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小车的使用寿命是多久?,

百余企业齐聚光谷畅想未来:算法研究让车辆自己在路上奔跑、 再生医学让寿命延长10-20年

有一种生长是看不见的。

10日,光谷“马蹄莲”大楼。未来汽车是什么样——上天能飞,下水能划?跟人聊天,监护健康?26岁的算法工程师申建坤,在这栋大楼里“大着胆子想”。

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一个不大的实验室藏着一个新世界。武汉大学组织工程与器官制造实验室主任陈璞说:“从再生医学研究看,或许十年左右就可以应用到临床了。”

“争取在春节前完成设备安装测试,来年就能第一时间进行客户验证。”早上8时,华工科技激光精密微纳加工事业群软件工程师杨红平套上无尘工装,开始工作。他口里的“设备”,专门用来切割晶圆,与芯片制造相关。

如果能为城市做一次热成像智能测温,相信有不少区域,跳得特别快,红得特别深,热得特别浓,就像积蓄着即将喷薄的巨大能量。如果要给这种能量一个词,当是“创新创造”。

从创新地标“马蹄莲”到器官制造实验室,从芯片攻关现场到种子优育试验田,从坚持科技教学的老师到大胆创造的少年……我们走近城市这些“热区域”,亲身去感受这种看不见的巨大能量。

“想,放开胆子去想”

算法研究让车辆自己在路上奔跑

10日下午,在武汉新能源研究院,算法工程师申建坤(左)与同事在分析数据。长江日报记者 史伟 摄

“没见过马蹄莲,不算认识真正的武汉。”

这是滴滴师傅满腔热情的介绍。记者笑着问,马蹄莲是干什么的?虽然师傅顾左右而言他,但还是能感受到他一口地道汉腔背后的自豪感。

年轻的算法工程师申建坤当年站在这栋大楼前时,比滴滴师傅还要激动。

生长在山东,求学在安徽,有一个南昌女朋友,申建坤还是毕业后选择成为一个新武汉人。那是2020年9月,“新闻里天天播英雄的城市,觉得武汉的樱花特别美”。刚入职“马蹄莲”时,他激动了好长一段时间,感觉自己就像坐在一艘大船的桅杆,能够看到很远的海上。

申建坤做的是智能驾驶场景解决方案。这位在农村长大的年轻人,12岁才第一次坐过小汽车。他自己也不会想到,12年后的自己,每天用算法研究怎样让很多车自己在路上奔跑,还要对司机们反复解释,无人驾驶也能“看”到红绿灯。

在“马蹄莲”里做创新,是什么样的感受?

申建坤的回答是:想,首先是放开胆子想。比如汽车,未来会是什么样——

全场景、真无人、全天候?

不要立交桥,直接飞在空中?

跟人聊天,帮人干活,监护健康?

上天能飞,下水能划,上路能跑?

“是的,这些都会实现。只要想得到,就能做得到。创新就是这样,大着胆子想,然后反复试错去接近它,实现它。”很难相信,这是一个26岁年轻人说出的话。

申建坤入职三年,已是武汉极目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数据管理部经理,团队10人,平均年龄25岁。他去年买了车,今年打算结婚,闲时会去琴行打架子鼓,认识新朋友。“身边年轻人特别多,干劲特别大,感觉生活有活力。”梦想,大概就是在最活跃的时候最是鲜活动人。

马蹄莲,“学名”是“武汉新能源研究院”,是武汉的创新新地标。像申建坤这样,把梦想盛放于此的年轻人超过1000人。“走在‘马蹄莲’里,擦肩而过的很可能就是一位博士。”武汉新能源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新能源研究院博士已超过上百个,从业人员平均年龄为30岁。

如今,荟聚于此的相关创新企业超过了140家。仅在2022年,新增的高新技术、瞪羚、专精特新企业就有10余家。

走出“马蹄莲”时,一群摄影发烧友正在飞无人机。老师傅们给我们展示他们“飞”过的照片,有流光溢彩的琴台大剧院,拔节向上的“春笋”,而镜头里刚刚“飞”出的“马蹄莲”,阳光下就像一支喷薄欲出的万花筒。

“一个实验室可能就是一个未来世界”

再生医学让寿命延长10-20年

走进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一个不大的实验室,记者惊讶地发现,这里仿佛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

一个包含着个人遗传信息的干细胞种子,会不会“长”成心脏、肺、肝脏、肾脏等器官,然后移植回体内?

“会。”武汉大学组织工程与器官制造实验室主任陈璞回答,“从再生医学研究看,或许十年左右就可以应用到临床了。”

这将会带来什么?过去人们生病,主要通过手术、药物治疗来改善。如果再生医学成果普遍应用,那么很多疾病就可能像机器一样,什么部件“坏”了,就换什么部件。

“没错。”陈璞说,“从生命科学发展历程来看,化学药物的出现,让人的寿命延长了10-20年,生物医学可延长10-20年,而再生医学则有可能再延长10-20年,普通人活个百岁应当很平常。”

记者完全没有想到,这样颠覆普通人想象的研究,只是在一进一出的小小实验室套间里进行。“实验科学就是这样,往往一个实验室里,就可能是一个未来世界。”陈璞介绍。这位在六年前归国组建了武汉大学组织工程与器官制造实验室的领军人物,今年刚满40岁,而他的十余人研究生团队,平均年龄不超过30岁。

实验室不但是一个未来世界,也几乎是陈璞与团队的全部。从不中断,没有节假,没有业余时间,他们全部精力都在这小小实验室内。有时候,一抬眼是天亮,再一抬眼天已经黑了。被问到业余爱好时,陈璞思索半天笑着说,可能就是抱抱还没满岁的娃吧。数年如一日,会不会有点枯燥?“外人看也许是,但对我们而言更多是期待,因为总是能看到新东西,就像在打开新的世界。”陈璞回答。

陈璞是土生土长的武汉人,从武汉二中、华中科技大学到哈佛医学院、斯坦福医学院,从信息科学、工程科学读到生物医学,在他眼里,创新就是“突破”,突破知识框架,突破舒适区,突破束缚和瓶颈。他在博士后期间,就在全球首创法拉第波生物组装理论、策略和技术。海外的再生医学研究走得更远,不过,博士后工作一结束,陈璞就回国了。

实验室生物技术区上方有一行简单的标语:“创新、创业、创造价值,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而在陈璞办公室整面墙的书架上,只放着一张照片框,里面是微笑的钱学森。

“我们的激光隐形切割机也正在迭代”

样机经客户验证半年后正式投产

华工科技激光微纳加工事业群软件工程师杨红平(左)和同事在察看设备运行情况。 长江日报记者 史伟 摄

“我们要争取在春节前完成设备安装测试,来年就能第一时间进行客户验证。”

华工科技激光精密微纳加工事业群软件工程师杨红平,早上8时就套上无尘工装,开始工作。他口里的“设备”,叫作刀轮切割机,专门用作晶圆的切割,与芯片制造紧密相关。

这是一个“新成员”,去年以前,在华工科技的产品库里,还没有刀轮切割机。

因此,这是一款从绝对意义上来说实现“从零到一”突破的产品。

自主研发生产晶圆切割机,本来就是要努力把关键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上。然而,研发过程还是五味杂陈。

2021年11月正式立项之初,杨红平和团队确定的对标目标是国外一家晶圆切割龙头企业,还特地采购了一台设备回来,研究学习。然而,出于技术封锁,在产品说明书上,以及远程技术指导过程中,关键技术细节问题上对方总是“遮遮掩掩”。

“这种感觉真是太不好受了。”杨红平和同事们决定“兵分多路”,一方面派人参加业内最新的半导体行业培训,一方面去有类似设备的厂商,深度交流学习,还有一部分人,则进一步摸索设备,熟悉工艺和原理。

突破技术封锁,必须“死磕”。作为软件工程师,杨红平负责搞定刀轮切割机的软件系统。“当时,我们花了一个月的时间,不断调整那款设备的参数,了解设备的运行规律。一遍又一遍,最终掌握了原理,并且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优化升级。”

一年多争分夺秒的研发试验,团队终于在不久前做出了研发样机,实现了重要跨越,并且所有的零部件均采购自国内供应商。

“未来一周左右会完成对研发样机的安装调试,春节后正式将样机运送到客户手中,进入至少半年的客户验证阶段,结合客户意见完成工程样机的生产后,才能正式投入量产。”2023年刚刚起步,杨红平感觉已经在加速奔跑,准备在新的领域大干一场。“今年,我们的激光隐形切割机也正在迭代,我们将继续加大投入、加速创新,为提高芯片领域国产竞争力作出应有的贡献。”

“为中国人自己的饭碗多做点事”

5年实现油菜生物育种产品产业化应用

11日上午,在湖北洪山实验室,华中农业大学教授郭亮(中)和同学们一起察看育种情况。长江日报记者 史伟 摄

虽然是湖北洪山实验室的固定科研人员,但是郭亮教授在过去三四年中,居然飞了200多次,走了41个城市,足迹踏遍中国东南西北。

“我是做油菜领域研究的,作物生长与气候、地理条件关系密切,因此我们在国内建了多个实验育种基地,也要和兄弟单位协同攻关。”郭亮解释。

他同时是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在国外念完博士、博士后,回国做研究已经8年了。

“我们做农业的,总要为中国人自己的饭碗多做点事。”目前,他还是作物遗传改良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油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研人员。凭借在油菜遗传改良领域的杰出研究成果,去年,郭亮成功获得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有着诸多荣誉,郭亮并没有自己独立的办公室,而是和课题组两位老师挤在一起。他更多的空间在旁边实验室,在不远处的试验田。给本科生上课,在实验室讨论问题,和小组做课题讨论,在试验田里观察研究……繁忙的郭亮是学生眼里的“超人”,几乎每天都是8时以前“到岗”。

实现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的跨越,是郭亮的下一步目标。“先进的研究成果,不能只存在于实验室、试验田里,更要真正进入田间地头。”

“油菜是我国第一大油料作物,新的一年,我们实验室将投入到新一批优异油菜品种的研发中去,为保障我国粮油安全、建设农业强国作出贡献。”对于新的一年,郭亮的目标十分明确,继续培养好农业领域的优秀人才,加强科研投入,保持油菜基础研究的领先优势,力争取得突破性理论成果。努力拼搏,争取2—3年内选育出数个新品种,五年左右实现油菜生物育种产品产业化应用。

“一个想法就居然能成为现实”

高中生发明“搬运辅助爬楼机”

吴家山中学学生李唐锦正在展示她的可负重的爬楼神器。通讯员刘静怡供图

“一个高中生的书包总有十斤重吧,一个班的课本作业就是几十公斤。我们教学楼没有电梯,碰到搬书上三楼,就是重体力活儿。”

这是高中校园的寻常,也许只是一句抱怨,但也可能碰撞出创新的火花。吴家山中学高中学生李唐锦,就因此捧回了一座国际金奖。

“我每次搬书回家的时候就想,要是有个机器能帮忙搬书上楼梯就好了。”一开始只是一个想法,后来在科技发明课上获得灵感,获得负责科技发明的吴倩老师和其他学科老师的支持和帮助。高一到高三期间,一个“搬运辅助爬楼机”成为了实物。这个铝合金材料做的爬楼机很酷,两个能升降的轮子就像两只“脚”,可以搬50公斤重物,一次迈两级楼梯,有过倾预警,能防侧翻,相当“聪明”。

去年5月,这个诞生在楼梯上的发明,获得第121届法国巴黎国际发明奖中国地区唯一的一个金奖,目前已经申请了技术专利。

“看着一个想法变成现实,这个体验太棒了……”完全想象不出来,高高瘦瘦的女生李唐锦会迸发这样的火花。

总找不到遥控器怎么办,让电视去找遥控器吧;南方人怎么在冬天暖洋洋入睡?床垫里循环热水如何;家装防盗网遇上火灾怎么办?何不让防盗网本身可以成为逃生工具……参观吴家山中学孩子们的科技创新成果,不禁让人感叹,多少前沿科技的飞速奔跑,最初或许都来自童话般的奇思妙想。

与真正的科技创新比起来,这些可能只能算作“小发明”,可是,当这些“小发明”出自十五六岁的少年之手,出自一双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出自一所中学长达18年的坚持,而且积累到了5400多件,确实让人心生更多的期待。

据教育部门人士介绍,其实,这样的科技特色,这种涌动于校园的创新活力,不仅在吴家山中学,在全市很多中学、职校、课外兴趣小组中都在大放异彩。

(长江日报记者鲁珊 郝天娇 吴曈 周劼 通讯员胡昕 武柳青 制图田茜)

【编辑:王戎飞】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2024-01-25

2024-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