研究表明了这么一个观点:“过去是谁靠近港口、公路、铁路或原材料产地等,谁就能获得更快地发展;今天,重要的资产已不再是自然资源,而是获得高技能劳动力——尤其是科学家、工程师及其它主导新经济的专业人士的能力。”


苏州诞生了一个个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这背后,正是依靠“人才”的意志。


2.从科研到产业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苏州的人才之所以自成一派,是由于它的产业属性所决定。


苏州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先进材料等16个创新产业集群为代表,浑然天成了一套体系,这套体系不靠方法论,靠的是工程师日复一日、久久为功。


智加科技中国首席科学家崔迪潇告诉「甲子苏州」:从2019年开始到现在,三年多的时间,公司研发团队持续在打磨一件事,那就是自动驾驶技术的量产落地。


以节油技术为例,这项技术的研发过程甚至可以用“痛苦”来形容,它涉及到的环节非常多。不同的天气、载重、驾驶行为、路线、车型、轮胎摩擦等等这些因素都会引起节油性能的变化。


这是一个极为耗心力的过程,也是一个“急不来”的过程。


“我们没有很多东西可以参考,很多时候是摸着石头过河,我们需要站在自己的对立面,自己和自己对话,去思考我们的工程问题与技术问题。”崔迪潇说道。


在崔迪潇所在的智加科技,公司研发人员的占比达到80%。斯坦福、麻省理工、清华、北大、上交、西交、同济、复旦等国内外头部的高校人才加入到这场自动驾驶的澎湃浪潮中。


用崔迪潇的话说,这是一个高度不确定性的行业。从技术到商业到法规,都在摸索一些新的东西,所以从各个维度都需要双商较高的人才。


“智商代表着他对信息不确定性的处理能力,情商是对人的不确定性的处理能力,最终要通过双商去建立人与人之间的互信基础,将具体业务中的不确定性降低,逐步拆成确定可落实的方案。”


对于西安交通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意大利帕尔马大学VisLab实验室联合培养博士的崔迪潇来说,也是在苏州,找到了一定程度上的确定感。



首先是从科研到产业的过程。2018年之前,崔迪潇是西安交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视觉认知计算与智能车实验室助理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工程科技知识中心授课教师,发表IROS、IV、TITS等自动驾驶相关国际学术论文9篇;主持和参与交通运输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欧洲研究委员会等国内外自动驾驶研究项目9项,校企合作项目2项......


在崔迪潇看来,那几年算得上是中国自动驾驶行业发展的一道分水岭:在那之前,与崔迪潇同一专业的朋友极少进入产业界;在那之后,崔迪潇所在课题组至少70%的学生成为自动驾驶行业的一员,他认为这是“时代机会”。


在时代风口下,苏州,是崔迪潇从科研走向产业的关键城市。对于他所处的自动驾驶行业来说,路测的合规性,是研发量产的先行条件。当政府没有较强背书去力推政策,等于是将研发扼杀在摇篮里。


而崔迪潇对苏州的评价是:“一揽子”解决后顾之忧。“给自动驾驶企业测试资源、办公场地、车库厂房以及在智能驾驶上的一些规划;给到员工的像人才补贴、人才公寓、子女入学;甚至政府为了自动驾驶还成立数据中心来提供算力平台、标注资源等等。”


以上所说的每一项,对于创业者和科研人员来说,都是妥帖的照顾,都是很好的土壤。


这也让崔迪潇很快进入角色。2022年8月,智加科技联合挚途科技、助力一汽解放打造的J7超级卡车完成100台中国最大的前装量产自动驾驶重卡订单的首批交付;今年,智加科技又与激光雷达科技公司图达通举行量产定点合作签约、与舍弗勒集团签订量产合作协议。


当然,一切的研发与量产都离不开协作效率。


崔迪潇横向对比了国内几所城市,能感受到苏州在产业平台上的协作效率非常之高。楼上楼下、左邻右舍就是产业链的上下游。“如果有激光雷达的相关问题,在群里呼一声,5分钟之内,对方的工程师必定出现在办公室。”崔迪潇说道。


高效的协同,加速了科研落地的进程,前沿的科技人才,又在反哺苏州的发展。


3.一座城市的人才升级


过去的苏州是外贸型、制造业的苏州,但现在,科技创业成为新增长点,更多技术类创业公司的诞生、落户,吸引着全国乃至全球的技术人才来到这座姑苏城。


7月的苏州城市上空,弥漫着“苏州呼唤人才”的氛围。


7月10日,2023年(第十五届)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暨第四届苏州科学家日活动在金鸡湖畔启幕,3084名人才嘉宾带着3057个项目参会;在此之后,长三角留学回国人员创新创业发展大会暨首届江苏省留学回国人员创新创业大赛在苏州高新区举行;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园区分会场苏相合作区分项活动暨航空航天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举办;2023年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昆山分会场活动·第七届昆山创业周开幕;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相城分会场暨中欧创新创业交流会举行。



各个会场卯足了劲,去凝聚人才、招引人才。事实上,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最早在2009年就初次举办,直至现在,创业周已经成功吸引4万余名海内外人才参会,累积落户项目10932个,其中海外背景项目占一半以上。


为了吸引创新人才,苏州下足功夫。


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曹路宝在开幕上表示:“一直以来,苏州都秉持同样条件成本最低、同样成本服务最好、同样服务市场机会最多的服务理念,打造好上加好、优无止境的营商环境。


现在在苏州办一家企业只需要6份材料和半天时间,不管是规模企业还是中小微企业,都是我们全新服务的对象,每年政府采购的超七成都会给予中小微企业。”


铿锵有力的表达,坚定了人才入驻的信心。此外,曾有业内人士分析,从2007年开始,苏州就率先实施人才计划,即“姑苏领军人才计划”,开启招才引智1.0版。


该计划甚至早于国家级重大人才引进工程的实施时间,重点瞄准高科技产业发展需求,遴选资助一批苏州紧缺的科技领军人才。


2010年,苏州立足1.0版本,延伸出8个姑苏人才“子计划”,包括高技能人才、重点产业紧缺人才等创新创业群体,构建出人才资源梯次开发矩阵,步入招才引智2.0版;2016年,苏州在2.0版本的雏形之上提出“人才新政40条”,搭建起由顶尖人才、领军人才等构成的独特“金字塔”式人才政策体系,推动苏州招才引智进入3.0版。


2020年,苏州出台《关于加快人才国际化引领产业高端化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提出大力引进产业升级急需的顶尖人才、领军人才、专项人才、匹配人才,为苏州开放再出发提供不竭动力。至此,苏州招才引智来到了4.0版。


一座“政策森林”的建立,形成了苏州顶尖人才筑地标、领军人才构大局、海外人才链全球、产业人才创实业、技能人才固根基的人才配置格局,同时也是苏州对“人才”最大的诚意。


当苏州站上中国经济总量第六、财政收入第五、进出口总额第四、出口规模第三、工业总量第二的台阶上,更明白它所需要的朴实根基、更加明白“人才”的价值。


开幕式上,苏州发布全球科创精英寻访计划和博士后集聚“1600”计划


高校走出的科研人才在此进入产业化的勇敢者游戏,海归回来的创业者在此瞄准方向、化梦想为现实,画上自己的那一块创业版图。


对“人才”们来说,苏州的双面绣效应日益放大:整座城市正在变得更有科技感,是实现技术抱负的舞台;但它又很好地保留了江南园林的温柔,保留着让人既能拼事业又能享受生活的平衡感。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2500多年的历史,沉淀了苏州的园林之美、山水之胜,吴文化在这片土地上婉转流淌。站在古城最高点的北寺塔眺望:苏州,正在成为硬科技与人才的新焦点。




2024-01-26

2024-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