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太尔军车的性能如何?,

老卡车司机回忆杀:“公路上的火车皮”斯太尔

除了懂车,我更懂你,喜欢就点击“商用车驾驶员”关注我们吧!

在大家普遍月工资还只有几百元的年代,如果你能开上一辆斯太尔干上货运的活儿,那八成可以称得上是土豪了。当年,一辆斯太尔能拉100多吨的煤,而老解放也就能拉个4、5吨,而这100多吨的煤,干好了的情况下,纯利润就是5万元,绝对称得上是个天文数字。而斯太尔也被很多老司机亲切的称为“公路上的火车皮”。(文末附近百张历史车型图片)

Styer,斯太尔这个名字来源于奥地利的一个城市,是奥地利最大的汽车制造企业,可以说是奥地利的国宝级品牌。它生产的车型速度快、性能好且灵活安全,因此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而我们真正认识到斯太尔的时候,其实已近是在它“进入”中国的80余年以后了。

20年,成为中国卡车司机心中的重卡王中王

说起斯太尔和咱中国的渊源,还要追述其母公司曼恩(MAN)集团在中国业务发展。

早在1898年,曼恩集团的前身之一的GHH炼铁厂就将中国首台活塞蒸汽发动机运抵河北省唐山市。1903年,曼恩集团参与了山东铁路和桥梁建设。在20世纪20年代,曼恩集团为中国的两条铁路线建造了32座桥梁,并提供了50个开放型火车货运车厢。

1925年,向当时中国政府发运了第一台固定发动机。那时的第一批客户是面粉厂和造纸厂。之后不久,公司在上海设立了第一个固定办事处。1936年,GHH为南京化工厂的前身提供了一台蒸汽发动机。20世纪70年代末期中国改革开放之后,曼恩公司和中国的合作得以继续。

1980年,曼恩动力设备公司(曼恩透平公司)与中国签署两冲程和四冲程发动机制造的两份许可协议。在汽车行业,采用技术许可和CKD供货的方式,由旗下的斯太尔·戴姆勒公司和后来并入集团的尼奥普兰客车公司启动并实施。



与此同时,为了解决中国汽车工业严重“缺重(载重8吨以上的)”的情况,我国开始组织对中型载重汽车的仿制生产。

1983年7月7日,斯太尔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国家批复。12月17日,斯太尔·戴姆勒公司与中汽进出口公司和中国重型汽车工业联营公司(中国重型汽车集团公司的前身)签订《重型汽车制造技术转让合同》,引进16~40吨“斯太尔91”系列重型载货车,建设规模为年产1万辆,发动机5000台。


1984年3月15日,这一合同经双方政府批准后生效。“斯太尔91”系列车型品种完整、结构先进,适合当时中国的制造技术条件。在短短20年中,中国生产的载重15吨以上的载货车中80%采用了“斯太尔”载货车技术。“斯太尔”载货车在中国成为重型载货车的代名词,就好像我们现在仍有很多人管越野车叫“吉普”一样,很多老人,管大卡车都叫解放,而行内人对高端中型卡车的唯一印象,便是斯太尔。除此之外,由于其出色的载货能力,也在卡车司机中,获得了“公路上的火车皮”这么一个响亮的称号。

自斯太尔结缘中国20几年后,胶州市开重卡致富的小伙子李进,别出心裁地组织了一个庞大的重卡车队迎娶自己的新娘。打头的是“黄河王子”,后面还有新型的“豪沃”、“斯太尔王”等共有11辆。吸引了一大片人围着看热闹。新娘的娘家人不知想难为他,还是故意让他显摆显摆,大声问他“豪沃”是什么意思?他张口就来:这还不懂?“豪沃”就是豪华沃尔沃,“斯太尔王”就是世界名牌重卡的王中之王!


不仅能造卡车,还得让“保时捷”造卡车


斯太尔卡车的前身是1864年的步枪生产工厂,名为约瑟夫和弗兰茨·沃恩德尔公司( Josef und Franz Werndl and Company),并且该厂借一次大战的契机,快速发展壮大。而后公司在1894年开始生产自行车。



1917年,斯太尔招来了一个“工头儿”,名字叫汉斯·莱温卡(Hans Ledwinka),而这个名字,后来成为了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汽车工程师之一被人们铭记。汉斯·莱温卡到了“工头儿”的位置,开始带领斯太尔的小伙子们开始造车。而他们的成果,Type II “12/40” 在1920年问世,虽然车型显得有些笨重,但随后推出的运动款车型,却获得了一些列的国际成就。



1922年,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武器需求量的下降,斯太尔开始扩大卡车产能。

1924年,该公司更名为斯太尔沃克(Styer Werke-AG)公司。1928年,约翰普赫公司与德国戴姆勒的子公司奥地利戴姆勒公司合并成为新的奥地利戴姆勒普赫(Austro-Daimler-Puchwerke)公司,1934年斯太尔与戴姆勒普赫公司合并形成了斯太尔戴姆勒普赫(Steyr-Daimler-Puch)公司。而在此期间,斯太尔生产了一系列设计上非常时尚的车型,发动机排量也从1.0L达到了L220的2.3L。


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奥地利成为了第三帝国的一部分,并开始大量生产军车。当时,费迪南德保时捷( Ferdinand Porsche)还在斯太尔工作,并由他设计了装有风冷3.5LV8引擎的斯太尔RSO。而由于战争需要,斯太尔在当时也还生产突击步枪和飞机引擎的战时物资。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当中,德军的一款传奇车型——斯太尔1500A,也被制造了出来。


1500A长5.08米,宽2.03米,高2.23米,空载时自重为2485公斤,承载质量为1500公斤,最多可承载8人。1500A的用的仍然是3.5V8引擎,并采用了底置凸轮轴的结构。相对顶置凸轮轴,底置凸轮轴的优点是重心较低,并且可以在低转速的时候输出较大的扭矩。但它并没有装甲保护或武器装备,因此它是一辆非战斗车辆。到战争结束后,斯太尔1500A用18050量的成绩,让自己成为了二战时的传奇车型。

二战后享誉全球,成就91系列经典


二战结束后,斯太尔戴姆勒普赫公司,开始生产柴油发动机、公共汽车和小型或大型拖拉机。而在卡车业务方面,由于欧洲工业的百废待兴,对卡车的需求量也出现猛增。斯太尔基于二战开发的270系列卡车,重新设计出了斯太尔370。而这两款车的市场表现平平,并没有为斯太尔带来更好的名声。


而让人们对斯太尔印象焕然一新的是,380车型的出现。全新的发动机罩、更换过的挡风玻璃,让380在当时充满了时代感。半轴、万向节、差速器、变速器、离合器,到发动机部件,如机械泵、阀门、活塞、垫片、轴承等,也都进行了全新的升级。而后,斯太尔又推出了480和580系列车型。


1958年,斯太尔用586车型取代了580车型,并且它是一款6轮卡车,且采用了全轮驱动的形式。而后升级版的586z,有效载重量达到了7吨。由于该车型的出色性能表现,知道上世纪80年代,才进入停产阶段。


而我们熟悉的的斯太尔91系列车型,实际上是在586z停产是诞生的。1978年,斯太尔91系列车型,作为90系列车型的换代产品,出现在了公众视野当中。其发动机采用了新的WD615直列6缸9.7升增压中冷柴油发动机以及WD815 12升V8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并且,新车型在驾驶室的隔热性能,静谧性方面,都比以往的车型进了一大步。更安静、更舒适的驾驶感受,使得91系列车型和欧洲其它高端卡车品牌一同,获得了市场的青睐。而其市场表现,也吸引了中国人的目光。

附图:

1989年6月23日,第一辆国产“斯太尔”重型载货车在济南汽车制造总厂下线。1995年4月,斯太尔引进项目通过国家竣工验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斯太尔全轮驱动、消防车、原木运输车、多轴运输车、水泥搅拌车、自卸车等多种车型,开始迅速的出现在了中国老百姓的视野当中。



















































































2024-01-17

2024-01-17